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远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又要比东部地区
丰富得多;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10
④经济发展速度不同造成的人均产出和人均生活 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并呈上升趋势。
5.弊处:
不利于我国国民 经济的整体素质
不利于国民经济 的协调发展。
因此,必须妥善地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发展问题,这 将直接影响我国迈入世界性经济增长的进程和国家的实力。
③计划区域,是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它为一定的管理目 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7
二、经济区域
1.定义: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
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 体。
2.特点(与地理学区域比较):
①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
①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 ②作为势力场的空间; ③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
2.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德维尔吸收佩鲁空 间方法的框架,吸收地理学区域思想,将区域方法分为三类:
①均质区域,即某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区际分异最大
②极化区域,指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地域,其不同 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11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一、研究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 1.定义: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包括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理论等。 2.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 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的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
势”, 只有这种产品才应该被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具 备绝对优势的产品。
按绝对优势理论,一个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 能从贸易中获利。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三、区位因素 1.定义: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如人口
分布、市场供求、资源分布等。各区位上区位因素的 差异,才决定各区位的优劣,从而才有区位差异。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5
2.埃德加·M·胡佛 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①地区性投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如 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②地区性需求: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③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 ④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净收入 不同的区位上,上述四类区位因素不同,其区位利益具
①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
持续稳定的增长;
②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③生产要素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 ④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
⑤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 ⑥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⑦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区域经济学
第二版 高洪深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重要问题
● 区位概念 ● 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内涵 ● 区域经济的含义 ● 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2
第一节 区位概念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第三节 区域经济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4
二、区位单位 1.定义:指布局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
各个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 2.内涵:因研究层次的不同而不同
研究工业区—某一工业整体 更微观层次--一个工厂、大楼、公司的业务部门等 3.结论:
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主体因素,是社会经济活 动区位布局的物质实体。

3. 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非平衡性:子系统及其单元的功能、作用不是同等、均匀的。
非线性:各子系统的增长不成比例、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可加
性和与之相关的放大作用。
开放性:从外部环境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又向外界耗
散物质、能量,并传递信息;且各子系统是相互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3
第一节 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1.区位: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
的空间坐标。 2.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工业生产--工业区位 场所 居住活动--居住区位
城市经济活动--城市区位
3.由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由于距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 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所形成的经济利 益差异。
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8
第三节 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的含义
1.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 它不仅是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
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 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
2.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
⑧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9
二、研究区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1.二次世界大战后, 众多发展中国家除了经济上落后、政治
上不稳定以外,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呈现典型的区域发 展的“二元性”。
2.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想从经济上解决经济增
长和发展的不对称,平衡二元经济的利益冲突,但在调节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上却没突破。
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已成为 我国经济研究中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4.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①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②市场发育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体制的转换速度和程 度也不同;
③存在两个相反有互补的梯度差,即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远
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也就决定了各个区位的相对优劣。
四、区位决策
1.定义:为追逐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将根据自身 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
6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一、区域
1. 1950年,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中把经济空间定 义为经济变量的结构关系,并分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