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甾醇资料

植物甾醇资料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
植物甾醇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吸收的几个阶段而 起到降血胆固醇效果,其过程是:

于小肠内腔,抑制胆固醇溶解于胆汁酸胶束; 与胆固醇竞争肠道微绒毛的吸收位臵;
在小肠上皮细胞内阻碍CHOL的酯化,而且 抑制进入乳糜微粒以及分泌至淋巴。
胆固醇的吸收示意图
侧链越大,自醇的疏水性越强 侧链上的双键使甾醇具有亲水性
植物甾醇的分类
植物甾醇及相关化合物 250多种,大致分三类:
4-无甲基甾醇,如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
菜籽甾醇、燕麦甾醇和麦角甾醇

4-甲基甾醇,如禾本甾醇 (gramisterol)、柠檬甾二 烯醇 (citrostadieno)、洛飞烯醇 (lophenol)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作为抗癌物质


另一项研究中,用体外培育的方法,把人类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与16mmol/L的β-谷甾醇温育3d和5d
与胆甾醇对照培养液相比,癌细胞的生长分别被抑制 66%和80%,并且在这一浓度下,植物甾醇和胆甾醇均 无细胞毒性 (以细胞乳酸脱氢酶的释放为指标 ) Mellanen等根据一些体内外实验的结果,认为植物甾醇 的抗乳腺癌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某些雌激素活性有关。
HOME
植物甾醇的吸收


人体不能合成植物甾醇,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膳食中植物甾醇的吸收率很低,平均为5%左右, 而胆甾醇的吸收率则超过40% 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植物甾醇在肠 道中的吸收率不同
植物甾醇的吸收

随着C24位侧链上C原子数目的增多,吸收 率呈下降趋势 化学形式上的变化也可影响到各种植物甾 醇的吸收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作为抗癌物质


结肠癌:Janezic等观察了植物甾醇对小鼠结肠上皮细胞 增殖的影响
胆酸能显著增加结肠上皮细胞增殖 ,而植物甾醇可显著 减少胆酸引起的细胞增殖,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 性关系,它还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但不表 现剂量依赖关系

植物甾醇的这一作用与其减少癌症发生危险性的功能有 关;其他动物实验也证明饲料中2%的植物甾醇可消除胆 酸诱导的结肠细胞增殖

类似于阿司匹林类的退热镇痛作用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其它功能
免疫调节

Bouic等的实验证明,给马拉松长跑运动员服用β-谷 甾醇及其糖苷混合物后,受试组血中白细胞总数明显 低于空白对照组,CD3和CD4细胞上升,血清白介素 -6水平降低。说明这些受试者在经过马拉松长跑之后, 免疫抑制较轻,感染的机会较小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β-谷甾醇及其糖苷可刺激淋巴细胞 增殖,因此植物甾醇可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因子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

Becker等的研究也证明了严重家族性高脂血 症的儿童服用谷甾醇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
可能对降低其成年后心脑血管病有积极意义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

植物甾醇对正常成人也有降脂作用 Sierksma等的双盲对照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 比,服用大豆甾醇 0.8g/d,3周后可显著降低 血中TC和LDL,但不会引起血中其它脂溶性 维生素如胡萝卜素水平的下降。
植物甾醇的代谢


植物甾醇通过胆汁排泄,而且比胆固醇排泄 的快,相应的,内源性植物甾醇存储也比胆 固醇少
未被吸收或体内代谢后的植物甾醇则可经肠 道细菌转化,形成一系列代谢产物如粪甾醇 和粪甾酮等排出体外
植物甾醇的代谢

高植物甾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植物甾醇代谢 异常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对 植物甾醇吸收率显著增高和排出下降所致
HOME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
防治前列腺疾病 作为抗癌物质 类激素功能 其它作用:抗炎作用,免疫调节,调节生长,抗病 毒….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

补充植物甾醇能明显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TC) 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而不降低高密度 脂蛋白(HDL)和甘油三脂含量,使LDL/ HDL 比值降低,并且没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补充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可使TC降低10%, LDL 降低13%左右 植物甾醇对高脂血症有辅助治疗效果 植物甾醇的不同服用方式(一次服或分三餐服) 降脂效果几乎相同

植物甾醇的基础研究
植物甾醇与基因工程
植物甾醇与植物衰老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其它功能
调节生长

Maitani等在实验中证明植物甾醇对大鼠生长有调 节作用,认为植物甾醇可以调节应激条件下动物的 生长 Eugater等认为植物甾醇有生长调节功能 (Growth regulation),并用此来解释植物甾醇的许多其它功 能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其它功能
丸激素和11-睾丸酮含量显著降低,雌性金鱼的睾 丸激素和17β-雌二醇水平也显著降低

提示β-谷甾醇可能通过影响胆甾醇的生物利用率或 一些酶来降低性腺组织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能力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其它功能
抗炎作用

