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走进新课师(提问)大家能向我介绍一下你们的父母或哥哥、姐姐在什么样的单位工作吗?生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经营、私营老板、外出打工……师(总结)从他们工作单位的性质看,我国的经济成分可谓多姿多彩。
这些经济成分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发挥着什么作用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进新课一、公有制为主体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观历史看发展——我国所有制的演进过程新中国建国以后,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我们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一段很长时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脱离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追求“一大二公”,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制定并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党的十五大报告改变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的提法,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师我国所有制的演进过程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规律?生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师从我国所有制的演进过程,你怎么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生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而确定的。
我认为,这个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师你分析得不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和其他多种所有制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一起来探究关于公有制的问题。
(方法引导)探究公有制的含义应当从“地位”“内涵”“外延”这三个角度进行:第一,从地位上讲,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一切经济关系都是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
第二,从内涵上讲,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经济。
第三,从外延上讲,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这也就是公有制的构成。
师(过渡)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传统的观点认为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所有制的界限被打破了,各种经济成分互相融资、参股,从而形成了一种混合型的所有制经济。
显然,这其中的国有、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这样,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包括这三种成分了。
首先,我们来探究国有经济。
1.国有经济多媒体课件打出一则材料: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7月统计资料显示,国有经济在下列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是:石化69.3%,石油92.1%,电力91.6%,汽车72.0%,冶金64.45%,铁路83.1%,兵器99.5%,船舶与航空航天84.55%。
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1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师教材中说国有经济“就像顶梁柱支撑大厦一样”,同学们想一想,大厦的顶梁柱有什么特点?生1 顶梁柱坚固,力量强,比喻国有经济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强。
生2 数量不多,一个大厦里相对而言也就几根顶梁柱,在关键地方支撑着整个大厦。
这比喻在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不表现在比重的多少上,而是体现在对关键领域、重要行业的控制力上,上述材料也体现了这一点。
师两位同学把“顶梁柱”的比喻义分析得非常到位。
请大家从国有经济的内涵、地位、发展的意义三个角度制作一张学习卡。
(请一位同学制作成功后,向全班展示)生“国有经济”学习卡卡号类别名称国有经济内涵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的意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师制作学习卡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可以制作纸质的卡片,在家里,还可以在你的电脑里制作。
现在请大家在自己学习教材之后,按照制作卡片的方法为“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制作一张学习卡(请学生向全班展示)。
参考卡片:“集体经济”学习卡卡号类别名称集体经济内涵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地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意义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学习卡卡号类别名称混合所有制经济内涵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地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发展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师通过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探究,我们知道,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那么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
这说明什么呢?生说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师对,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请大家看看这则材料。
多媒体课件打出一则材料2004年2月,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铁道部将积极开展股份制试点工作,加快铁路的投资、融资体制改革。
铁道部门将结合主要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积极寻求境内外投资者,组建规范的股份公司,以股份制形式聚集社会资本,探索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新路子。
针对这则材料,大家思考并讨论两个问题:(1)作为国家关键行业、重要领域的铁路部门也在积极开展股份制试点,这说明什么?(2)你怎样看股份制?思路1:股份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财产占有方式的社会化。
通过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不同财产关系可以达到内在结合。
判断股份公司的性质,关键看它的控股权在谁的手里。
思路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师很显然,在许多行业、许多领域,公有制并没有控股,那么,这又如何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据我所知,目前,北京市共有赢利性市场主体78万户,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占59%;粤、闽、浙、苏四省民营经济比重已超过80%,即便如此,也没有动摇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对此,你怎样看?生这就要弄清楚公有制主体地位是怎么体现的。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差别;二是国有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而不体现在比重上。
师“主体”是事物的主要方面。
可以理解为“主流”“主干”,主体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但是这实际上说明了“次要方面”“支流”的存在。
公有制是主体,这就意味着与之共同发展的还有多种所有制经济。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师这里所说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外的非公有制经济,现阶段,我国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呢?生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师现在请大家在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继续利用制作学习卡片的办法,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各制作一张学习卡片,我们现场制作,现场展示。
(学生自主制作卡片,展示卡片)参考卡片:“个体经济”学习卡卡号类别名称个体经济内涵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作用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私营经济”学习卡卡号类别名称私营经济内涵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注: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外资经济”学习卡卡号类别名称外资经济内涵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外商投资部分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不太复杂的内容,我们可以用这一方法去学习。
(过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2003年春天,长期以来被视为非公有制经济严格禁入的民航被叩开了大门。
均瑶集团(民营经济)出资收购宜昌三峡机场并控股东方航空武汉航空公司15%股份,这件事被媒体认为是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限制领域的一件标志性事件。
2005年3月11日,首个中国民营航班“奥凯”在北京起飞,叩开了中国航空垄断大门。
“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开始投资银行和证券。
我们怎样看待民间资本的触角向更多限制性领域的伸展?生1 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生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两部分不应对立起来,而应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生 3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因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延伸新课师(小结并延伸新课)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很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们在这一节课探究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的发展状况,但我们还没有分析建立这个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
(多媒体课件放出:牛耕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温室三幅图片)这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生产力怎样的现状?这种状况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关系?剖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应当让学生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切入,运用这一规律分析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根本原因。
参考要点:(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状况。
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一规律决定的。
(2)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