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动脉超声诊断新18-4-4F

颈动脉超声诊断新18-4-4F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颈总动脉
椎动脉
一、颈部动脉的解剖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 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 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
急性血栓
慢性血栓
(2) 彩色多普勒表现:细,狭窄处和狭窄后呈现色彩镶嵌的血流信号。
中重度狭窄
完全闭塞:闭塞段管腔内无血流信号。 完全闭塞
完全闭塞:闭塞段管腔内无血流信号。 完全闭塞
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
形态学指标 内径狭窄率 = (D–d) /D×100 %
类似 颈内动脉
存在血流信号
椎动脉
与颈内动脉相似,都为低阻型,但流速较低
ICA
ECA
VA
颞浅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
项 目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位置
后外侧
前内侧
颈部分支


管径


频谱
低阻
高阻
颞浅动脉 叩击试验
无变化
震颤性 血流波形
(三)正常椎动脉的超声表现 1. 椎动脉的二维超声表现
颈部动脉的超声诊断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李之蒙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教研室
检查目的
1. 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 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 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 学的变化。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 分级。
无血流信号
PSVICA/PSVCCA <2.0
< 2.0 < 4.0 ≥4.0
无血流信号
(3) 频谱多普勒表现 1)轻度狭窄:频带轻度增宽,峰值流速无明显变化。
2)中重度(以上)狭窄 频谱充填,峰值及舒张末期流速加快。狭窄远端血流频谱 低平,峰值
流速减低,加速时间延长。严重狭窄近端血流阻力增大。
3)完全闭塞: 闭塞段管腔内不能引出多普勒频谱
(二)颈动脉扭曲 指颈动脉的过度弯曲,经常呈“S”或“C”字形态,可表现为搏动性肿物。 1、二维超声表现
2、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 弯曲处血流方向发生改变,形成涡流而呈现杂色血流。严重者表现为
血流紊乱程度加重,血流信号充盈缺损,血流加速。
(三)颈动脉瘤 指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主要
3. 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 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 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 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 评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6. 评价颈部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 7. 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8. 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 的程度。

2. 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表现 彩色血流信号充盈于管腔内,朝向探头的为红色,背离探
头的为蓝色。
3. 椎动脉的频谱多普勒超声表现 椎动脉血流频谱与颈内动脉相似,都为低阻力型,其不同点是收缩期
峰值流速及平均流速比颈内动脉低。
椎动脉
椎静脉
三、颈部动脉疾病的超声表现
(一)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重点) (二)颈动脉扭曲 (三)颈动脉瘤 (四)盗血综合征
掌握正常颈部动脉的二维超声、彩色血流显像和频谱多普勒声像特点。 掌握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声像特点。 理解盗血综合征的主要途径。
2. 主要参考书籍:
《超声医学》第六版 郭万学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3. 下次课讲解:
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
①颈动脉壁:
管壁增厚内膜毛糙
②粥样硬化斑块: 多发生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平面,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形态多不规则,局限
性或弥漫性分布。 软斑:呈弱回声或等回声; 硬斑:因纤维化、钙化、内部回声增强,后方常伴声影 ; 斑块内出血:呈不规则的低回声区。
软斑
硬斑
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标准 IMT及斑块的界定
一、颈部动脉的解剖
二、正常颈部动脉的超声表现 (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
三、颈部动脉疾病的超声表现
一、颈部动脉的解剖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 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 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
当左右两则椎动脉都闭塞时, 可见椎-基底动脉环从颈内动脉系统“盗血”。
小结
1、正常颈部动脉的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频谱多普勒超声(难点) 注意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
2、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注意斑块的诊断标准) 彩色多普勒超声(注意狭窄程度的判断) 频谱多普勒超声(难点)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颈总动脉
椎动脉
二、正常颈部动脉的超声表现
(一)颈部动脉的超声探测方法
1. 体位: 2. 仪器:高频探头(5-10MHz) 3. 步骤:
(二)正常颈部动脉的超声表现
1. 二维超声表现 内径:颈总动脉 > 颈内动脉 > 颈外动脉 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膜-中膜的厚度(IMT) 正常颈总动脉IMT<1.0mm,分叉平面IMT<1.1mm
(一)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1、好发部位:颈总动脉分叉平面和主动脉弓的分支部位。 2、病理变化:动脉内膜类脂质的沉积,逐渐出现内膜增厚、钙化、 血栓形成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3、基本病变: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继发病变 (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
4 、分期
5、声像图表现 (1)二维超声表现
斑块的分类 形态学分类:规则型、不规则型、溃疡型 声学分类:均质型、不均质型 综合分类:稳定型、不稳定型
颈动脉斑块的超声描述
部位 大小 形态 回声性质 数量
前壁






