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液病介绍ppt课件
.
2
贫血
• 面苍白,面黄, • 口唇苍白,结膜苍白 • 勺状甲 • 镜面舌 • 心慌气短 • 水肿 • 乏力 • 毛发干枯无光泽
.
3
贫血
.
4
勺状甲
.
5
镜面舌
.
6
毛发干枯
.
7
急性白血病
• 发热 • 贫血 • 出血 • 感染 • 胸骨压痛 • 外周血出现原幼细胞 • 肝脾肿大
.
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监测LDH,胆红素,网织红细胞等。
.
30
羟基脲– 慢粒,真红,血小板增多症
• 化疗药 • 注意检测血常规。 • 一般与碳酸氢钠,别嘌呤醇一起口服,嘱
患者多喝水。 • 长期服用诱发MDS及白血病。
.
31
血浆---出血
• 新鲜冰冻血浆:为单采获得的血浆或全血 采集后6~8小时内在4℃离心制备的血浆迅 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即制成。冰冻状态 一直持续到应用之前。使用时融化,融化 后等于新鲜液体血浆。其中含有全部的凝 血因子及血浆蛋白,200mL的本制品含血浆 蛋白60~80g/L,纤维蛋白原2~4g/L,其他 凝血因子0.7~1.0IU/mL。
.
9
骨髓
.
10
出血
.
11
脑出血
.
12
肝脾肿大
.
1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血小板减少 • 出血 • 皮肤,月经 ,消化道,咳血,口腔,鼻
腔。 • 血常规可见血小板减少,为良性病。 • 激素,丙球 TPO 等治疗
.
14
血小板减少
.
15
淋巴瘤
•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颈部,腋下,腹股沟,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 肝脾肿大 • 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B症状。 • 活检取病理为金标准。
.
21
颅骨破坏
.
2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面红 • 高血压 • 栓塞 • HB升高明显, • 脾肿大,痛风。 • 放血治疗,羟基脲干扰素治疗 • 注意与高原,吸烟,血液浓缩鉴别
.
23
面红
.
24
溶血性贫血
• 面色黄 • 巩膜皮肤黄染 • 胆红素升高 ,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 尿黄,浓茶样或酱油样 • 激素治疗。 • 伴有其他疾病自身免疫,肿瘤,药物相关。 • LDH升高 网织红细胞升高。
.
1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17
淋巴结肿大
.
18
血友病
• 男性患病,女性携带致病基因。 • 自幼出血不止。 • 查凝血因子可以发现8,9因子缺乏。 • 主要关节血肿及畸形。 • 血浆,凝血因子输注
.
19
关节出血畸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多发性骨髓瘤
• 多发骨破坏伴骨折 • 骨痛,以颅骨,椎骨破坏为主。 • 免疫球蛋白升高,免疫固定电泳阳性。 • 尿蛋白KAP.LAM升高。 • 骨穿确诊。浆细胞异常克隆增生。
.
33
.
34
黑便(莫怕)
.
28
B12,叶酸----- 巨幼细胞贫血
• 肌肉注射效果好。
B12与叶酸同补。
维持治疗很重要,HB正常后 每个月肌肉注射B12,1支至终身。
.
29
激素------溶血性贫血
• 先冲击甲强龙 120-240mg/天约5-7天后维持 泼尼松1mg/kg,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减量。
• 注意保胃(奥美拉唑) • 补钙(碳酸钙D3) 防止股骨头坏死。 • 关注血糖变化 (类固醇糖尿病)
常见血液病介绍 及相关药物治疗
血液科:杨华 2017-12-28
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教育. 项目
1
血液科疾病
1、白细胞疾病
急性白血病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白细胞减少症(MDS)
• 2、红细胞疾病
•
各种贫血
•
红细胞增多症
• 3、血小板疾病
•
血小板减少症
•
血小板增多症
• 4、浆细胞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
• 5、淋巴细胞疾病 淋巴瘤,慢淋等
.
25
黄疸
.
26
•药物治疗篇
.
27
1 铁剂---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
• 琥珀酸亚铁,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蔗糖铁,右旋糖苷铁 , 多糖铁复合物。
疗程3-6个月 补充储存铁(铁蛋白) 维持治疗 第2年再补充1个月
铁与VC(果汁)同补促进吸收
禁忌:茶叶,咖啡,牛奶等,切勿与钙同补,这样钙铁的吸收 都会收到影响。
.
32
止血
• 冷沉淀:是指血浆冷沉淀中含有Ⅷ因子及纤维蛋 白原,可治疗缺乏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出血不 止的DIC患者或血友病患者
• 凝血酶原复合物:包含的主要凝血因子有II、 VII 、 IX 、X。可以全面补充DIC造成的凝血因子缺乏。 高效迅速,比血浆含有的凝血因子量高。
• 人纤维蛋白原:用于治疗DIC造成纤维蛋白原减少。 用法需先将灭菌注射用水50-100ml 预温至30-37度, 再轻轻摇晃将纤维蛋白溶解。防止沉淀产生,一 般每天2g,直到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