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课题:22.2.1配方法(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过程,会用配方法解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2.培养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难点:配方.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解方程:2x2-8=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解方程:3(x-1)2-6=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出示下面的板书)直接开平方法:第一步:化成什么2=常数;第二步:开平方降次;第三步:解一元一次方程.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指准板书)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有这么三步,第一步化成什么2=常数;第二步开平方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第三步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师:按这三步,我们来做一个题目.(师出示例1)例1 解方程:x2-4x+4=5.(先让生尝试,然后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如下)解:原方程化成(x-2)2=5.开平方,得x-2=x1+2,x2+2.(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9x2+6x+1=4;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四)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题目.(师出示例2)例2 解方程:x2+6x-16=0.师:(指准板书)怎么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稍停)还是要按这三步来做.按这三步来做,关键是哪一步?(稍停)关键是第一步,把方程化成什么2=常数的这种样子,也就是左边化成含有x的式子的平方,右边是一个常数这种样子.怎么化呢?大家自己先化一化.(生尝试,师巡视)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化.师:(指准方程)要把这个方程化成什么2=常数这种样子,首先要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去(板书:解:移项,得x2+6x=16),然后在这个方程的两边加上32(板书:x2+6x+32=16+32),左边x2+6x+32等于什么?(稍停)等于(x+3)2(边讲边板书:(x+3)2),右边16+32等于25(边讲边板书:=25).这样我们把原方程化成了含有x的式子的平方=常数这种样子.师:方程化成这种样子,下面就很好做了.开平方,得x+3=±5(边讲边板书:开平方,得x+3=±5),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x1=2,x2=-8(边讲边板书:x1=2,x2=-8).师:(指准解题过程)这个题目做完了,通过做这个题目,大家不难发现,解这个题目的关键是在方程两边加上32,把方程的左边配成(x+3)2.这样做叫什么?叫配方(板书:配方).师:像这道例题那样,通过把方程左边配成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板书:配方法).师:下面请大家做几个有关配方法的练习.(五)试探练习,回授调节3.填空:(1)x2+2·x·2+ =(x+ )2;(2)x2-2·x·6+ =(x- )2;(3)x2+10x+ =(x+ )2;(4)x2-8x+ =(x- )2.4.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x2-8x+1=0;解:移项,得 .配方,得,.开平方,得,x1= ,x2= .5.用配方法解方程:x2+10x+9=0.(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稍停)我们学习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怎么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指准板书)和直接开平方法一样,都是这么三步,所不同的是,直接开平方法很容易把原方程化成什么2=常数这种样子,而配方法需要通过配方才能把原方程化成这种样子.课外补充作业:6.填空:(1)x2-2·x·3+ =(x- )2;(2)x2+2·x·4+ =(x+ )2;(3)x2-4x+ =(x- )2;(4)x2+14x+ =(x+ )2.7.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x2+4x-12=0.解:移项,得 .配方,得,.开平方,得,x1= ,x2= .8.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7=0.四、板书设计课题:22.2.1配方法(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1).2.培养数感和运算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难点:配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x2-12x+35=0.解:移项,得 .配方,得,.开平方,得,x1= ,x2= .2.填空:(1)x 2-2·x ·13+ =(x- )2; (2)x 2+5x+ =(x+ )2; (3)x 2-32x+ =(x- )2; (4)x 2+x+ =(x+ )2.(订正时告诉学生,加上的那个数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 配方法第一步:化成什么2=常数; 第二步:开平方降次; 第三步:解一元一次方程.师:(指准板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怎么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有这么三步,第一步:通过移项、配方把原方程化成什么2=常数这种样子;第二步:开平方,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第三步: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在这三步中,第一步中的配方是关键,所以这种解法叫做配方法.师:下面我们用配方法再来解几个一元二次方程,先看例1. (师出示例1)(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例1 用配方法解方程:x 2+5x+14=0. (先让生尝试,然后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如下) 解:移项,得x 2+5x=-14. 配方 x 2+5x+252⎛⎫ ⎪⎝⎭=-14+252⎛⎫ ⎪⎝⎭,25x+=62⎛⎫⎪⎝⎭.开平方,得x+52=,x 1=5-2,x 2=5-2.(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3.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x2-x-74=0.解:移项,得 .配方,.开平方,得,x1= ,x2= .(五)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题目.(师出示例2)例2 用配方法解方程:2x2+1=3x.师:(指准方程)这个方程与例1这个方程有点区别,区别在哪儿?(稍停)区别主要是,例1这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1,而这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是1.怎么办?我们可以设法把这个方程二次项系数化为1.下面大家自己先试着做一做.(以下生尝试,然后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如下)解:移项,得2x2-3x=-1.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231x-x=-22.配方2223313x-x+=-+2424⎛⎫⎛⎫⎪ ⎪⎝⎭⎝⎭,231x-=416⎛⎫⎪⎝⎭开平方,得31x-=44±,x1=1, x2=12.(六)试探练习,回授调节4.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2=0.