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南宫中学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北南宫中学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北南宫中学等四校【最新】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波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振动削弱的区域,质点不发生振动B.在振动削弱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谷C.在振动加强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峰D.在振动加强的区域,有时质点的位移也等于零2.用红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在屏上能观察到明暗相间且间隔相等的红色干涉条纹,现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将其中的一个狭缝挡住,则在屏上可以观察到()A.一片红光B.和狭缝宽度相当的一条红色亮线C.明暗相间但间隔不等的红色条纹D.仍是原来形状的红色条纹,但其中的亮条纹比原来稍暗些3.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Hz 到20000Hz之间,对于波长为34m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它比波长为20m的声波传播得更快一些B.不能产生明显的干涉和行射C.它不能被人听到D.不能产生反射现象4.人在水面上观察正下方水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小彩灯,看到它们是在水面下同一深度处排成一行,则可以判断()A.紫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深些B.紫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浅些C.红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深些D.红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浅些5.如图所示,将两高度相差很小的挡板夹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构成空气劈尖,单色光垂直照射,可看到相互平行的干涉条纹,如果将两挡板之间的距离L拉大些,则在两挡板范围内的干涉条纹()A.间距不变B.间距变小C.间距变大D.消失6.如图所示,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沿PO方向垂直于AB边射入某材料三棱镜后,在界面AC上的O´处分成两束光线沿O´M和O´N方向射出,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O´M为紫光,O´N为红光B.O´M为红光,O´N为紫光C.O´M为紫光,O´N为红紫复色光D.O´M为红光,O´N为红紫复色光7.如图所示,弹性介质中的a、b、c、…k为相邻间隔都相等的质点,a点先开始向上作简谐运动,振幅为3cm,周期为0.2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迟0.05s 开始振动,a开始振动0.6s后,x轴上距a点2.4m的某质点第一次开始振动,那么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和0.6s内质点k通过的路程分别为()A.4m/s,6cmB.4m/s, 12cmC.4m/s,48cmD.12m/s, 6cm8.下图中给出某一时刻t的平面简谐波的图象和x=1.0m处的质元的振动图象,则关于这列波的波速v、传播方向和时刻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1/v m s =, 0t =B .1/v m s =, 6t s =C .3t s =,波向x 正方向传播D .5t s =,波向x 正方向传播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得到a 、b 两条折射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折射光a 的波长小于折射光b 的波长B .两束光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C .如果让两束光分别在同一点通过同一个双缝发生干涉,则所得干涉条纹间的距离a b x x ∆<∆D .在玻璃中a 光较b 光速度快10.如图所示,截面为ABC 的玻璃直角三棱镜放置在空气中,宽度均为d 的紫、红两束光垂直照射三棱镜的一个直角边AB ,在三棱镜的另一侧放置一平行于AB 边的光屏,屏的距离远近可调,在屏上出现紫、红两条光带,可能是( )A .紫色光带在上,红色光带在下,紫色光带较宽B .紫色光带在下,红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较宽C .红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在下,红色光带较宽D .红色光带在下,紫色光带在上,红色光带较宽11.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悬于顶壁,下端挂一物体,在AB 之间作简谐运动,其中O 点为它的平衡位置,物体在A 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若v 、x 、F 、a 、K E 、P E 分别表示物体运动到某一位置的速度、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和动系统的势能,则( )A .物体在从O 点向A 点运动过程中,v 、P E 减小而x 、a 增大B .物体在从B 点向O 点运动过程中, v 、K E 增大而x 、F 、P E 减小C .物体运动到平衡位置两侧的对称点时, v 、x 、F 、a 、K E 、P E 的大小均相同D .物体运动到平衡位置两侧的对称点时, v 、x 、F 、a 、KE 、的大小均相同, P E 的大小不同12.在简谐横波的传播直线上有两个介质质点A 、B ,它们相距60cm ,当A 质点在平衡位置处向上振动时,B 质点处于波谷位置,若波速的大小为24m/s ,则波的频率可能是( )A .30HzB .410HzC .400HzD .490Hz三、实验题13.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滤光片、③单缝、④双缝、⑤遮光筒、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的措施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有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的轻绳,其一端固定于离地十几米高的铁塔顶部,另一端下垂到地面,现给你一个可挂于绳上的小钢球,一只秒表,一个量程为100cm 的刻度尺,在细绳总长无法测量的情况下,请设计一个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列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并用这些符号写出计算重力加速度g 的表达式。

