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思考
乡村休闲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一、遂昌县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遂昌提出了“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
目前,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遂昌成为浙江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称号,拥有四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旅游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累计接待游客402.62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6.27亿元,2011年1至6月份遂昌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2.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9204.01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4.91%和46.05%。
接待总量跃居丽水市榜首,两项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金山林海仙县遂昌”区域形象深入人心,“健康、快乐、休闲”旅游品牌全面打响……
二、龙洋乡基本情况
龙洋乡地处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侧,乌溪江源头,浙闽两省三县市交界的万山丛中。
地域面积148平方公里,距县城公路里程67 km,总人口 4359人。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57元。
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76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64万元、农业总产值
3397万元。
龙洋是遂昌版图上最南端的乡,黄赤村为全县最南面的村;龙洋是全县人口密度最低的乡镇,仅为30人/ km2;龙洋是全县的林业大乡,全乡共有山林181048亩,人均41.53亩;龙洋是一个有较深文化积淀的乡,清乾隆初年兴起的茶园武术和凉岭下花灯一直流传至今,明代建造的黄塔“宝善桥”至保存完好,中共遂昌“一大”在埠头洋村召开;龙洋是全县生态资源保护较为完好的乡,森林覆盖率89%。
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充满了龙气、灵气、福气,是人们休闲度假、隐居作墨的风水宝地。
“龙洋龙排漂流”是稀有的水上运动项目,极具挑战性和惊险性,犹如游龙穿梭在大山、险滩、怪壁之中;龙洋“茶园武术”是江南独有的民间武术项目,连续两届荣获浙江省国际武术大赛集体项目第一名;龙洋西滩茶园是世人休闲养生、习武健身的绝佳去处。
还有“龙洋深山野蜂蜜”、“九龙山老茶婆”是最原始的生态农产品,香甜可口、沁人心脾。
三、龙洋乡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在全县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大背景下,龙洋乡的休闲旅游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滩茶园村。
西滩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麓,地处浙闽两省的遂昌、龙泉、浦城三县市交界的万山丛中,钱江支流——乌溪江之源头。
全村人口360人,116户,有林地近四万亩。
村庄四周群山连绵,峰峦险峻而秀奇,云雾缭绕,古木苍翠。
得益于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 2010年西滩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这是
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
西滩村干部群众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信心十足,自发组织对村内景点进行开发,建设游步道、梅花桩、游客接待处等旅游设施。
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也逐渐多了起来。
农家乐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位于龙洋乡黄赤村的“深谷幽居”农家乐是龙洋最早开办的农家乐,投资十几万元新建了客房、餐厅、会议室等设施,并对周边村庄环境进行了改造,修建了木质休闲凉亭,形成独具特色的山间休闲去处。
龙洋村、九龙口村等也相继有农户自发的开出了农家乐。
但总体上农家乐的游客接待量十分有限,相关的旅游服务设施也比较落后。
(二)生态产业的发展为休闲旅游助力。
立足于龙洋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多方面探索原生态农产品开发,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泉之绿”龙洋深山野蜂蜜、九龙山老茶婆、野生石蛙养殖等项目。
“泉之绿”品牌为龙洋其它原生态农产品,如茶叶、土红豆、黄豆等成为旅游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引进刺葡萄种植。
今年3月份,西坑下村从福建省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葡萄沟引进优质刺葡萄种苗。
在村庄溪流两岸种植了近五百珠,并在沿溪河床上方架设葡萄架,充分利用溪面空间,让刺葡萄藤交叉穿插,将会形成独具特色,绵延近1公里的“刺葡萄沟”,发展农业观光及果蔬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
引进资金,建设九龙山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石蛙养殖场。
该项目位于龙洋乡黄赤村大横源,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资金来源采用招商引资和社员入股的办法筹集,预算一期投资210万元。
项目
建成后,能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保护野生石蛙资源,还能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预计今年底能出产成品石蛙两千斤。
(三)发展休闲旅游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
没有旅游拳头产品,没有大的景区为依托,只是零星的散客慕名而来,无法形成规模。
地处遂昌县西南,距离县城和其他景区路途较为遥远,无法得到周边景区的有效辐射。
目前两大省重点工程乌溪江干流电站和51省道正在建设中,暂时对龙洋的休闲旅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龙洋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一)政府引导、积极支持。
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乡村旅游产业、乡村娱乐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度假产业等,是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共同收益、互利双赢的朝阳产业。
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不仅难以持续发展,还会造成资源环境破坏、市场管理混乱。
所以,龙洋作为欠发达地区,其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积极支持。
(二)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农民、休闲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不断探索新路径,同时也要求地方政府发挥重要的组织、引导作用。
按照“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工作理念,以中心村、特色村为实施主体,以乡村休闲旅游、原生态精品农业为重点产业,积极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中坚作用,全面激活山区群众的创业主动性,探索形成以工商资本为引领,乡、村组织为保障,农户经营为基础的“三位一体”产业培育新模式。
(三)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打造精品。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大众
休闲旅游的重要选择。
从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来看,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主流趋势。
在产品打造上,应由观光型、同质化向休闲度假型、特色差异化转变。
应当在摸清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内涵,将乡村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内涵相结合,做到差异化发展,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打造精品级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四)立足生态这一比较优势,始终将环境保护优化作为第一重点。
把环境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将生态文明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城乡文明建设水平。
一是要着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要着力培育和提升人文素养。
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微笑遂昌”文明素质养成行动,建设休闲旅游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葛学斌.立足小山村发展大产业.今日浙江,2010(专刊)
【2】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山区发展实践──葛学斌同志在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3】《龙洋乡政府工作报告》,黄丽萍,2011年4月13日在龙洋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4】华文礼尹旻程筵寿,林区乡村休闲旅游:遂昌的比较优势策略,林业经济,No.1 2011
【5】杨向格,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探讨———以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 年第22 卷第0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