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就业与就业准入3

第二课就业与就业准入3

3、职业资格证书
(1)含义: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知识、技能的证明
(2)作用: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招聘依据、赴外有效证件
(3)资格证与学历文凭的联系、区别见p24
A就业前1~3年的职业培训
合格毕业生的条件B获学历文凭
C获职业资格证
初级
中级技能层面
职业资格五级制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技术层面
三、职业技能鉴定(重点)
2介绍本校师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得荣誉和待遇的情况,鼓励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学中干、干中学,敬业、乐业、精业。
3介绍许振超、李斌等专家型工人的待遇,我校关于破格晋升职称的相关规定。
回顾小结
强调重点
布置作业
留下思考
【课堂练习】
1、什么是劳动力市场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2、在市场就业体制下,你如何实现就业?
3、阅读p22案例《曾宪梓亲自主持的面试》,议一议曾宪梓录用应聘者的理由是什么?这个案例说明了怎样的竞争就业原理?
组织教学
导课方法一:开门见山式;方法二:由寓言故事“最大的麦穗”引出课题;方法三讲述本校生杨洁、宿磊的求职经历导入新课
1、含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由政府直接组织或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基于技能水平要求而进行的考核活动。
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笔试
2、考试内容及形式
操作技能——现场操作
60分以上——合格
3、评分标准80分以上——良好
95分以上——优秀
4、申报职业技能鉴定的条件规定
(1)一般申报条件
板书,明确学习目标
讲授与自读、讨论结合
梳理要点,加深理解
读一读:p19案例
议一议:灵活就业的利弊
鼓励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
1、指导自读
2、梳理要点,加深理解
3、结合p20案例,分析探究劳动力市场五要素
联系现实,师生互动,畅所欲言“一揽子”计划
1、看漫画:范进又疯了2、讲案例一:《我是高级蓝领》;案例二《两个大学生》;3、谈启示
(3)、就业竞争——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竞争,求职竞争和自我竞争
(4)、竞争作用——一方面可以调动提高职业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用人单位尊重知识、珍惜人才
【课堂小结】
1、了解了市场就业体制与就业方针
2、了解了就业准入制度
3、在市场就业体制下,应增强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主动提高职业素质。
学科
职业
指导
课题
第二课就业与就业准入
课次
2
授课时间
09年3月16日(星期一)
授课时数
2
教具
常规教具
授课班级
06机修四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市场就业体制、就业方针、就业准入制度;
能力目标:增强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
情感目标:调动学生提高职业素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就业准入制度,增强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调动学生提高职业素质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第二课就业与就业准入
第一节就业
〖任务简介〗
1、了解市场就业体制与就业方针
2、了解就业准入制度
3、增强市场就业意识与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就业(了解)
1、定义——即参加工作。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合法的劳动,获得报酬的经济活动
法定年龄(16周岁)
2、三要素合法劳动,提供服务
获得收入
就业者必须持证上岗
3、具体要求职业资格证
用人单位必须凭证招录
技能鉴定证
学校严格两证制度毕业证
资格证
4、必须持证上岗的工种:见p23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重点)
1、职业资格——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本要求和起点标准。
2、职业资格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也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际考试制度。
教学难点
增强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调动学生提高职业素质的积极性。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
1、检查实到人数
2、督促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就业体制已经由原来国家统包统分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就业。在市场就业体制下,你如何实现成功就业,迈好人生关键的一步呢?熟悉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就业、依法维权意识,都是关系就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2、市场就业方针
创造就业机会
(1)政府促进就业提供就业服务
确保就业公平
社会分工决定行业、职业差别
双向选择满足供需双方需要
(2)市场调节就业市场调节保证就业公平
供大于求导致激烈竞争
就业矛盾迫使提高素质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个人自主就业
个人创业
3、双向选择与竞争就业
(1)、就业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
(2)、就业方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举临沂风机厂在我校设培训班的事例说明
1自读p23表格2议一议p24案例,认识严把入口关的意义
1讲一讲,议一议:
案例一《非法行医》:中医执业资格做西医工作
案例二《好心酿大祸》某中学生暑假到电缆厂打工,出事故
2读一读p22-25
3梳理要点,加深理解
1自读p25-26
2标注关键词
3提问检查
1自读p26表格内容
打工:到机关、企业工作……
3、形式创业:个体经营、开办公司……
灵活就业:非正规就业
4、灵活就业
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单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5小时,每周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
好处: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不足:目前工资标准处于无序状态
二、市场就业体制与就业方针(重点)
1、市场就业体制
3、技能大赛,培养技能人才
4、落实待遇,发挥人才作用
【作业布置】
1、写出本专业五个等级的职业资格名称
2、咨询本专业破格申报高级技能等级鉴定的有关政策
3、盘点个人就业能力的强项和弱项,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
导课方法二:由无证驾驶的典型案例引入课题
指导自读,要求找出就业准入制度制定的依据和具体要求
初级
学徒期满在职人员或职校毕业生
中级
取得初级资格证书5年,或中职毕业生
高级
取得中级资格证7年,或高职毕业生
技师
取得高级资格证8年以上
高级技师
任技师5年以上
(2)破格申报条件
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技能大赛,成绩突出者。
在岗位做出突出贡献者。
【课堂小结】
1、双向选择,机遇与挑战并存
2、就业准入,建立素质门槛
(1)市场就业——个人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获得工作岗位。
(2)劳动力市场五要素:
劳动力市场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力市场客体——劳动者的体力、智力……
劳动力市场中介——职介
劳动力市场过程——达成协议
劳动力市场规则——公平称。
1、讲述本校06级学生打工体验:没有技术=盲人、废人
2、讲案例:外资企业到一汽挖人才
3、谈体会
归纳小结,加深记忆
课堂练习
深入思考
加深理解
第二节就业准入
【导入新课】
案例中本科学历的杨明坤为什么还要参加广东省劳动厅组织的劳动技能考试?
一、就业准入制度(重点)
1、含义见P22
《劳动法》
2、依据《职业法》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