植物甾醇的抗炎作用也是较早被发现的功能之一 研究证明β-谷甾醇有类似于氢化可的松和强的松等 的较强的抗炎作用,豆甾醇也有一定的消炎功能, 但均无可的松类的副作用
抗病毒

Eugater等观察了植物甾醇混合物对HIV1、人类巨 细胞病毒(HCMV)和单纯疱疹病毒 (HSV)的作用 发现组织与植物甾醇温育后可明显拮抗HIV诱导的 细胞病理改变,在体外对HCMV感染的细胞可阻断 抗原的表达,并可在早期阻断与HSV有关的VERO 细胞抗原的表达
HOME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
植物甾醇介绍内容

植物甾醇的性质、分类和来源
植物甾醇的吸收、代谢和分布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
植物甾醇的性质
植物甾醇 (phytosterol or plant sterol)是植物中的一种活 性成分,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甾醇相似。
植物甾醇的性质

甾醇为环戊全氢菲的3 羟基化合物,C-5上有 双键的称甾醇,C-5饱和的称甾烷醇。 部分甾醇的化学结构见下图,相互间区别在 于支链大小和双键数目的不同。
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是否容易被酯化是 各种植物甾醇是否容易被肠道吸收的基础
植物甾醇的分布

吸收后的植物甾醇与脂蛋白一起在血液中运 输,然后选择性地分布到身体各部位 一般肝脏、肾上腺、卵巢、睾丸等脏器中植 物甾醇含量很高,这一分布也许提示其可能 被用来作为甾醇激素的前体
植物甾醇的代谢

有研究证明,昆虫和对虾可将体内的植物甾 醇转化为胆甾醇,并进一步用来合成固醇类 激素式
植物甾醇的性质


甾醇在植物体内有4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甾 醇酯 (脂肪酸酯和酚酸酯)、甾基糖苷和酰化 甾基糖苷
游离甾醇和甾醇酯可溶于非极性溶剂如正己 烷,而甾基糖苷和酰化甾基糖苷需要极性改 性剂方可溶解
植物甾醇的性质


大部分的植物甾醇是固体,如谷甾醇、菜油 甾醇和豆甾醇,它们的熔点分别是140℃, 157°C~158°C和170°C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防治前列腺疾病 结果发现,两组Boyarsky评分值分别下降6.7±4.0
和2.1± 3.2分(P<0.01),IPSS评分值也分别下降 7.4和2.1分

另外β-谷甾醇组还有最大尿速的增加(从9.9mls至 15.2mls)和残余尿量减少 (从65.8ml至39.9ml), 而对照组无变化(P<0.01)

4,4’ -二甲基甾醇,如环木菠萝醇、环木菠萝烯醇、 2, 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
植物甾醇的来源

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 实和种子中,不同植物种类其含量不同
植物油及含油食品是植物甾醇的主要天然来 源,其次是谷物、谷物制品及坚果
常见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常见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和组成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作为抗癌物质 研究证明,植物甾醇对机体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
展有一定抑制作用,如乳腺癌、胃癌、肠癌等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作为抗癌物质

乳腺癌:Awad等用含植物甾醇或胆甾醇的饲料饲养 SCID小鼠15D后,在小鼠靠近右侧腹股沟的乳腺脂肪 垫处接种肿瘤 8周后,两组动物体重和食物消耗量无差别,但植物甾 醇组小鼠的肿瘤直径仅为胆甾醇组的67% (P<0.01 ), 癌症的淋巴转移和肺转移也比胆甾醇组少20 % 因此作者认为植物甾醇可延缓乳腺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防治前列腺疾病 为进一步确定β-谷甾醇的长期效果,18个月后,
对这批病人进行了重新评估

结果发现, β-谷甾醇治疗组中,继续服用的受试 者各种指标都保持良好状态,未继续服用者症状 评分和残余尿量指标虽稍差于前者,但最大尿流 速度没有变化 因此研究者指出,6个月的 β-谷甾醇治疗改善症 状的效果可至少维持到 18个月
其它癌症

DeStefani等的研究证明,摄入较多植物甾醇可降低胃癌 发生的危险性


Mendilaharsu等的研究则证明,植物甾醇的摄入量与肺 癌发生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高植物甾醇摄入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比低摄入者降低 50%,这一效果在肺腺癌的发生上效果更为显著 摄入较多植物甾醇可减少人群肺癌的发生率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类激素功能

由于植物甾醇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胆甾醇,对防 治前列腺疾病和乳腺疾病有较好的作用,许多研 究者认为,它在体内能表现出一定的激素活性, 并且无激素的副作用
植物甾醇的甾族结构类似于雌激素的结构,表明 植物甾醇可能具有雌激素的活性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类激素功能 β-谷甾醇对子宫内物质代谢有类似于雌激素的作用 给金鱼腹膜内注射β-谷甾醇后,发现雄性金鱼的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