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自主学习达标检测期中试卷A 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如图,AE 和BD 相交于点C ,则图中的对顶角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射线OE 在∠DOB 的内部,则∠AOD 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3.杰仔和姚仔去同一电影院看电影,杰仔的票写着7排20座,若杰仔的座位记为(7,20),而姚仔的座位记为(13,6),则姚仔的座位为 .4.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7,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 .5.如图,已知AD ⊥BD ,AC ⊥BC ,∠1=25°,∠2的度数为 .6.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的题设为 ,结论为 . 7.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 8.如图,AB ∥ CD ,BE 、CE 分别平分∠ABC 、∠DCB ,则∠1 + ∠2 = .9.若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以引10条对角线,则 它是 边形.10.如图所示,∠C 的度数是_______.11.明明家在电视塔西北300米处,亮亮家在电视塔西南300米处,则明明家在亮亮家的________方向.ABC DE第1题 ABCDEO 第2题A B第5题第8题120︒40︒CBA第10题12.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E 是△ABD 的中线,若CE = 9cm ,则BC = cm .13.将4cm 长的线段向右平移2cm 得到线段AB ,则AB = . 14.如图,矩形ABCD 平移后得到矩形A 1B 1C 1D 1,若A 1的坐标为(-7,-6),则B 1的坐标为 .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5.如图,BA ∥DE ,∠A = 150°,∠D = 140°,则∠C 的度数是( )A .60°B .75°C .70°D .50°16.如图所示,右边的四个图形中,经过平移能得到左边的图形的是( )DCBA17.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的和的是( )A .270 °B .1080°C .520°D .780° 18.点P (x ,x - 2)一定不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三、解答题(共60分) 19.(5分)推理填空:如图∵∠B = (已知);∴AB ∥CD ( ); ∵∠DGF = (已知);∴CD ∥EF ( ); ∴AB ∥EF ( );∴∠B + =180°( ). 20.(5分)如图,写出△ABC 三顶点的坐标,并在图国描出点A 1(3,3),B 1(2,-2),第12题第14题C 1(4,-1),并说明△ABC 与△A 1B 1C 1的位置关系. 21.(5分)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BOE =∠EOD ,且∠AOE =10°,求∠AOC的度数.22.(6分)在△ABC 中,∠A +∠B = 110°,∠C = ∠B ,求∠A 、∠B 、∠C 的度数.ABDO E23.(6分)如图,△ABC中,∠A=36°,∠ABC=40°,BE平分∠ABC,∠E=18°.CE平分∠ACD吗?为什么?24.(6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若C(-3,-4)、D(3,-3),请在图示坐标系中标出C、D两点.(3)写出A、B、C、D四点到x轴和y轴的距离:A()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B()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C(-3 ,- 4)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D(3 ,- 3 )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4)分析(3)中点的坐标与该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的关系,利用你所发现的结论写出点P (x,y)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25.(6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BC=∠C,BD⊥AC于D点.(1)若∠ABD =40°,求∠C 的度数;(2)若∠DBC =α°,求∠A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6.(7分)如图,直线DE 交△ABC 的边AB 、AC 于D 、E ,交BC 延长线于F ,若∠B =67°,∠ACB =74°,∠AED =48°,求∠BDF 的度数. 27.(7分)如图,AD ⊥BC 于点D ,∠1=∠2,∠CDG =∠B , 试说明EF ⊥BC 的理由.AB C D28.(7分)已知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B =58°,∠C =32°,求∠DAE 的度数.A 231F G C D七年级数学(下)自主学习达标检测期中试卷B 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 中,先引AB ⊥CD ,垂足为B ,然后沿AB 开渠,能使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且∠AOC =2∠BOC ,则∠AOD 的度数为 .3.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右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5,3),(6,3),(7,3)(4,1),(4,4)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或者翻译成中文为 .4.命题“正数之积是正数”题设是 ;结论是 . 5.已知ΔABC 是一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若它的两边长分别为8㎝和3㎝,则它的周长为 .6.