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中点模型的构造

第一章中点模型的构造

中点模型的构造
技巧提炼:很多几何题会给出“点×是线段××的中点”这样的条件,那么看到“中点”我们应该想到什么
呢?“中点”有哪些作用呢?
1、已知任意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点,可以考虑:
(1)倍长中线或类中线(与中点有关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如图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可以考虑构造斜边中线。

3、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可以考虑与顶点连接用“三线合一”。

4、有些题目的中点不直接给出,此时需要我们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中点,
例出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中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当没有这些条
件的时候,可以用辅助线添加。

典例精讲
例1如图所示,在△ABC中,AB=12,AC=20,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

例2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F,AF=EF,
求证:AC=BE。

变式练习:
1、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点F,AF与EF相等吗,为什么?
2、如图,在△ABC中,AD交BC于点D,点E是BC中点,EF∥AD交CA的延长线交于点F,交AB于点G,若AD为
△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G=CF。

例3如图,在Rt△ABC中,∠BAC=90°,点D为BC的中点,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ED⊥FD,以线段BE、EF、FC为边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若能,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或者是钝角
三角形?
变式练习:
1、如图,已知M为△ABC中BC边上的中点,∠AMB、∠AMC的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EF。

求证:BE+CF>EF。

2、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M⊥DN,如果BM2+CN2=DM2+DN2,求证:AD2=1(AB2+AC2)。

4
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BE、CF分别为边AC、AB的高,D为BC的中点,DM⊥EF于点M,求证:
FM=EM。

例5 △ABD 和△ACE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
ABD= ∠ACE=90°,如图,连接DE,设M为DE 的中点,连接∠
MB、MC。

求证:MB=MC 。

例6问题一:如图(a),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分别与BA、AD 的延长线交于点M、N,求证:∠BME=∠CNE。

问题二:如图(b),在四边形ABCD中,AB与CD相交于点O,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EF,分别交DC、AB于点M、N,判断△OMN的形状,请直接写出结论。

问题三:如图(c),在△ABC中,AC>AB,D点在AC上,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G,若∠EFC=60°,连接GD,判断△AGD的形状并证明。

例7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CE是AB边上的中线,延长AB至点D,使BD=AB,求证:CD=2CE。

例8 问
题1:如图(a),三角

ABC 中,

D是AB 边的中点,AE⊥BC,BF⊥AC,垂足分别为点E、F,AE、
BF 交于

M,连接DE、DF,若DE=kDF,则k的值为。

问题2:如图(b),三角形 ABC中,CB=CA,点D是AB边的中点,点M在三角形ABC的内部,且∠MAC=∠MBC,过点M分别作业ME⊥BC,MF⊥AC,垂足分别为点E、F,连接DE、DF。

求证DE=DF。

问题3:如图(c),若将上面问题2中的条件“CB=CA”变为“CB≠CA”,其他条件不变,试探究
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DE 与DF 之
牛刀小试:
*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于点E,交BC于点F,若ABC中,∠ABC
AE=4,FC=3。


中,∠ABC=90°,D
EF长。

为AC 边上中点,过

D作DE⊥DF,交
*2、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CD=BC,E是CA延长线上一点,AE=2AC,若AD=BE,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是AB中点,连接CF,作DE⊥CF交BC于点E,交CF于点M,求证:AM=AD。

**4、如图,∠BAC=∠DAE=90°,M是BE的中点,AB=AC,AD=AE,求证:AM⊥CD。

**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AC与BD交于点O,∠AOB=60°,P、Q、R分别是OA、BC、OD的中点,求证:△PQR是正三角形。

**6、如图,在△ABC中,若∠B=2∠C,AD⊥BC,E为BC边的中点,求证:AB=2DE。

***7、如图,分别以△ ABC的边AB,AC 为边,向三角形的外侧作正方形ABDE 和正方形 ACFG,点M为BC
中点,
(1)求证:AM⊥EG;(2)求证:EG=2AM。

***8、如图,在△ABC的两边AB、AC向形外作正方形ABDE和ACFG,取BE、BC、CG的中点M、Q、N,判断△MNQ的形状并证明。

***9、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C=∠AED=90°,∠BAC=∠EAD,点F为CD的中点,求证:BF=EF。

眺望中考:
数学活动小组在作三角形的拓展图形,研究其性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操作发现:
在等腰△ABC DF⊥AB于点中,AB=ACF,
EG⊥AC
,分别以 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
于点G,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所示,其
中.(填序
号即可)①AF=AG= AB;②MD=ME ;③四边

AFMG 是菱形;④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MD⊥ME.
●数学思考:
在任意△ABC中,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点,连接MD和ME,则MD和ME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
●类比探索:
在任意△ABC中,仍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中点,连接MD和ME,试判断△MED的形状.答:2所示,M
3所示,

M
BC的中
是BC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