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
在这篇小说十分复杂的情节构造中,作者更是 大量地运用了平行技巧。宴会里,窦夫人把钱 夫人交由程参谋陪伴伺候。钱夫人显然立刻对 这个‚分外英发‛、‚透着几分温柔‛的男人, 另眼看待,暗中细细打量他。我们所以知道, 是因为,始终跟随钱夫人观点的作者,在钱、 程二人被窦夫人介绍相识后,立即细细描述程 参谋的长相仪态,衣饰打扮,和一言一举。程 参谋确实触动了钱夫人的记忆之弦。可是开始 的时候,她很可能只在潜意识里把他和郑彦青 联想在一起。她觉得有点不安,不自在,‚触 到了程参谋的目光,她即刻侧过了头去‛,却 又不大明白何以如此。
《游园惊梦》昆曲,便 是由《牡丹亭》的第十出 《惊梦》改编而成,剧情 即杜丽娘春日游花园,然 后梦中和柳梦梅缠绵那一 段。此戏又可分成‚游园‛ 和‚惊梦‛上下二出,游 花园的部分是‚游园‛, 白先勇在小说里,藉徐太 太的演唱,摘录下唱词中 比较有名而且含义深长的 句子。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 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 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 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 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 寻遍,在幽闺自怜。
《牡丹亭》故事简介
《游园惊梦》昆曲戏剧,源自明代剧作家汤 显祖(1550~1616)最有名的一部作品《牡丹 亭》。这个剧本一共有五十五出,中心故事是 说杜大守的千金杜丽娘,待字闺中,因春色恼 人,到花园一游,回房入睡。梦见和一个从未 见过面的书生柳梦梅,两情缱绻,醒来之后就 患相思病去世。后来果然有柳梦梅这样一个人, 使杜丽娘还魂复活,结婚团圆,所以剧本又名 《还魂记》。
思考:
本文主人公游了什么园, 惊了什么梦?
守寡多年而已丧失青春年华与富 贵社会地位的钱夫人,远离旧日的相 知朋友,独自居住在台湾的南部。 《游园惊梦》的小说情节动作,便是 钱夫人应邀来台北参加桂枝香(窦夫 人)所开宴会的始末。游园醉酒时回 忆起了她以前和郑参谋的一次偷会。
阅读小说,完成下面问题
程参谋——今日窦长官的参谋——显然就是 往日钱将军的参谋郑彦青之影像,两人同是 参谋身分,而‚程‛‚郑‛二姓,在发音上 也略同,程参谋和钱夫人说话,正如郑参谋 以前那样,开口闭口称呼‚夫人‛。他的军 礼服外套翻领上,‚别了一副金亮的两朵梅 花中校领章,一双短统皮鞋靠在一起,乌光 水滑的‛;他笑起来,‚咧着一口齐垛垛净 白的牙齿‛。而钱夫人记忆中的郑彦青,笼 着斜皮带,‚戴着金亮的领章……一双带白 铜刺的长统马靴乌光水滑的啪咻一声靠在一 起‛。他也‚咧着一口雪白的牙齿‛。
【其文其人】
白在自己的每篇小说中都设法营造一种独特而浓郁 的艺术氛围。比如,《玉卿嫂》的决绝,《闷雷》的压 抑,《寂寞的十七岁》的冷寂,《芝加哥之死》的紧张 与苦闷,《游圆惊梦》的热烈与凄凉,《花桥荣记》的 哀惋,《冬夜》的落寞,《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欢乐掩 盖之下的无限惆怅等,都处理得十分考究,耐人寻味。 白先勇的小说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描绘官宦世 家的兴衰;二是描写旅美华人对故国家园的怀念;三是 台湾社会人民的侧影。 夏志清曾写道:‚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 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 诵的作品的,有两位:於梨华和白先勇。‛他甚至赞誉 白氏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 更简练的概括是,白先勇着意的都是历史的兴衰 感和人生的沧桑感。
何为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手法,通常指电 影镜头的组合、叠加。而意识流小说中蒙 太奇的运用指的则是作者把不同时间空间 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在一起,从而超越了 时间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 空的跳跃性和无序性。
意识流写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找 出文中的几次意识流描写。
小说在行文中大量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在 文中找出。
1、找出钱夫人在窦公馆的‚游踪‛。 2、钱夫人在游园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人? 3、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它与小说的故 事情节有何关系? 4、这篇小说在行文技巧上有什么特色?
