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

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______________盖灭。

(2)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

(3)若眼睛被化学物质灼伤,立即用______________,边洗边眨眼睛。

(4)若浓酸(碱)洒到实验台上,应先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5)若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干抹布擦去,再用____________后,涂上3%~5%的____________。

(6)若被玻璃割伤或有创伤时,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杂物,再用稀双氧水擦洗,后到卫生室包扎。

第2课过滤与蒸发SO2-4离子检验一、过滤1.适用范围过滤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

2.仪器所用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图二、蒸发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图三、粗盐的提纯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

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四、SO 2-4的检验1.试剂:____________; 2.步骤 某溶液――→滴加稀盐酸酸化无沉淀――→加BaCl 2溶液________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 2-4。

第3课蒸馏与萃取一、蒸馏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_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杂质的方法。

2.制取蒸馏水(1)仪器及装置图(2)实验操作①检验Cl-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产生_____。

说明自来水中含有Cl-。

②蒸馏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________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__________(或沸石),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③再次检验Cl-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__________。

说明制得的蒸馏水不含Cl-。

二、萃取和分液1.原理(1)萃取利用物质在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将____________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1)加萃取剂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________,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

____________在下层。

(2)振荡萃取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________,左手握住________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

上层为____,无色;下层为_______,显______色。

(4)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________打开(或使塞上的________对准_____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________拧开,使下层液体沿__________流下。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________倒出。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物质的量的单位1.物质的量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______________的集合体,符号为______。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标准: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____________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__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

(3)计量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符号为________。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的关系n=________________。

二、摩尔质量1.概念:______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数值:以g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相等。

3.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的关系:n=m M。

第2课气体摩尔体积一、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1.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2.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①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__;②粒子的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决定固体或液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______和粒子的________。

(3)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构成气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________数目的粒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

二、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____________的气体所占有的________。

符号:V m,单位L/mol(或L·mol-1)和m3/mol(或m3·mol -1)。

2.计算公式:V m=____________。

3.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1)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即______________),气体摩尔体积约为__________。

第3课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1.含义用来表示____________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符号为______,常用单位为______(或________)。

(B表示各种溶质)2.表达式:c B=____________。

如1 L溶液中含有1 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 mol/L。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1.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配制步骤(1)计算:根据n B=c B·V可知n(NaCl)=________,则m(NaCl)=________ g。

(2)称量:若用托盘天平可准确称取NaCl固体______ g。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________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__________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4)移液:将烧杯中的溶液用__________引流转移到__________中。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________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__________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第4课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溶液中各量间的关系二、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c 1V 1=__________;m 1w 1=____________。

四、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跟离子浓度间的关系,需依据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判断 例如:在Ba(OH)2溶液中2c [Ba(OH)2]=2c (Ba 2+)=c (OH -)。

特别提醒 ①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必须以c B =溶质的物质的量(n B )溶液的体积(V )为计算的基础,牢固掌握这一公式,明确各量的具体意义,认识到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才能做到精确解题。

②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各种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关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 物质的分类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Na 2CO 3⎩⎪⎨⎪⎧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 盐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____的分类法。

(2)举例:物质⎩⎪⎪⎨⎪⎪⎧⎩⎪⎨⎪⎧ 单质⎩⎪⎨⎪⎧(如 ) (如 )化合物⎩⎪⎨⎪⎧(如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二、分类法的应用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如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