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学-浙江大学

大学物理学-浙江大学

大学物理(乙)Ⅰ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1B0212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乙)Ⅰ学分:3 周学时:3-0面向对象: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微积分(矢量代数)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大学物理(乙)Ⅰ内容包括:牛顿力学、刚体力学、相对论;振动与波,热力学基础;静电学初步。

可使学生对物质运动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物理学所包含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物理知识和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各工程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和互相渗透,并介绍近代物理学的主要成果及相关应用。

宜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适合工程类专业学生学习。

(二)英文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University Physics B1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Newton's mechanics, rotational motion of rigid body, theory of relativity; oscillations and wave motion, foundation of thermodynamics; foundation of electrostatics. The learning of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gain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moving of objects, understand the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hysics.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understand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he each other between the cross and mutual penetration. It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major results and correlated imple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Physics B1 should be opened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first grade,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student learning.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通过大学物理(乙)Ⅰ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对物理学理论在各工程中的各种应用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可测量结果1.牛顿力学和刚体力学的学习中,学生能用建立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把力学的研究对象抽象为二个理想模型,质点、刚体。

能用矢量运算、微积分运算来研究牛顿运动定律和三个守恒定律及其成立条件。

掌握牛顿定律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狭义相对论的学习中,学生了解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通过与绝对时空观的比较,学生建立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3.振动和波的学习中,学生知道简谐运动是研究一切复杂振动的基础,掌握简谐运动以及平面简谐波的描述特点及研究方法,理解相位及相位差的物理意义。

4.热力学的学习中,学生学会大量粒子组成的系统的统计研究方法和统计规律,了解热现象研究中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等公式的建立,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建模方法。

强调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熵和熵增加原理是自然界最为普遍实用的定律之一。

了解热力学理论在热工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5.静电学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以点电荷电场为基础的叠加法,应用微积分运算和矢量运算解决电场强度、电场力的物理问题。

注:以上结果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程作业、课堂测验以及笔试等环节测量。

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与要求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鼓励个性发展;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授课方式:1.教师讲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讲授主要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定理、定律和公式,掌握物理问题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

2.讨论课、习题课——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由授课教师自行安排,在教师引导下以讨论、交流为主,指导学生对讲授内容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讨论,指导学生掌握求解物理问题的技巧,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堂测验、期中测验——是引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更好地进行下一轮教学的重要环节,由授课教师自行安排,可进行单元测验或期中测验。

4.期末闭卷考试——是体现课程要求规范的重要标志,由大学物理教研室统一安排,命题组统一命题,考教分离,集体阅卷,统一评分标准。

课程要求: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学的一般计算技巧;2.了解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3.初步掌握应用物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

(二)考试评分与建议期末闭卷笔试考试占总成绩的70%,即70分,由集体阅卷评定给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即30分,包括:课堂测验、期中测验20分,讨论发言、课程作业10分,由任课教师评定给分,对每一教学班,平时成绩在27分以上的学生不超过60%,平时成绩在22分以下的学生不低于10%。

四、教学安排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牛顿力学,刚体力学,相对论,振动与波共占24学时+6学时1、牛顿力学占6学时以质点运动的三个守恒量着手,在微积分水平上重新描述质点运动规律及有关物理概念,掌握三大守恒定律及应用,熟练掌握变力作功和势能的定义及计算,会从势能函数求保守力。

基本掌握力学三大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求解。

2.刚体的运动占6学时刚体的平动与转动,熟练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和转动惯量,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掌握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3、相对论占4学时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洛仑兹坐标变换,同时性的相对性,长度收缩,时间膨胀,熟练掌握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及相对论动能,质量与能量的关系,质量与动量的关系。

4、振动占4学时掌握简谐振动的描述及其表达式,掌握简谐振动的能量,熟练掌握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

5、机械波占4学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了解一维波的一般表达式,熟练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及其确定方法,波的叠加原理和波的干涉,掌握多普勒效应。

6、习题,讨论课占6学时(二)气体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共占8学时+2学时1、气体动理论占4学时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平衡态等概念及微观意义,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掌握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平均自由程。

2、热力学基础占4学时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等体、等压、等温、绝热过程),熟练掌握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了解可逆和不可逆过程,理解熵和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3、习题、讨论课占2学时(三)静电学初步共占4学时+2学时1、真空中的静电场占4学时熟练掌握电场和电场强度,电场线,电通量,熟练掌握高斯定理。

3、习题、讨论课占2学时(四)课堂测验、期中测验机动。

占2学时(五)作业内容课外习题每周8~12题。

(六)实验(不包括单独开课部分)1.演示实验;2.教学录像,幻灯;3.CAI。

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1.诸葛向彬等编,《工程物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Resnick, Halliday, Krane,《Fundament of Physics》(6th Edition),John Wily & Sons, Inc., 2004六、课程教学网站:将通过大学物理教学中心网站(http://10.14.122.222/gp)提供必要的课件和文字材料链接。

大学物理(乙)Ⅱ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1B0222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学(乙)Ⅱ学分:3 周学时:3-0面向对象: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大学物理(乙)Ⅰ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大学物理(乙)Ⅱ内容包括: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基础简介。

可使学生对物质运动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物理学所包含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物理知识和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各工程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和互相渗透,并介绍近代物理学的主要成果及相关应用。

宜在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适合工程类专业学生学习。

(二)英文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University Physics B2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electromagnetism; optic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of quantum physics. The learning of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gain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moving of objects, understand the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hysics.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understand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he each other between the cross and mutual penetration. It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major results and correlated implement of modern physics. It is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student learning.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通过大学物理(乙)Ⅱ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对物理学理论在各工程中的各种应用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