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4)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jie)虐;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皇帝内经·素问》
释义:
天有春夏秋冬四时的推移,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规律;又有金木水火土的变化,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
人有五藏,五藏化生出五气,发为喜怒悲忧恐这些不同的情志,过喜过怒,都可以伤气。
寒暑外侵,则会损伤形体。
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
更可怕的是逆气上冲,血脉阻塞,形色突变。
因此说过于喜怒如不加以节制;对于寒暑如不善于调试,就有伤害生命的危险。
因此,引起过盛就一定要走向他的反面,同样阳气过盛也要走向他的反面。
所以说冬季感受的寒气过多了,到了春季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季感受的风气过多了,到了夏季就容易放生飧泄的病。
夏季受的暑气过多了,到了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感受的湿气过多了,到了冬季就容易发生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