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开平方,得,x1= ,x2= .5.用配方法解方程:9x2-6x-8=0.(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指板书)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这么三步,解题的关键是第一步.怎么做第一步?(指例2)先移项,再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配方.配方时,要在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作业:P42习题2.3.)四、板书设计课题:22.2.1配方法(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先整理再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包括没有实数根的情况).2.培养数感和运算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先整理再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难点:没有实数根的情况.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4=0.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 开平方,得 , x 1= ,x 2=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用配方法解了几个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我们用配方法再来做几个题目.(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例题) 例 用配方法解方程: (1)(x-2)(x+3)=6; (2)3x(x-1)=3x-4.(先让生尝试,然后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如下) 解:(1)整理,得x 2+x-12=0. 移项,得x 2+x=12.配方 x 2+x+212⎛⎫ ⎪⎝⎭=12+212⎛⎫ ⎪⎝⎭,2149x+=24⎛⎫ ⎪⎝⎭.开平方,得x+12=72±, x 1=3, x 2=-4. (2)整理,得3x 2-6x+4=0. 移项,得3x 2-6x=-4.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24x -2x=-3配方 224x -2x+1=-+13, ()21x-1=-3.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师:例题做完了,从这个例题,谁能概括怎么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让生思考一会儿,再叫学生)生:……(让一两名好生回答)师: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指准例2)第一步要把原方程化成什么2=常数这种样子,怎么化呢?(稍停)先整理,把原方程化成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移项;然后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再配方,配方时,在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一步完成后,看右边的常数,如果右边的常数为负数,说明原方程没有实数根;(指准例1)如果右边的常数为非负数,则继续第二步第三步,第二步开平方,第三步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实数根.(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配方法解方程:(2x-1)2=4x+9.解:整理,得 .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开平方,得,x1= ,x2= .3.用配方法解方程:(2x+1)(x-3)=x-9.(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用配方法解了几个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做题,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怎么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桌之间互相说)(作业:P34练习2(5)(6))四、板书设计(略)课题:22.2.2公式法(第4课时)一、教学目标1.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的推导过程,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发展符号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2.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一)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板书:ax 2+bx+c=0,并指准)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x 是未知数,a ,b ,c 都是常数,而且a ≠0(板书:(a ≠0)).怎么用配方法来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大家自己先试一试.(生尝试,师巡视,要给学生充足的尝试时间)师:我们一起来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首先我们要把这个方程化成什么2=常数这种样子,怎么化呢?师:先把常数项c 移到右边(板书:移项,得ax 2+bx=-c ). 师:再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2bcx +x=-a a(板书: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2b c x +x=-a a).师:然后配方(板书:配方),怎么配方?(稍停)在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板书:222b b c b x +x+=-+a 2a a 2a ⎛⎫⎛⎫ ⎪ ⎪⎝⎭⎝⎭),左边是2b x+2a ⎛⎫ ⎪⎝⎭(板书:2b x+2a ⎛⎫ ⎪⎝⎭=),右边=222222222c b b c b 4ac b -4ac-+=-=-=a 4a 4a a 4a 4a 4a (边讲边在黑板的其它地方板演),所以2b x+2a ⎛⎫ ⎪⎝⎭=22b -4ac 4a (边讲边板书:22b -4ac 4a ). 师:(指准板书)通过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1、配方,现在我们把原方程化成了什么2=常数这种形式,接下来怎么做呢?师:(指准方程)接下来开平方(板书:开平方,得),b x+=2a边板书:b x+=2a ,这个二次根式还可以化简,化简结果是2a(边讲边将上面的二次根式改写成2a).师:(指准方程)把b2a移到方程右边去,可以解出x ,(边讲边板书:-b x=2a±).师:1x =2a (边讲边板书),2x =2a(边讲边板书). 师:(指准板书)这个方程解完了,通过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出,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两个根是-b x=2a ±(在这个式子外加框). 师:(指ax 2+bx+c=0)忙乎了半天,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这个方程尽是字母,很难解,解它有什么用?是啊,大家想一想,解这个方程有什么用啊?(让生思考一会儿,再叫学生)生:……(让几名同学发表看法)师:以前我们解一元二次方程用的是配方法,要一步一步来解,过程比较麻烦.现在好了,通过解这个方程,(指准求根公式)有了这个式子,只需要把二次项系数a 、一次项系数b 、常数项c 代入这个式子,就可以求出根.因为利用这个式子可直接求根,所以我们把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板书:求根公式).师:(指求根公式)求根公式挺复杂,大家把求根公式写一写,记一记,熟悉熟悉.(生熟悉公式)师:下面我们利用求根公式来解几个一元二次方程.(师出示例题)例 利用求根公式解下列方程:(1)x 2-4x-7=0; (2)5x 2-3x=x+1;(3)2x 2; (4)x 2+17=8x. 