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单元教材分析

初中地理单元教材分析

初中地理《单元教材分析》
姓 名
任教学科
初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认识地球
本单元教材的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1、本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
《认识地球》 是七年级上册的一个框题, 本框题设计安排了“从太空看地球”,“神奇的陆地与海洋”,“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三个板块,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学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 “凡是通过影响人行为的知识, 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 在学法指导上, 我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 计划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讨论、 猜谜、 欣赏、 制作等形式亲自体验, 合作探究。
关于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
情景导入→欣赏地球→初步认识地球仪→了解地形地貌→化情为形, 教育延伸
1、 情景激趣导入
出示音画同步的世界各国民俗风情图片。 远近转换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 给课堂定下愉快的基调。欣赏图片后, 导入问题: 这些美丽的地方和我们同在一个星球上,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多少迷人的地方, 你了解它吗?
2、 课中探究
(1) 地球概况:
视频展示, 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星球从太空中看是淡蓝色的, 很美, 周围蓝色的光晕就是它的大气层……
能力目标:
1、 会用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 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 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 贸 位置。
情感目标:
通过拟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扩程, 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 逞 ,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
人类证明 诊 地球形状的证据; 描述地球的大小; 经度、 纬度; 南北 或 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在 从 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我们居住的地球, 约 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从太空中看, 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水” 球。
(2) 初步认识地球仪
a、 动画出示地球仪, 标出赤道和南北半球。
b、 出示南北半球。
c、 我们在地球仪上可以找到将地球平分为南、 北两个半球的赤道, 它的实际周长约四万千米。
d、如果我们手拉手沿着赤道站成一圈, 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 4000 多万名
形地貌的名称。
(2) 在小组内说说: 你了解哪种地形地貌的特征?
(3) 欣赏地形地貌 MTV
(4) 说说歌曲呈现了哪些地形地貌?
4、 化情为形, 教育延伸
(1) 播放污染破坏地球的录相。 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2) 请你制作一张环保宣传画、 或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来表达你对地球妈妈最真挚的
感情。 旨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地球妈妈, 抒发对地球妈妈最真诚的感情。
2、本单元的价值:
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神秘,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 知道地球的大小。
3、 运用地球仪, 说出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3) 总结: 人心齐, 泰山移, 只要我们努力, 地球妈妈一定不会再愁眉苦脸、 一定不会再次哭泣, 她的脸上定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让我们一起祝福我们的地球妈妈, 祝她永远美丽, 永远健康, 脸上永远挂着着灿烂而又幸福的笑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认识地球形状
第二课时:
认识地球其它
第三课时:
综合学习
其他
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 耀 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关键:
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教法: 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运用视频短片, 图片, 文字材料等资料, 通过情景创设法、 活动体验法、 情绪调节法、 认识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设自主、 合作、 探究的教学氛围。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征及认知规律, 我设计教学方案, 希望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并将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道德认识,让他们去体验生活, 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 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感知地球有多大。
通过观察世界地图, 对比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从世界地图上发现, 陆地大都集中在北半球, 可北极附近是海洋; 海洋大都在南半球,可南极附近却是一片陆地。
3、 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1) 出示五种地形图: 山脉、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原, 让学生了解五种基本的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