(1)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重力加速度g 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15.一深度为6cm 光源,今在液面放置一直径为12cm 的不透明圆形遮挡物,其圆心位于点光源的正上方。

(1)求距水槽液面20cm 高正上方的水平档板中心所形成圆形阴影的半径;(2)要使光线不从液面射出,应使液面下降多少?16.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1t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210.2t t s =+时的波形图;(1)若质点M 在1t 时刻向下振动,求波速大小;(2)在1t 到2t 的时间内,如果M 通过的路程为1m ,求波速大小及波的传播方向.17.如图所示,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横波,波速0.4/v m s =,M 、N 是x 轴上两点,图示时刻波传到M 点,N 点的横坐标x10m ,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求:(1)M 点的振动方向及振动周期;(2)经过多长时间,N 点第一次到达波谷。

1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α=︒的入射角照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正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 。

现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光点P 与原来相比向左平移 3.46S cm ∆=,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n =(1)作出放入透明体后的光路示意图,图上标出出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及P位置;(2)透明体的厚度;(3)光在透明体里传播的时间。

参考答案1.D【详解】A.在振动削弱的区域,由于两列波使质点振动的方向相反,故质点振动的位移为两位移的矢量和,其大小为为两个位移的大小的差,故该质点可能仍然振动,只是振动的慢了一些,故A错误;B.稳定干涉时,在振动减弱的区域,各质点的合位移为零,故B错误;C.在振动加强的区域,两个独立的振动使质点振动的方向相同,故合位移可以大于0,也可以等于0,还可以小于0,故C错误;D.在振动加强的区域,如果独立的振动使质点恰好到达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相同,所以此时质点的位移等于0,故D正确.2.C【详解】双缝干涉的图样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所有条纹宽度相同且等间距,若将其中一个缝封住,属于单缝衍射,那么单缝衍射条纹是中间明亮且宽大,越向两侧宽度越小越暗,而波长越大,中央亮条纹越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的条纹的特点,和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唯一途径,故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3.C【解析】波速由介质决定,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故A错误;波具有波的特性,能发生波的反射、干涉、衍射和反射,故BD错误.据v=λf可知,f=34034=10Hz,所以该波为次声波,人不能听见,故C正确;故选C.点睛:明确波速由介质决定和波速公式求出频率是解题的关键;利用波特有的反射、干涉和衍射现象.4.A【解析】紫光的频率最大,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经过水面时的偏折程度较大,由于从水平面上看到的七盏灯的深度一样,则紫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深些,故选A. 5.C【解析】若将两挡板之间的距离L 拉大些,则劈角变小时,干涉条纹会变疏,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要知道: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其光程差为空气层厚度的2倍,当光程差△x=nλ时此处表现为亮条纹,故相邻亮条纹之间的空气层的厚度差为λ/2,且干涉条纹与入射光在同一侧.6.D【详解】O’N 为反射光,应为复色光,而折射后只有一束光线,故有一束光发生了全反射;而红光和紫光相比较,紫光折射率较大,临界角较小,故紫光发生了全反射;可知O’M 应为红光。

故ABC 错误,D 正确7.A【解析】a 开始振动后0.6s 时,x 轴上距a 点2.4m 的某质点第一次开始振动,可知该波在0.6s 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是2.4m ,所以波速:v= 2.40.6st ==4m/s ;由题图知,a 到k 之间有10个间隔,所以波从a 传播到k 的时间是:t 1=10△t=10×0.05s=0.5s ;质点k 振动的总时间:t 2=t-t 1=0.6-0.5=0.1s=12T ;质点k 振动的总时间是半个周期,所以质点k 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后的总位移是2倍的振幅,即:s=2A=2×3cm=6cm ,故选A 。

点睛:该题考查横波的波长、周期与传播速度的关系,把握住:“a 开始振动后0.6s 时,x 轴上距a 点2.4m 的某质点第一次开始振动”所表达的意义,即可抓住题眼,正确解答. 8.D【解析】由图知:波长λ=12m ,周期T=12s ,则波速v=T=1m/s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