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北环路西延工程(一期)路基工程高填方专项施工方案河南创业市政有限公司孟州市北环路西延工程项目部2013年09月05日高填方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我项目部施工的孟州市北环路西延工程一期工程K0+000~K4+500,全长4.5km,其中路基土方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挖方16.7万方、利用土方14.5万方,填方33.7万方、外借填方19.23万方;高填方主要集中在三个段落:K1+496~K1+590段、K1+760~K2+100段、K2+100~K2+320段,最高填土17.0 m。
为了优质高效的完成该工程,高填方我部计划于2013年9月5日开工,2014年3月20日完工。
二、水文气象、地质情况本合同段地貌属国家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台阶接触部位,维黄土高原的后边缘,系太行山前丘陵向黄河冲积平原过渡地区,西部丘陵、东部平原、南部河滩分界明显,呈三角足鼎状态,西部岭区绵延起伏,沟壑交错,东部平原及南部河滩,地势平坦。
海拔高东为108.5—307.9米,相对高差199.4米。
不同的小地貌多姿多样,各有特点。
本项目所处区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特点:春多风夏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
全年降雨集中在6、7、8三个月,降水量(多年平均)584毫米,年降水蒸发比0.3-0.4。
三、施工人员组成1、此项工程负责人:于世民2、技术资料:牛崇3、检测负责人:韩玲4、测量:乔俊伟、赵丹5、安全负责人:孔令军6、其它人员:15人四、机械配置CAT325C/大宇300挖掘机4台,SMH220振动压路机3台25KJ三边形冲击压路机1台,220推土机1台ZL50装载机4台,解放20T自卸车10台东方140水车2辆180平地机1台五、路基高填段施工(1)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测量资料,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测量资料和控制桩进行中线复测和路基横断面复核,复测无误后,在开工之前进行施工放样,现场放出路基中线和边线、坡口、坡脚、边沟、取土场等具体位置,标明轮廓,提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根据征地线,配合业主和当地政府一起进行征地拆迁。
施工范围内的坟墓、灌溉系统、机耕道路、电力线、通讯线路等需要迁改的进行统一迁改,同时注意开挖边界以外的建筑物是否安全。
3)路基施工前,路堤作好防排水系统,将路线两侧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排干,作到永久与临时结合。
4)清除或移植施工范围内的树木、草皮、耕植土等,耕植土外移集中堆放,用于租用土地的复耕和绿化植草时铺土。
5)调查路基地质、地下水位及河道、施工用水、用电来源,同时检查高填深挖地段的施工环境条件,核对土石类别,对不同填料进行数据测定和试验。
不合格的填料不准使用或改良后使用。
2、施工方案本合同段高填方地段填料采用挖掘机及装载机装车,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采用分层水平填筑、分层压实、推土机配合平地机平整的施工方案;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
每段填方路堤填筑施工均按照“三阶段、四区段、七流程”施工工艺进行。
并且集中力量尽快完成,以减少雨水影响。
其中: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查区;七流程分为: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碾压夯实→检查签证→路拱成型→边坡整修。
以此分层重复填筑至路堤成型。
3、施工方法1)路堤填筑试验为保证压实质量,用于路基填筑的各种填料在使用前,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均具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验,且试验长度≥200米,宽度为路基设计宽度,现场进行压实试验。
并对压实设备类型、型号选择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路基整平方法等进行确定并记录(如碾压遍数、压实后的压实度、沉降差等)。
试验结束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试验成果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该种填料施工使用时的依据,用以指导使用同种填料的各段路基填方施工。
2)原地面处理(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
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填方路段坑穴填平夯实。
(2)填方地段、挖方的利用方段均要求清除表面腐殖土20cm。
要求清表时填挖界限、沟槽分明,严禁混淆留下隐患,对于清除出的腐殖土应集中堆放,以利于后续绿化时使用。
(3)填方K1+496~K1+590、K1+760~K2+100段处于低洼地段,地表含水量大,清表后原地面铺设50cm卵石垫层,用冲击式压路机夯击20遍,将卵石夯嵌入松土中做特殊路基处理。
(4)地面自然横坡缓于1:5时,可清除表面草皮、植被土并压实后直接填筑路基;若自然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0米,向内倾斜4%);填挖交界处纵向开挖10m、横向开挖2.0m长超挖过渡段。
(5)原地面清表、碾压、夯实应满足规范要求,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3)填土路基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料和施工工艺符合规范和精品工程要求。
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路基边坡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型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
(1)标准要求(1)、强度(CBR):上路床(0~30cm)≥8%,下路床(30~80cm)≥5%,上路堤≥4%,下路堤≥3%。
(2)、粒径:路床(0~30cm)≤10cm;路堤≤15cm。
