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19.“阿波罗号飞船”所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应为:负极:2H2+4OH--4e-=4H2O,则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工作时,通氢气的一极发生_________反应(填氧化、还原),每转移4摩电子,电池内增加_________摩水,负极附近溶液的pH值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正极附近c(H+)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3)元素②的简单氢化物是由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形成的,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______。
(4)元素③、④、⑥、⑦四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5)③、⑥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沸点较高的是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
(6)用①、③的单质可以制成燃料电池,电解液为KOH浓溶液,用多孔的金属惰性电极浸入此浓溶液中,在X极通入①的单质,Y极通入③的单质,则Y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D.关于钢铁电化学保护中,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的是原电池原理
二、填空题
16.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①稀H2SO4②K2SO4溶液 ③CuCl2溶液 ④CuSO4溶液 ⑤KOH溶液
(1)阴极、阳极都有气体产生,且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2∶1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理论上甲区每生成1molS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2mol
D.该装置实现了利用太阳能间接将H2S分解为S和H2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CaO+H2O=Ca(OH)2可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
B.将Fe、Cu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Cu为负极,Fe为正极
C.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将反应2H2+O2=2H2O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航天器供电
20.铁是目前人类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它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1)取5.6 g的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反应,无论怎样进行实验,最终收集了的气体体积均小于2.24 L(标准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所得溶液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会慢慢出现浅黄色,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
(3)一个电极析出金属,另一个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__(填序号),
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NaOH溶液中,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离子膜电解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C产生在离子膜电解槽的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写出A的化学式____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粗盐水中含有泥沙、Ca2+、Mg2+、SO 等杂质,必须除去杂质后使用。已知:KSP[Mg(OH)2]=5.61×10-12;KSP[MgCO3]=6.82×10-6,为了尽可能除去Mg2+,你选用纯碱还是烧碱:_________;粗盐水精制的过程中可能用到①盐酸、②烧碱、③纯碱、④氯化钡、⑤过滤,添加试剂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4)已知25℃时, ,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5 mol/L 100 mL 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2 mol/L的盐酸__________ml(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三、推断题
21.如图是氯碱工业的流程及产物的部分转化关系,其中A、B、C、D、E分别表示一种或多种物质。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单选题
1.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A.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B.通电过程中烧杯内产生可以吸附悬浮物的Fe(OH)3
C.通电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把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弃去
D.如果实验用污水导电性不良,可加入少量Na2SO4固体以增强导电性
5.重庆一中化学组成龙老师,自从将身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与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看作微型的生物原电池后,顿时感觉浑身电力充沛,工作热情满满,不知疲惫。下列有关该电池电极反应及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a为O2
B.含铬物质累积阴极室(左边)
C.右边的离子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阳极室(右边)溶液电解后加水可恢复到原溶液
7.如图所示,烧杯中盛的是水,铁圈和银圈直接相连,在接头处用一根绝缘细丝吊住,并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两圈仍保持平衡B.有气泡产生,两圈摇摆不定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__________,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__________,负极反应____________。若用此电池向外电路输送0.5mol电子,负极质量_______(填增重或减轻)____克。
B.白铁(含锌)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的保护层
D.铁与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ZnSO4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B.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
C.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4OH-
D.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2.如图是电解硝酸银溶液的装置,其中c为银电极,d为铜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
D.以Al作阳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阳极反应:2Al+3H2O-6e=Al2O3+6H+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海轮外壳上镶嵌锌块,会减缓船体的锈蚀
B.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AgCl的Ksp增大
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主要是溶液中的SO32-发生水解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如果甲和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
(5)丙同学依据甲、乙同学的思路,设计如下实验: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阳极都有气体产生,其中溶液酸性增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5)氯碱工业的产品都有广泛的用途。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其中步骤③的操作是_______,步骤④需要用到D,原因是_________。
22.根据下表中的①~⑧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
四、实验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O2的Pt电极为电池极(填电极名称),其电极方程式为。
(3)LiFePO4(难溶干水)材料被视为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之一。
①以FePO4(难溶于水)、Li2CO3、单质碳为原料在高温下制备LiFePO4,,该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中间是锂离子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桩隔开)工作原理为 。则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A.负极反应可能是O2+4e-+2H2O=4OH-
B.负极反应的产物主要是C6H12O6被氧化生成的 、 、H2O
C.正极反应可能是C6H12O6-24e-+24OH-=6CO2+18H2O
D.正极反应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生成的CO2、 和H2O
6.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