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我觉得“脚内侧传球”这个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由于学生对足球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来。
我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让学生做好足球基本技术练习时,没有注意把基本功和队列队形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往往出现了学生做完动作,却不知道应该干什么。
2、学生在传球练习中,没有注意用大脑去想球会落在哪儿?这是我最担心的,也就是所谓的”盲目”传球。
如果我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需要传球的目标,然后让他们组成团队并开展训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脚内侧传球和头顶球的区别与联系。
3、应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确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动脑、敢于尝试的精神。
总之,我今后会继续努力改进,让足球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充实、高效!
脚内侧传球动作虽简单,但实践性很强。
这节课上得很顺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以后改进。
1、由于时间仓促,球性练习还没来得及安排,因此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带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如果能借助实物或模型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队列队形的练习太少。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个小游戏的时间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将更加完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花更多的时间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
脚内侧传球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较快的速度,较大的力量和较远的射程,适合快速发展学生传球能力。
学生通过不断地训
练和实践可提高传球准确性,同时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教师在示范时语言表述不够清楚,应当进一步强化传球动作的分解示范,并且还要用更多的实物来进行示范,便于学生直观、快速掌握动作要领。
5、全课运动负荷太小,造成部分学生肌肉酸痛。
运动负荷是否太小,除了考虑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外,还要依据学生体力和情绪反应的情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即:课堂上有部分学生肌肉酸痛,说明运动量偏小;如果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感觉,甚至比上节课还轻松,说明运动量适宜。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适量加大练习密度,防止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