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进展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进展

肠道细菌逆向扩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插管抑 制了咳嗽、纤毛运动等正常的肺部防卫机制, 促进了鼻咽部分泌物的吸入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般发生率为1%左右;气管切开或插管病人可 高达3%;也有报告ICU病人连用EN 3天以上,肺 炎高达54%! –鼻胃管>胃造口>空肠造口鼻胃管>鼻空管 –均速>推注 • 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pH、颗粒大小、 渗透压高低、量的多少 • 病理改变: – 肺不张 – 水肿、出血 – 炎症细胞浸润 – 气管粘膜脱落 – 肉芽肿形成

免疫营养

在普通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补充有一定药理作 用的特殊营养素 。 改善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失调,提供营养底物 谷氨酰胺 精氨酸 W—3不饱和脂肪酸(下调炎症反应) 牛磺酸(抗氧化剂)

生态免疫营养
EN并发症



管道误置、误吸、返流 内稳态失衡 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消化功能失调(腹胀、腹痛、便秘) 腹泻 肠腔内渗透压负荷过高 小肠不耐受脂肪、乳糖 饮食通过时胆盐吸收 葡萄糖被细菌转化为乳酸 饮食污染(细菌、霉菌)


Huang DT等(1992)还报告过1例鼻咽癌PEG后造
口处癌细胞接种
管腔堵塞、不通畅:

胃内喂养、细管、整蛋白配方容易发生, 与蛋白酸化有关,特别是当pH<5时,经 常经喂养管回抽检查残余容量时
——Powell K等(1993):
A组:138病人天数,4h回抽检查一次 B组:154病人天数,不检查 堵管率:10例 vs 1例(P=0.171)
管饲综合征(tube feeding syndrome) ——低磷血症

严重低磷血症可引起下肢感觉消失、语言障碍、 精神症状发作、昏迷、心肺衰竭等,严重营养
不良是高危因素,厌食病人再喂养时也常有此
症的报告

强调严重营养不良时EN的初期,应注意监测血 磷
进 食
感染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指在EN过程中,因呕吐误吸而突然发生呼吸道 症状,甚至呼吸衰竭,有泡沫样痰,X线片有 肺下叶斑点状阴影;或在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 人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可以无明显呕吐,但有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X线片上有肺部浸润影, 停EN后症状消退
机械方面并发症
鼻胃/十二指肠/空肠管:
与管径、材料、柔顺度、放臵时间等因素相关
• 异位入气管、胸腔 • 鼻、咽、喉、食管等不适、炎症、糜烂、坏死、溃 • • • •
疡、感染 气管食管瘘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管道打结、不能拔出 肠梗阻、穿孔
颈部食管/胃/空肠造口:

造口处出血、溢渗、瘘形成、梗阻、疝、感染
腹胀、便秘
A、脱水 B、粪块干结 C、肠麻痹、梗阻
代谢并发症
输入水份过多
多见于心、肾、肝功能障碍病人

加强监测 液体出入平衡

必要时应用利尿剂
脱水

常见高渗性脱水,约5%-10%


高危人群:气管切开病人、昏迷病人、虚弱病 人(老年、幼童)、糖尿病病人
处理:注意口渴症状及程度、液体出入量的平 衡、血生化:电解质监测
C:与肠内营养输注相关:
① 输注速度过快 ② 推注 ③ 滴注失去控制

腹 泻
A:与EN配方高渗透压相关: ① 高渗液致肠道分泌增加 ② 高渗液致肠 道血流不足 B:与乳糖酶缺乏有关: ① 乳糖性高渗 ② 乳糖被细菌分解——有 机酸 C:与脂肪相关: ① 脂肪酶不足:如胰腺疾病 ② 脂肪吸收 不良:如胆道梗阻、肠道病变/切除

三、特殊应用饮食:治疗与营养支持双 重目的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饮食(苯酸代谢缺陷) 肝肾功能衰竭饮食 创伤用饮食 生态营养 免疫营养 其他(减肥用饮食)
生态营养
在传统EN基础上补充肠道有益菌群,利 用其生物拮抗作用减少致病菌的过度生 长,改善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有利益于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有 机物质,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功能的作 用,无或较低致病性的自然活微生物。 如: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益生素:膳食纤维 益生和剂
膳食纤维 谷氨酰胺
精氨酸 鸟氨酸
微生态营养
亚油酸
EN的药理作用
肠内营养发挥药理作用的最低剂量:肠内营养 的1/5热量。 药理作用>营养作用

