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作者李雷学院投资工程管理学院专业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年级2016学号2016100046摘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而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所主要关注的问题。

因此经济学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要发展经济学就必须完善经济学方法论。

在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先是完全排除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到重新开始认识和学习并接受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到现在我们逐渐与西方经济学理论接轨并展开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经济学方法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当前的基础上,我们应继续努力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理论,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方法论理论框架,更好地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发展I目录1.经济学与方法论 (1)1.1经济学简介 (1)1.2经济学方法论 (1)1.3中国经济及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现状 (2)2.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3)2.1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3)2.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 (3)3.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4)3.1加强经济学理论学习的意识 (4)3.2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中国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4)3.3客观合理地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5)4.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意义 (5)4.1理论意义 (5)4.2现实意义 (5)5.总结 (6)主要参考文献 (6)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1.经济学与方法论1.1经济学简介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学主要指的是西方经济学。

这是因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由西方国家学者推动,是现代经济学的各主要流派的奠基者。

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企事业的经营管理办法和经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等。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产生过: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等诸多流派。

其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

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为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我们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当然还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

我国在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问题上可以运用。

1.2经济学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即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①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

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

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经济学方法论从学者们对经济学的研究中产生,是对其方法的系统概况,同时又对经济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经济学方法是由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根据本学科的性质和对象,在经济矛盾的探讨中,不断地摸索,充分地调动当时的认知能力,以实现具体的研究目的。

经济学方法论彼此之间往往互相交叉并补充,在现代经济学中,主流的经济学方法论有演绎法、归纳法;宏观经济分析法、微观经济分析法、制度结构分析法;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封闭系统分析与开放系统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1.3中国经济及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现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经历新常态,总结起来即“九个变化、四个转向”。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均处在变化之中;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动力均逐渐转向。

②且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当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带一路”“引进来”“走出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等措施逐步实施,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发展长期向好。

“为了能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更好的应用,目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都应得到反思,为现实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因为,理论不是一个逻辑游戏,理论目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经济学的理论帮助我们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并帮助人们在做经济决策时起到更好的作用。

如果现有的理论无法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做出决策,那么则应当进行理论反思。

”林毅夫的这种观点不仅阐述了目前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阻碍,也促使了国内学者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发展的反思。

改革开放的30年来,中国的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经济学者各自在自己研究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共同的探讨中国的经济学方法论的命题,并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和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我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还不统一,在一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经济学方法论作为理论经济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在中国已经基本得到了确立。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经济学由于是对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和经济本质及其经济发展规律的系统化和理论化认识的学说,其科学性同认识的科学性一样还是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③那么,当前的经济学方法论能否完全地适用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在实际的应用分析中又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发展?2.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2.1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基础,在不断的探讨和研究中逐渐的发展成为经济学的一门理论学科,它是经济学家在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等方面而逐渐形成的一套重要的方法理论体系;它包括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般理论概括与总结,同时也是经济学科总体上的概括以及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总结。

在经济思想史上,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伟大的经济学学家,与会伴随着产生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学方法论来应对和研究经济社会中的现经济问题。

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他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家,在他的代表作《工具论》中首先开始研究经济学方法论;到了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提出了演绎法;到了西方重商主义时期,出现了经验总结法以及配第的归纳法;而亚当·斯密是一个集大成者,总结前人的经济学方法,提出了二重方法论;大卫·李嘉图则重点的遵循和发展了斯密方法论中的抽象法,到马克思则形成了科学的系统抽象法;随后还有“国家经济学方法”、历史研究法;马歇尔也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庇古和罗宾逊夫人则在新古典的基础上发展了凯恩斯经济学的方法论;以及后来的新自由主义的盛行,制度学派的方法论的兴起等。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学者的研究中形成了众多的经济学方法论。

2.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新时期要创建中国自己的经济学方法论必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学习与借鉴,而事实中也是这样进行的,在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为基础,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经济问题,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经济学方法论体系。

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学方法的批判与总结以及他的经济思想的体现集中的反映在他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中,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形成,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论述,其主要的方法论体系包括具体与抽象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等方法的运用⑤。

在这些方面,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始终被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的研究所借鉴与运用,在这个层面来说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也就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经济学方法论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3.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3.1加强经济学理论学习的意识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主要是集中于高校的教育体系之中,这就对学生进行理论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大学生对于经济学基础理论学习的弱化和追求一种前沿问题的研究形成最主要的问题。

⑥由于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盛行,以及盲目的崇拜以至于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学习,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动摇了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在于高校教育体系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视,同时吸收借鉴世界上其他主流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经济方法论,不断的丰富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好的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

3.2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中国经济学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形成的理论基础,要想更好的发展中国经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也就成为了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方法。

坚持以这一方法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只有这样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才会更加的透彻与完整。

因此,我们在探讨建构中国经济学学说体系的同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同时也要根据实际进行方法论的创新。

否则,就会动摇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根基。

3.3客观合理地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的探讨上一直争论不休,近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方法论的研究可谓成果显著,这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借鉴意义重大。

中国构建自己的经济学方法论一方面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需要的方法论体系,同时,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对于构建中国经济学方法论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方法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观条件。

中国经济学的对象客体已经建立,能否建立中国经济学,主要取决于方法论的完善。

⑦因此,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我们不能全盘的否定,要有甄别的借鉴,使其理论为中国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理论发展的建构基础从本质上仍然源于人的主观需要和价值标准与客观事实的结合,属于问题驱动而不是工具驱动,这才是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4.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意义4.1理论意义在充分考虑了诸多限制因素之后,合理的经济学方法论研究,将提供关于真实世界如何运行的知识,从而增进人们对经济社会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