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泽征尔的判断》名师教案深度解教材:本文记叙的是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指挥家大赛中,敢于在众多权威评委面前,果敢地做出判断,指出乐谱的错误,并在大赛中夺魁的事。
表现了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见解的优秀品质。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文中所叙写的事件,对小泽征尔敢于质疑权威产生敬佩之情;二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在生活和学习中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见解。
本文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最后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了本文的中心。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既是重点部分,也是难点所在。
在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反复朗读、紧扣课文层层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要词句进行理解。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揭示中心的语句时,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小泽征尔为榜样,争做一个自信且有素质、有能力或有某一方面特长的人。
知识与能力:1、会认“欧、谱、谐、素、权、桂”6个生字,会写“欧、棒、谐、贺、素、弃、权、桂”8个生字。
掌握“欧洲、风度、和谐、判断、素质、权威、桂冠、夺魁、试探、迷信”等词语。
2、会用“全神贯注”“再三”造句。
3、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判断的和文中他“考虑再三”的具体内容,以及他能果敢地做出判断的原因。
4、学习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突破重难点:重点:学习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阅读,把握课文所写事件的主要内容,找出文中点明此事件给予我们启示的语句。
难点: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判断的和文中他“考虑再三”的具体内容,以及他能果敢地做出判断的原因。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找出重点语句作答,最后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加以归纳总结。
教学与学法推荐:教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采用问题启发、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采用多读多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师生齐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小泽征尔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查阅小泽征尔的相关资料。
课时巧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全神贯注”“再三”的近义词并加以运用。
2、能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概括事件内容的方法及表述模式。
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小泽征尔指挥演奏时的视频,学生欣赏。
2、教师点评导入: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指挥家那魔力般的双臂,清晰地感觉到了节奏的律动。
他的指挥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听觉的盛宴,而且能在视觉上给我们美的享受。
他就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成名前的一个生活片断。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小泽征尔产生敬仰之情。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1)通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自己不理解的词。
(2)利用工具书或生字表的注音,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识记生字的字音与字形。
“素”读“ù”,不读“hù”;“欧”第四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棒”右边为春字头;“谐”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右边半部分书写注意“比”与“自”的上下协调:“权”为三拼音节;“桂”右边是上下两个“土”,不要写成“士”。
3、教师用课件出示文中的新词。
(1)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新词读音的识记,如:教师范读——指名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读。
(2)学生查词典理解词语的含义。
读含有新词的语句,分组讨论重点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和谐:配合得适当。
判断:断定。
权威:在某种领域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
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再三:一次又一次。
(3)根据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全神贯注”“再三”的近义词。
“全神贯注”的近义词:聚精会神、心神专注、一心一意、目不转睛、目不斜视……“再三”的近义词:反复、屡次、一再……(4)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3。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阅读课文,概括内容。
1、引导:本文既以事写人,又以事说理,所以概括这类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我们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2)找出课文所记叙的事件的标志性词语,然后确定概括事件时要阅读的重点段落。
(3)根据“什么人在什么情况做什么事,结果如何”的原则去组织语句。
2、学生自主阅读,并根据教师的提示分组讨论,依次明确问题的答案,最后按照概括事件的表述模式组织语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解决上述问题:(1)课文主要写的是小泽征尔。
(2)事件的标志性词语为“一次”;阅读的段落为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3)引导归纳主要内容:小泽征尔(什么人)在一次指挥家大赛中,敢于在众多权威评委面前,果敢地做出判断,指出乐谱的错误(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并在大赛中夺魁(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式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写的主要内容,掌握概括事件内容的方法及表述模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而且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概括事件的表述模式,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
五、互动训练。
打开“基础训练-《小泽征尔的判断》”一起来闯关吧!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ōu hōu hé ié quán wēi hǐ huī bàng()()()()答案:欧洲和谐权威指挥棒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的掌声()的乐队2、小泽征尔()地挥动着指挥棒。
答案:1、热烈世界一流 2、全神贯注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针对课文标题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质疑的习惯。
2、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判断的和文中他“考虑再三”的具体内容,以及他能果敢做出判断的原因。
3、从小泽征尔的判断得到启示。
4、学习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以记分的形式让学生分组互测生字、新词。
2、指名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归纳并导入:本课讲述了小泽征尔因为一个果敢的判断而一举成名的故事。
当时24岁的小泽征尔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音乐指挥,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对小泽征尔做更深入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课文内容进行新课的导入,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又能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针对本课标题,提出一二个问题。
如:小泽征尔的判断是什么?小泽征尔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小泽征尔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了这样的判断?2、研读重点段落。
(1)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到能回答这些问题的段落范围。
(2)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小泽征尔参加指挥家大赛——在决赛中发现不和谐的地方——指挥乐队重奏——仍觉得不自然——再三考虑——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最终夺魁。
(3)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在朗读找到相应的语句或词语。
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所叙之事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谁?(小泽征尔)②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所叙之事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小泽征尔参加指挥家大赛,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师,他是最后出场的一个参赛选手。
)③哪句话说明小泽征尔的参赛态度?(出示句子,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指挥着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
)④在演奏过程,小泽征尔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做出了怎样的判断?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此时的小泽征尔经过再三考虑做出了什么判断?引导归纳: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听到乐曲中出现了一处不和谐的地方。
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⑤小泽征尔做出最后判断之后,决赛现场出现什么反应?决赛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4)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在这次指挥家大赛中一举夺魁?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教师相机指导:因为专家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这种素质”具体指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只有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相信自己,果敢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获得了这次大赛的桂冠”这句话中得到答案。
3、说一说:你从本文的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提示:先用原文的语句回答,再根据句意自行组织语句进行表述。
出示句子:不迷信权威,相信自己,果敢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归纳:懂得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叙事顺序,层层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用提取文中语句和关键词的方式进行作答。
这既有师生问的互动,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小泽征尔面对着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十足的勇气和力量,做出了果敢的判断,并且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获得了大赛的桂冠。
也正是这次比赛,使小泽征尔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四、互动训练。
打开“阅读训练-《小泽征尔的判断》”一起来闯关吧!板书设计19 小泽征尔的判断背景:指挥家大赛过程:全神贯注指挥——发现不和谐——指挥乐队重奏——坚信自己的判断结果:夺得桂冠启示:不迷信权威,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辨一辨,再组词。
欧()桂()谐()权()驱()挂()楷()枝()答案:欧洲驱使桂冠挂历和谐楷书权威树枝二、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1、()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2、前面的参赛者()也发现了问题,()在国际音乐大师面前,都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答案:1、只有……才…… 2、虽然……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