后壁
③ 血栓形成:回声水平取决于血栓发生的时间。
急性血栓:呈很低回声,甚至二维超声难以发现。 慢性血栓:时间长,回声逐渐增强。
颈总动脉具有上述两者的特征,循环阻力介于两者之间收 缩期有两个峰,第一峰大于次峰,双峰间有切迹,整个舒张期 存在血流信号。
颈部动脉的频谱多普勒比较
循环阻力 收缩期频谱
颈内动脉

上升陡直
舒张期频谱 下降缓慢
颈外动脉

上升陡直
下降也快
舒张期血流信号 较多血流信号 较少血流信号
颈总动脉
介于 两者之间
有两个峰 第一峰 大于次峰
D:正常管腔直径; d:狭窄部残留腔内径
面积狭窄率 = (A–a) /A×100 %
A:正常管腔面积; a:狭窄部残留腔面积
血流动力学指标
狭窄程度
收缩期峰值流速 (cm/s)
轻度 0%- 49%
<120
中度 50%- 59%
>120
重度 60%- 79%
>130
极重度 80%- 99%
>250
100%
当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时, 另一侧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搏出的血液会代偿性供应。
3、椎一基底动脉盗血综合症: 椎动脉是一支供应脑部血液的主要血管。当它发生闭塞
时,特别是左右两则椎动脉都闭塞时,一般可以通过血管网络 从颈内动脉系统“盗血”。如果脑内血管网络健全,脑动脉又 无弥漫性疾病,病人可无症状。如果颈内动脉的血液供应本身 有问题,不能满足椎动脉“盗血”时,则病人可出现轻度偏瘫、 失语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椎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椎动脉前发生大部或全部闭塞时, 可见患侧椎动脉血液逆流,另一侧椎动脉的血液也被部分“盗取” 。
2、颈动脉盗血综合症: 左、右颈内动脉是供应脑部和眼睛血液的主要血管。当一
侧颈内动脉闭塞时,另一侧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搏的血液 会代偿性供应。如果另一侧的血液供应本来就不佳,此时再分 出部分血液供给对侧,就会产生供血不足的现象。病人常有眩 晕、头痛、走路不稳、眼花、听力减退、头枕部疼痛等症状。
颈动脉内膜增厚:内-中膜厚度≥1.0mm 分叉平面≥1.1mm
斑块:局限性内-中膜厚度≥1.5mm
斑块的构成 顶部(纤维帽):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的玻璃样变性 体部(核心部):细胞外脂质、坏死物、胆固醇结晶 基底部:肉芽组织、泡沫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斑块的超声表现
低回声:脂质、炎性细胞、斑块内出血 等回声:纤维成分 高回声:钙化
3、颈动脉扭曲及颈动脉瘤 4、盗血综合征
课堂练习题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颈总动脉的阻力指数的排序,以下哪项正确 () A、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 B、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 C、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D、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 E、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1.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表现为颈部膨胀性、搏动性肿块;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夹 层动脉瘤。
(四)盗血综合征 当人体内某一动脉发生部分或全部闭塞后,它远端的
压力明显下降,就会产生一种“虹吸”作用,通过动脉血 管的侧枝从附近血管“窃取”,从而使邻近血管的供血区 出现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状,在医学上称这种症状为“盗 血”综合症。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有以下几种:
2. 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表现 正常颈动脉血流为层流,流向头侧,并充盈整个管腔,管腔
中央为明亮的高速血流,靠近管壁为暗淡的低速血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