EN饮食种类


一、完全饮食
所含各种营养素齐全 根据蛋白质(氮源)不同分为 要素饮食 非要 素饮食 ED以不需要消化或很易消化的糖为能源,并提 供矿物质、维生素

胃肠营养液及输注系统污染问题
• 有作者提出,EN已是脓毒血症(septicemia)和胃肠
炎(gastroenteritis)的一个重要原因
• EN相关的细菌污染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务人员的认识已相当重要,应与PN一样具备无 菌观念。市售制剂在开瓶时是无菌的,但在输注 过程中,污染可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23.8%饮 食—输注系统在24 h时可达105 cfu/ml
后即可开始肠内营养,
内镜法—直视下置管,置管准确,成功率高,
并发症低,时间短,可在床边
胃、空肠造口(长期EN支持)
1. 手术 —创伤大,费用高,并发 多 2.经皮内镜辅助下造口(PEG、PEJ) —简单、快捷、安全,并发症低,易护
理, 病人易接受,痛苦少,费用低。
3.经皮透视 —需在影象科进行 4.腹腔镜下 —新技术,费用高
精神心理影响
各种不适感 饥饿感 限制感 悲观感
EN输液的管理
1.确定喂养管的位置,喂养管柔软,尖端 过幽门 2.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及通畅性 2.浓度、速度、温度 3.容量 4.配方的选择 5.高坐位,胃内残留量小于100ML
D:营养液温度过低: 低于8-10℃更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
① 热水袋 ② 热水瓶 ③ 加热 器
E: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30 g/L→肠水肿?肠萎缩? Guenter PA等(1991):24.3 g/L vs 27.5g/L F:其它因素 ① 感染发热 ② 抗生素菌群失调 ③ 营养液污染
非酮症性高糖、高渗性昏迷

主要见于糖尿病或相对胰岛素不足:监测血、 尿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应用适量胰岛素、 降糖药物高血糖现象约10%~30%,昏迷约1%
电解质、微量元素异常
• • • •
高钾血症,如肾功能障碍时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微量元素镁、铜、锌缺乏等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
• 并存的肝胆病变 • EN中的某些氨基酸在肝内代谢 • 肝酶系统的激活

蛋白质在质与量方面满足需要
要素饮食
氮源为氨基酸混合物:维沃 爱沦多 氮源为低聚肽:百普素 百普力 氮源为蛋白质水解物:能全力 瑞素 瑞高 瑞代 安素

非要素饮食

氮源为整蛋白 :匀浆饮食 牛奶基础饮食(混合奶) 无乳糖饮食 婴儿饮食

二、不完全饮食:仅含一种或几种营养 成分为主的饮食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及矿物质
肠道功能
消化、吸收 蠕动 激素分泌 免疫调节 黏膜屏障

肠黏膜屏障功能
肠道所具有的特定功能 阻止细菌及分解产物逸出肠壁
肠黏膜屏障的营养--黏膜营养

30%来自动脉血液 70%来自腔内营养物质---腔内营养 组织特异性营养因子
在充分肯定了肠内营养的作用后 开始注重组织特异性营养因子

• 诊断依据:
①EN时,突发肺水肿的症状,检查有胃潴留 ②EN时,突然发热,肺部X线片上有无法解释的 浸润影 ③染料证实 ④测定肺内分泌物中含糖量 • 治疗: ①停止EN ②吸除胃内容物 ③鼓励咳嗽 ④如有食物颗粒,可考虑气管镜检查、清除和冲 洗 ⑤支持疗法,特别是机械通气 ⑥激素 ⑦抗生素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进展
肠内营养(经肠营养、肠内临床营养)

自古重视经肠营养,但当肠功能有障碍时,无法给予 营养
1970S 临床应用 太空膳食 化学确定膳食 要素膳食 1980S 肠功能的重新认识 Alexender 烧伤病人的肠源性感染—肠细菌位 Wilmore 肠是应激反应的一个中心器官
肠内营养的优点
胃肠道并发症:最常见

恶心、呕吐:10%-20% 腹泻:一般10%-20% 腹胀、便秘
恶心、呕吐:10%-20%
A:与病人情况相关:
① 胃排空功能障碍—胃潴留 ② 胃肠道缺血、 肠麻痹 ③ 胃十二指肠周围炎症 ④ 乳糖不耐 受
B:与肠内营养配方及选择相关:
① 气味难闻 ② 乳糖含量及比例高 ③ 脂肪比 例高④ 渗透压高⑤ 温度过低
• 预防:
头抬高 半卧位 床倾斜30° 重力滴注/蠕动泵控制持续均匀输注 –Jacobs S等(1990)、Lee B等(1990) 认为持续24 h输注肺炎发生率和死亡 率高于有一段时间停止EN的病人;Lee B等报告EN 16h,停8h,肺炎发生率从 54%→12%,与EN时pH升高有关;但 Amstrang D认为持续EN并不升高pH 应稀释开始,逐步适应 检查有无胃潴留表现 上腹围测定:比基础>8-10 cm


营养因子(trophic factors)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能自控营养的吸收 营养素较全面 促进肠蠕动 增进门静脉系统的血流 促进释放胃肠道激素 改进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
肠内营养的途径
经口进吃 鼻胃管、鼻肠管(短期EN支持<4周) 鼻肠管:盲视法—成功率低

螺旋法—成功率低 X线法—准确定位,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置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