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千人糕》名师教案

《千人糕》名师教案

《千人糕》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掌握多音字“的”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就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就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瞧到题目的时候,您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2、齐读课题《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在讲些什么?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

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您还认识它们不?2、出示生字指读:糕、特、嘛、买、糖、蔗、汁、菜、熬、算、销、售、劳、的、确、应。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特、的、确、应、汁。

(1)比较认知“特”与“确”:两个字都就是左右结构。

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

(出示谜语帮助识记生字。

)(2)“的”字强调音节就是“dí”,还有一个读音“de”。

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的确”中读第一个音节。

(3)“应”字强调音节就是“yīnɡ”,还有一个读音“yìnɡ”。

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应该”中读第一个音节。

(4)“特”字也就是左右结构的字。

出示谜语,帮助理解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甘蔗”与“甜菜”。

5、猜谜语。

寺旁有头牛——特加水十次——汁石头一角——确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同学们瞧到题目的时候,您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把句子读通顺。

)2、“爸爸,什么就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想一想如何才能读出“好奇”的语气。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爸爸回答。

(真好奇啊!这到底就是什么样的啊?)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

这句话后面用的就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瞧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不?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

”(到底就是什么回事呢?)6、爸爸说:“就是的,就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您知道这糕就是怎么做成的不?”(很想知道,您呢?)7、孩子说:“就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8、爸爸说:“就是啊,大米就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朗读时注意顿号的停顿时间。

)9、爸爸接着说:“糖呢,就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òu),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

”(注意把长句子读通顺、流利。

)10、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您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

”(大家的力量!)11、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dí)确(què)应(yīn ɡ)该叫‘千人糕’啊!”(原来就是这样!读流利、读通顺哦!)五、课堂展示1、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出示:这就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就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B、讨论:这两句话就是什么句式?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C、指导读句子。

第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第二句要用肯定的语气读。

2、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说话。

以您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就是千万人合力得来的,让我们心怀感恩吧。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六、学写生字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

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您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味、具、汁、劳”的注意要点。

(预设:“具”三横不要少一横。

“味”注意“未”上横短,下横长。

“汁”想一想其它“氵”的字。

“劳”注意偏旁下面没有一点。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1、打开“基础训练-《千人糕》”,一起来闯关吧!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一)品读第1—4自然段。

导学:同学们瞧到题目的时候,您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就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1、您在这些文本中读到了什么?2、您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3、“千人糕”就是什么呢?我也很好奇,小朋友们,您好奇不?4、为什么用“很多很多”呢?5、在孩子的想象中,“千人糕”就是怎样的呢?(二)课堂展示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A、提示语在前面,加:“”B、提示语在中间,加“”,“”C、提示语在后面,加“。

”(三)品读第5—9自然段。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瞧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不?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 ǎi)过。

”爸爸说:“就是的,就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您知道这糕就是怎么做成的不?”孩子说:“就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爸爸说:“就是啊,大米就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爸爸接着说:“糖呢,就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òu),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

”1、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不?2、试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平常吃过的米糕为什么就叫做“千人糕”了呢?4、“那糕瞧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这个就是什么意思呢?5、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6、顿号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就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7、用上“就算……还得……”说一句话。

8、用上“要有……还得有……”说一句话。

9、仿照例子写句子。

AABB:平平常常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四)品读第10—11自然段。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您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

”(大家的力量!)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dí)确(què)应(yīnɡ)该叫‘千人糕’啊!”1、“才”字说明了“千人糕”制作的不易。

2、想一想“经过”的意思,并用上“……经过……”说一句话。

3、的确:确乎,确实。

试着说一句话吧!4、为什么叫它“千人糕呢”?三、交流分享1、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就是通过大家合作得来呢?(播放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2、句式训练。

例:瞧到“千人糕”,我想到了农民、稻谷、大米、甘蔗汁、包装……瞧到“衣服”,我想到……瞧到“铅笔”,我想到……四、中心点击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五、巩固练习打开“阅读训练-《千人糕》”,一起来闯关吧!六、作业布置1、写会本课生字。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3、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写在“我的小本本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