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专题训练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一宇宙中的地球1.四个选项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四个选项中能正确代表它们相互关系的是(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

①为太阳系,是所给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②为河外星系,属于总星系,与太阳系、银河系没有包含关系;③为银河系,属于总星系,包含太阳系;④为总星系,是级别最高的天体系统,包含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故选B项。

(2018浙江11月选考,24~25)图1为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为某学生当日看到的局部星空。

完成第2~3题。

图1图22.该时刻肉眼在( )A.火星天空中可以看见月球B.月球上可见火星嵌在日面C.火星上可见地球遮住月球D.月球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3.该学生面朝月球站立,其左侧为正东,此时为( )A.清晨B.正午C.黄昏D.子夜答案2.D 3.D解析第2题,考查太阳系天体结构。

根据太阳、地球、月球、火星四者的相对位置可知,肉眼在火星天空看不到月球亮面;月球处于太阳和火星之间,在月球上看不到火星嵌在日面;月球处于火星与地球之间,在火星上看不到地球遮住月球,但在月球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故选D项。

第3题,考查天体的观测。

面朝月球站立,其左侧为正东,结合图形位置可知,月球位于正南方,最可能是子夜,故选D项。

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飞掠水星,并获取了大量有关水星的观测数据。

科学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揭开了天文学界多个长期探索的谜题。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据此完成第4~5题。

4.该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A.①B.②C.③D.④5.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如果到达水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4.A 5.A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小行星带的位置即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第5题,人造天体如果到达水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地月系,水星仍属于太阳系和银河系,但不属于河外星系。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近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右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摄氏度。

据此完成第6~7题。

6.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中心区域7.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B.为人类提供光能C.维持地表温度D.图示现象无规律性答案6.A 7.A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大痣”为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上。

第7题,太阳活动主要发生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其中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为人类提供光能、维持地表温度的是太阳辐射,而不是太阳活动;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第8~9题。

8.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9.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耀斑频繁爆发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C.全球降水增多D.地球磁场增强答案8.C 9.A解析第8题,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为太阳活动周期。

第9题,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耀斑频繁爆发,黑子和耀斑发生具有同步性。

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

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

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A.甲段B.乙段C.丙段D.丁段11.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 )A.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B.色球层的耀斑爆发C.色球层的日珥抛射物D.光球层的太阳黑子答案10.C 11.A解析第10题,太阳活动会释放出带有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电磁波,从而会影响通信传输。

读图分析,在丙位置时,火星、太阳与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位于太阳的正后方。

而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

故选C项。

第11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生通信干扰是由于NASA在向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射电磁波信号(无线信号)时要从太阳外围的大气层穿过,太阳大气层中的日冕层处于最外面且厚度最大,同时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其物质已经处于电离状态并高速运动,形成高能带电粒子流,其将干扰经过的电磁波信号(无线信号),使火星接收器接收到不完整信号,甚至无法接收到信号。

故选A项。

12.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读图,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北京时间8时B.北京时间11时C.北京时间14时D.北京时间17时答案B解析巴黎采用中时区区时,香港采用东八区区时,东京采用东九区区时,洛杉矶采用西八区区时,奥兰多采用西五区区时,然后计算出北京时间为选项中某时时,各城市的当地时间,比照相应的开放时间即可得出答案。

北京时间11时,巴黎为5时,香港为11时,东京为12时,洛杉矶为19时,奥兰多为22时。

除巴黎外,其余4个城市的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

13.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读图,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科学考察经历了两个月,出发时P地昼长为11小时,时间是2月21日,到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长是12小时,即一个月昼长增加了1个小时。

由此推断,4月21日的昼长为13小时(符合北半球此时昼大于夜的特点)。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为太阳系位置图。

图1材料二图2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位于“宜居带”内。

图2(1)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填字母),它们都属于行星。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3)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A.有适宜的温度B.有肥沃的土壤C.表面比较平坦D.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4)“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答案(1)A、B、D 类地(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

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3)A(4)D解析第(1)题,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水星、金星、火星,对应字母是B、A、D,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

第(2)题,行星表面温度高低,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

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

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第(3)题,位于“宜居带”内,指与所在恒星系统的恒星距离适中,所以,“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适宜的温度,A项对。

有肥沃的土壤、表面比较平坦、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不属于“宜居带”的特点,B、C、D三项错。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开普勒-22b”行星位于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是行星系统,A项错。

不在太阳系内,B项错。

“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银河系半径约10万光年,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D项对。

不属于河外星系,C项错。

15.下图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图3)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且此夹角一年中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

(5)Q地对跖点是,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答案(1)(21°S,105°W)(2)39°47°(3)从21°S向南北两侧递减(4)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16小时(5)(69°S,75°E) 绘图如下:解析第(1)题,图1所示时刻,69°N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21°S,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1°S,105°W)。

第(2)题,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体育场馆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9°,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最合适的夹角约为39°,且此夹角一年中变化幅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相同,应为47°。

第(3)题,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21°S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4)题,该日,Q出现极夜现象,P没有出现极夜现象,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

当Q地(105°W)是正午12时时,M地(135°E)的时间是4时,即日出时间是4时,昼长为16小时。

第(5)题,Q地对跖点是关于地心的对称点,Q地坐标为(69°N,105°W),则其对跖点坐标为(69°S,75°E)。

此日Q地对跖点出现极昼现象,全天太阳在地平线以上。

正午12时时太阳高度是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