直角坐标系上第四象限的一点A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A 的坐标为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t -3,5-t )在坐标轴上,则t = .8.在△ABC 中,如果∠A ∶∠B ∶∠C =1∶1∶2,根据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9.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4,3),B (0,3),C (0,-1),则点D 的坐标是__________.10.若P A //MN ,PB //MN ,则P 、A 、B 在同一直线上吗?__________.第1题AB CDEFGH IJK L M N O P Q R S T U VW X Y Z 12345712346第3题第2题ADAABC DE第1题11.把一副常用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 度. 12.五边形的对角线共有_______条.13.如图,在∆ABC 中,AE 是中线,如果∆ABE 的面积是8cm 2,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_.14.已知点M ()a 2,3a -+在y 轴上,则点M 的坐标为 .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5.点P (m ,1)在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则m =( )A .1B .-1C .1或-1D .不能确定 16.如图,直线EF 分别交CD 、AB 于M 、N ,且∠EMD =65°,∠MNB =1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CB .∠E =∠FC .AE ∥FCD .AB ∥DC17.下列说法①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③直线a 外一点A 与直线a 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8㎝,则点A 到直线a 的距离是8㎝;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到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个 B . 2个 C .3个 D .4个1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10㎝,则其周长为( )A .20㎝B .25㎝C .20㎝或25㎝D .15㎝或25㎝三、解答题(共60分)19.(6分)已知,如图,∠1=∠ACB ,∠2=∠3,FH ⊥AB 于H ,求证:CD ⊥AB .证明:∵∠1=∠ACB (已知)A D EH12EM DCB NAF第16题∴DE∥BC()∴∠2=()∵∠2=∠3(已知)∴∠3=∴CD∥FH()∴∠BDC=∠BHF()又∵FH⊥AB(已知)∴20.(5分)如图,有一块三角形耕地,AB是小河,AB长20米,BC长12米,AC长16米,且AC⊥BC,现要在C处修建一蓄水池,并向小河AB修一条水渠,将河中的水引入水池中,问怎样修水渠才能最短?水渠最短是多少?21.(5分)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坐标为(2,1),(2,3),(3,4),(5,4),(6,3),(6,1),(4,1),(2,1)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图案.把x轴看成河流,将原图案在水中倒影的相应各端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并指出这些点的坐标与原来各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倒影:两个图案沿x轴折叠后能完全重合.)22.(6分)已知三角形ABC 、点D ,以点D 作为C 平移后的对应点,作三角形ABC 平移后的图形.DCBA23(6分)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比为9: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2A B CD 第22题24.(6分)如图AB ∥DE ,21∠=∠,问AE 与DC 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25.(6分)如图,矩形ABCD 四个顶点分别是A ()2,3-,B ()2,3--,C ()2,3-,D ()2,3,将矩形沿x 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各个顶点的坐标变为多少?将它沿y 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呢?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6.(6分)如图,△ABC 中,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过D 作DE ⊥AB 于E ,交AC 于F .已知A =30°,∠FCD =80°,求∠D 的度数.FEDCBA27.(7分)如图,已知∠DAB +∠D =180°,AC 平分∠DAB ,且∠CAD =25°,∠B =95° (1)求∠DCA 的度数;(2)求∠DCE 的度数.BD CE28.(7分)观察并探求下列各问题,写出你所观察得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1)如图①,△ABC中,P为边BC上一点,试观察比较BP + PC与AB+ AC的大小,并说明理由.C图①(2)将(1)中点P 移至△ABC 内,得图②,试观察比较△BPC 的周长与△ABC 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C BA P图② (3)将(2)中点P 变为两个点P 1、P 2得图③,试观察比较四边形BP 1P 2C 的周长与△ABC 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C B A P 1P 2CBAP 12图③ 图④ (4)将(3)中的点P 1、P 2移至△ABC 外,并使点P 1、P 2与点A 在边BC 的异侧,且∠P 1BC <∠ABC ,∠P 2CB <∠ACB ,得图④,试观察比较四边形BP 1P 2C 的周长与△ABC 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