参考答案:
1、钱夫人从正厅到饭厅,然后到客厅,最后到 露台。 2、她遇到了刘副官、窦夫人、赖夫人、余参军 长、天辣椒蒋碧月、徐太太、程参谋、月月红等 人。 3、小说以钱夫人赴宴的空间活动为结构线索。 小说的四个场景分别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 4、小说技法上体现为:意识流、蒙太奇、对比、 象征等手法。
《游园惊梦》里平行技巧在人物、布 景、情节、结构和叙述观点上的运用。
为了经营制造‚今即是昔‛的幻象,作者使窦夫人宴会里出 现的一些人物,和钱夫人往日在南京相识的人物,互相对合。首 先,今日享受着极端富贵荣华的窦夫人,便相当于昔日的钱夫人 自己。窦夫人‚没有老‛,妆扮得天仙一般,银光闪烁,看来十 分‚雍容矜贵‛。‚窦瑞生的官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正如 昔日钱鹏志是大将军,而蓝田王是‚正正经经的填房夫人‛,不 比‚那些官儿的姨太太们‛,窦夫人讲排场,讲派头,开盛大宴 会请客,恰似往日‚梅园新村钱夫人宴客的款式怕不噪反了整个 南京城,钱公馆里的酒席钱,‘袁大头’就用得罪过花啦的‛。 桂枝香有一个佻达标劲、风骚泼辣的妹妹——天辣椒蒋碧月。蓝 田王也有一个同样性格的妹妹——十七月月红。和‚正派‛的钱 夫人一样,窦夫人也是一个正经懂事的姐姐:‚论到懂世故,有 担待,除了她姐姐桂枝香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桂枝香那儿的 便宜,天辣椒也算捡尽了。‛
游 园 惊 梦
白先勇 (1937,7,11~) 当代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 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 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 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 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 《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 说多篇。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 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 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 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上世纪80年代其作品 《谪仙记》被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最后的贵族》。他是女作家三 毛的启蒙老师,上世纪60年代与张爱玲有一面之缘。将汤显祖的 《牡丹亭》精编为‚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 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 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 阳斜‛ 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 《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 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一九四四年,白家离开桂林迁到重庆,白不幸染上肺病,要 受到隔离。四五年抗战胜利,白家亦於四六年迁回南京。南京为 历史名城,对白先勇创作亦有深远影响。小说《游园惊梦》便以 南京秦淮河昆曲艺人为题材。在南京白先勇看到在家中出入的军 政要人,这批人后来也迁到台湾,白从中体会到历史变化,今昔 之比。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主题诗《乌衣巷》便道出「王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喟。
白先勇在人物名字上颇具匠心,不同 的名称表达了不同的含义,这是什么写作 手法?你对人物姓名有何看法?
这是象征手法。其实,‚蓝田玉‛这个名字,就有 相当明显的象征含义。蓝田之玉是中国神话中最美 最贵的玉石,李商隐就有一句诗曰:‚蓝田日暖玉 生烟‛。(其他月月红、天辣椒等艺名,亦有暗示 性:月月红即月季花,每月开,贱花也。天辣椒, 影射蒋碧月之泼辣性格。)钱夫人不同于得月台那 些姐妹,只有她一人是‚玉‛,而在我们传统文化 中,玉,本来就代表一种高贵气质或精神。可是身 为玉,是否就能永保华美光泽?钱夫人入窦公馆前 厅,站在一株‚万年青‛前面照镜子的一幕,深具 反讽意义。镜中出现的,当然,是褪了色的蓝田 玉——一块已经黯然失色了的蓝田美玉。
有人形容白先勇「背负五千年回 忆的重担」,作品具历史感,笔下人 物的悲欢离合总与家国历史有一定关 系。白先勇曾说:「写作是希望将人 类心灵中无言的痛苦转化成文字?」白 先勇对笔下人物总充满悲悯情怀,其 小说结合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现代小 说技巧,并渗透中国文化与西方哲学 思想,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 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小说的地点背景或布设,亦呈今昔平行或相等的现象。 窦夫人今日之盛宴,富贵豪华的程度,可比十多二十 年前钱夫人的那些‚噪反了整个南京城‛的华宴。而 此盛宴又特别和钱夫人临离开南京那年,替桂枝香请 三十岁生日酒的那次宴会,遥遥平行相对。窦夫人宴 会的气派和金光闪烁、华丽无比的景象,作者用极端 细腻的笔触,予以精彩描绘,读者自当细品慢赏,这 里无法引例。这样的排场,派头和宴客款式,正是当 年把‚世上的金银财宝……捧了来讨她的欢心‛的钱 鹏志,百般怂恿着蓝田玉讲究耍弄的。今昔二宴,都 有名厨设席,名票友吹苗,这点刚才已经提到。两个 宴会都喝花雕,都有唱戏的余兴节目,而且都唱昆曲 《游园惊梦》。
蒋碧月,当然就是月月红的投影。两人都抢夺 过亲姐姐的男人,都‚专拣自己的姐姐往脚下 踹‛。两人不但性格作风一样,‚月月红穿了一身大金大红的缎子旗袍,艳得 像只鹦哥儿,一双眼睛,鹃伶伶地尽是水光‛, 今日在窦夫人的宴会里,‚蒋碧月穿了一身火 红的缎子旗袍,两只手腕上,铮铮锵锵,直戴 了八只扭花金丝镯,脸上勾得十分人时……愈 更标劲,愈更桃达‛,‚一对眼睛像两丸黑水 银‛。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实用主义 哲学的创始人威廉· 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 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 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 之流‛和‚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他又认 为人的意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 因此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 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同时他还认为人的过去 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 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 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