师:(指(1)题)怎么利用求根公式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板书:解:(1))师:(指(1)题)首先要找出这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 、一次项系数b 、常数项c ,这个方程的a ,b ,c 等于什么?生:a=1,b=-4,c=-7(生答师板书:a=1,b=-4,c=-7).师:找出了a ,b ,c ,接下来干什么?接下来要计算b 2-4ac 的值(板书:b 2-4ac=). b 2-4ac=(-4)2-4×1×(-7)=44(边讲边板书:(-4)2-4×1×(-7)=44)师: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找出了a ,b ,c ,为什么不把a ,b ,c 直接代入求根公式,而是先计算b 2-4ac 的值?(稍停后指准求根公式)大家看求根公式,公式中这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b 2-4ac ,可见b 2-4ac 必须大于等于0.计算b 2-4ac 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看一看b 2-4ac 的值是大于等于0还是小于0.如果b 2-4ac 的值大于等于0,下一步才把a ,b ,c 代入求根公式;如果b 2-4ac 的值小于0,这个二次根式没有意义,说明方程没有实数根.总之,要根据b 2-4ac 值的符号来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所以不能直接把a ,b ,c 代入求根公式,先要求b 2-4ac 的值.师:(指准板书)这个方程的b 2-4ac 等于44,大于0(边讲边板书:>0),所以下一步可以把a ,b ,c 代入求根公式.师:(边讲边板书).师:1x 1x .(以下师边讲解边板书其它各题,解题过程如下)(2)整理,得5x 2-4x-1=0.a=5,b=-4,c=-1,b 2-4ac=(-4)2-4×5×(-1)=36>0.-b -(-4)46x=2a 2510±±⨯, 14+6x ==110,14-61x ==-105.(3)a=2,c=1,b 22-4×2×1=0.,12x =x =2. (4)整理,得x 2-8x+17=0.a=1,b=-8,c=17,b 2-4ac=(-8)2-4×1×17=-4<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试探练习,回授调节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x 2+x-6=0.解:a= ,b= ,c= .b 2-4ac= = >0.-b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 1x =_________,1x =__________.2.利用求根公式解下列方程:(1)21x =04;(2)24x ;(3)3x 2-4x+2=0;(三)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公式法(板书课题:22.2.2公式法).师:和配方法相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要简单得多,不过我们还要看到,公式法所用的求根公式是用配方法推导出来的,所以我们说,公式法更简单,配方法更基本.(作业:P 42习题5(1)(2)(5)(6))四、板书设计(略)22.2.2公式法ax 2+bx+c=0(a ≠0) 例移项,得……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开平方,得……x 1=……x 2=……课题:22.2.2公式法(第5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较熟练地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知道什么是判别式,会根据判别式的值确定解的情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判别式的值确定解的情况.2.难点:根据判别式的值确定解的情况.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x 2-3x-2=0.解:a= ,b= ,c= .b 2-4ac= = >0.-b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 1x =_________,1x =__________.解:整理,得 .a= ,b= ,c= .b 2-4ac= = .-b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 12x =x =_________.(3)(x-2)2=x-3.解:整理,得 .a= ,b= ,c= .b 2-4ac= = <0.方程 实数根.(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出示下面的板书)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1)当b2-4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b2-4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b2-4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师:刚才我们解了个一元二次方程,我们是怎么解方程的?(稍停)师:(指准板书)首先我们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也就是ax2+bx+c=0这样的形式.师:然后计算b2-4ac的值,(指准板书)当b2-4ac的值怎么样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生:当b2-4ac>0时(多让几名同学回答,然后师填入:>0).师:(指准板书)当b2-4ac的值怎么样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生:当b2-4ac=0时(多让几名同学回答,然后师填入:=0).师:(指准板书)当b2-4ac的值怎么样时,方程没有实数根?生:当b2-4ac<0时(生答师填入:<0).师:(指板书)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得到了这个的结论,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个结论读两遍.(生读)师:(指板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告诉我们,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由式子b2-4ac决定,所以我们把式子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板书:b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记作△(板书:记作△).师: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结论来做一个题目.(师出示下面的例题)例利用判别式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2x2+3x-4=0;(2)4y2+9=12y;(3)5(x2+1)-7x=0.(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如下)解:(1)a=2,b=3,c=-4.△=b2-4ac=32-4×2×(-4)=9+32>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整理,得4y2-12y+9=0a=4,b=-12,c=9.△=b2-4ac=(-12)2-4×4×9=144-144=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整理,得5x2-7x+5=0a=5,b=-7,c=5.△=b2-4ac=(-7)2-4×5×5=49-100<0,方程没有实数根.(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2.利用判别式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x2-5x=-7;(2)(x-1)(2x+3)=x;(3)x2(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稍停)我们学习了利用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请大家再把这个结论读一遍.(生读)(作业:P42习题4.5(3)(4))四、板书设计(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例(1)当b2-4ac>0时……(2)当b2-4ac=0时……(3)当b2-4ac<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