(3)、松铺厚度≤30cm的厚度,且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后的压实度不小于10cm。
(4)、弯沉不大于设计要求,平整度:路床以下≤25mm、路床部分≤15mm。
(5)、压实度:桥涵构造物台背压实度从底到路床一律达96%及路床≥96%、80cm~150cm≥94%,150cm以下≥93%,其他项目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
(2)控制措施(1)、选择当地稳定性良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土作填料。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经检测合格且CBR值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2)、为保证压实度和压实范围,路基两侧各超填30~50cm。
超填部分不必挖除,但边坡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破面平整、边坡平顺。
(3)、严格按照“首件产认证”确定的不同填料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含水量、最佳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进行施工。
(4)、严格控制“四度”、认真处理“八部”。
四度:松铺厚度、平整度、压实度、宽度。
八部:原地面结合部、鸡爪地形部、陡坡直立部、标段结合部、半填半挖部、台背结合部、基坑回填部、层面结合部。
由于八个结合部不能同步施工或压实度不均衡,施工中除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将《施工规范》中的错台宽度由1.0m增加到1.5m,对于地表横坡大于1:5的斜坡地段,在路基填筑前要求原地面开挖成内倾坡度4%和宽度不小于2.0m的台阶。
②、对于填挖交界落差大、地形陡峭、开挖台阶难度较大地段,应按2米高开挖1米宽的台阶施工,并在每填筑2.0m或5.0m时对交界处进行夯实处理。
③、对于V型沟槽在清表工序验收后,应采用夯实处理,直至工作面能够进入压实机具。
各标段之间和作业段之间分层填筑,每层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米。
3)边界处理边界处理分为填前地基处理、填方过程中的周边处理。
由于原地面与填料结构不同,二者密度、承载能力不同,如果不对原地面进行有效处理,易发生接合部沉降病害。
(1)填前地基处理首先是对地基进行简易的挖探,如果地表下面土质良好,状况稳定,则清除地表植被、树根、垃圾和不良土质后即可进行填前压实。
(2)半填半挖路段,对于原地面坡度不陡于1:5的路段,在翻松原地面表土后分层填筑;对于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台阶4%的内倾坡斜坡,再分层填筑;挖填挖过渡段地面坡度陡于1:2.5时,填方高度H>5m时,自路床底面依次向下铺设4层土工格栅,层间间距50cm:填方高度H<5m时,自路床底面依次向下铺设2层土工格栅,层间间距100cm。
土工格栅是目前国内一种最新的土工建筑材料,它具有拉伸强度高(30KN/m,纵向屈服延伸率≥13%,横向屈服延伸率≥16%),尺寸稳定性好,耐腐蚀,抗老化(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地下),使用温度宽(-50--120度)等特性,大大减少填挖间路基不均匀沉降。
土工格栅最多铺设四层,最上层应设在底基层下方,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
土工格栅应均匀张拉,相邻两幅格栅在交界处搭接布置,横向搭接宽度20cm纵向搭接15cm用Ф0.9㎜铅丝绑扎。
格栅张紧后用U形钢钉定位,间距1.5m,自由段应回折2m以利格栅锚固。
a、横向半填半挖段填方(1)为防止横向半填半挖段因填筑不当而引起横断面内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产生纵向裂缝,首先在施工时清理好原地面,有规则地划定半填半挖交界面,以确保良好拼接。
(2)根据设计要求,原地面横坡不陡于1∶5时,在半填断面原地面表土翻松后进行分层填筑;地面横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2米的台阶,台阶顶面挖成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分层填筑。
填筑从低往高分层摊铺碾压,做到挖填交界处密实无拼痕。
(3)半填半挖段开挖时,先处理好下半填断面的原地面,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开始开挖上挖方断面,对开挖出的材料按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填运处理。
b、纵向挖填交界地段填方(1)为防止纵向挖填段因填筑不当而引起横向裂缝,首先在施工时清理好填方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不小于50m,有规则地挖出纵向填挖交界面,交界面尽量与路基中心线垂直,以确保良好拼接。
(2)挖填交界处填方路段纵向坡度不陡于1∶10时,在翻松原地面表土后分层填筑;纵向坡度陡于1∶10时,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2m宽的台阶,台阶顶面挖成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分层填筑。
填筑从低往高分层摊铺碾压,做到挖填交界处密实无拼痕。
(3)纵向挖填交界处开挖时,先处理好填方处原地面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开始开挖挖方断面,对开挖出的材料按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填运处理。
4)路堤分层填筑在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米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路基不积水。
(1)路基填料来自路堑开挖的土石方,使用前进行碾压试验,按照试验段测定的填料松铺厚度和设备最佳组合、碾压遍数和速度等进行施工。
(2)每层填料松铺厚度H路堤控制在H≤30cm,每层顶面整平并做成路拱,不同种类的填料采取分层填筑。
填筑时安排好运行路线,由专人指挥卸渣,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
卸下的石质填料,用推土机整平,使岩块之间无明显高差,超粒径石料要予以破碎或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