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血液系统病人护理概述(教案)
(完整版)血液系统病人护理概述(教案)
红细胞的寿命:120天,当红细胞寿命缩短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溶血性贫血。
三、分类:
按细胞形态学分类:
1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贫血;
2正常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等;
3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a.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及预防办法
4、掌握再障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5.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及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与护理措施
讲课提纲及教学方法
第三节贫血
一、概述
1、概念: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RBC)计数和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的最低值。其中血红蛋教学单位护理学院
授课对象护本09
课程总学时2
基本教材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O一一年11月
大连大学教案
第六章
第3.4节
题目:贫血、出血性疾病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贫血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理和分类
2、熟悉缺铁性贫血、再障的病因、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及诊治要点
(3)病情观察 监测血压、脉搏、心率的变化,注意意识状态的改变及有关检查的结果,如血红蛋白、出凝血时间等。观察皮肤粘膜出血的部位、大小、时间、数目,有无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如头晕、头痛、呕血、黑便等。如有突然视力模糊、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4)皮肤出血的护理 定期检查皮肤出血部位的范围,剪短指甲,避免搔抓皮肤。定期用刺激性小的肥皂擦洗沐浴,保持皮肤的清洁,擦洗时不可用力,以防皮肤出
(8)输血及血制品的护理 遵医嘱输入浓缩血小板、新鲜血、新鲜血浆时,输注前应严格进行查对,输注后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过敏反应的发生。
三、继发感染
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是指血液病病人由于成熟白细胞量及质下降,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或因进食不佳导致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易致病原体侵袭而引起感染,是血液病病人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1血管壁的功能异常
2血小板异常
3血因子减少或缺乏
2.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出血的部位与症状、出血的程度
3.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有关。
4.护理措施
(1)促进身心休息 限制活动,多休息,以防再出血。
(2)饮食护理 预防出血引起的营养不足,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的饮食,避免口腔粘膜的损伤。进餐前后可用冷的苏打水含漱。
1、常见病因:主要由白血病、淋巴瘤、粒细胞缺乏症、严重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是细菌、病毒和真菌。
2.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是否有白血病、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史,有无应用化疗药物等情况。
成人男性:Hb<120g/L、RBC<4 .5×1012/L
成人女性: Hb<110g/L 、RBC<4 .0×1012/L
二、出血倾向
出血倾向(bleeding tendency)指止血和凝血机能障碍而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种症状。
1、病因 出血倾向是血液病的常见表现,发生的原因为:
(6)口腔、齿龈出血的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用苏打液、洗必泰、生理盐水漱口液漱口。齿龈有渗血时,局部用肾上腺素棉片或明胶海绵贴敷止血,也可局部涂抹三七粉、云南白药。平时不可用牙签剔牙,少吃坚硬食物。
(7)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应熟悉常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敏、6-氨基已酸等)的作用原理、剂型、剂量、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微环境:造血细胞是增殖过程必须在正常的造血微环境中,包括纤维样细胞、微循环和支配的神经。当受射线、重金属、药物、微生物的毒性作用时,可破坏造血微环境,发生于造血干细胞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铁、铜、钴、VitB12、C、B6、B1、E、叶酸等,当缺乏这些物质时,可引起红细胞的分化障碍,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网织红细胞计数
(4)骨髓细胞检查
(5)血细胞化学染色
(6)止血、凝血功能检查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第二节 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RBC)计数和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的最低值。其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最为重要。
b.红细胞破坏过多,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如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时间分配和教学手段
3分钟(讲授法)
ppt
5分钟(讲授法)
ppt
3分钟(讲授法)
ppt
2、身体评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
(2)白细胞总数和分类
2、诊断标准:平原地区成人男性Hb<120g/L、RBC<4 .5×1012/L及(或)HCT<0.42,女性Hb<110g/L 、RBC<4 .0×1012/L及(或) HCT<0.37即可诊断贫血。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常根据红细胞形态或引起贫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加以分类。
10分钟(讲授法)
ppt
表格
5分钟
ppt
图片
5分钟
ppt
p
15分钟
ppt
照片
肢体皮肤或深层组织出血可抬高肢体,以减少出血。深部组织血肿也可应用局部压迫的方法,促进止血。尽量少用注射药物,必须用药时,在注射的前后需用消毒棉球充分压迫止血。
(5)鼻出血的护理 少量出血时,用消毒棉球或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止血和局部冷敷,使用冰袋放在前额部,使血管收缩促进止血。若出血不止,请医生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术,压迫出血部位,促进止血,术后保持鼻腔粘膜湿润,定时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滴入。3天后取出油纱条,若仍有出血,需更换油纱条再填塞。嘱病人不要用手挖鼻痂,可用液体石蜡滴鼻,防止鼻粘膜干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