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x的取值范围是()A.x≥1B.x≥0C.x>1 D.x>02.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1,1 B.2,3,4 C.4,5,6 D.8,13,53.在一次英语单词听写比赛中共听写了16个单词,每听写正确1个得1分,最后全体参赛同学的听写成绩统计如下表:则听写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5,14 B.15,15C.16,15 D.16,14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交BC于E,AF⊥DE,垂足为F,已知∠DAF =50°,则∠B=()A.50°B.40°C.80°D.100°5.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着x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A.B.C.D.6.在今年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的女子800米耐力测试中,某考点同时起跑的小莹和小梅所跑的路程S (米)与所用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 和折线OBC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莹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B 、小梅的平均速度比小莹的平均速度大C 、在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相遇D 、在起跑后50秒时,小梅在小莹的前面二、填空题727______.8.如图,长为8 cm 的橡皮筋放置在x 轴上,固定两端A 和B ,然后把中点C 向上拉升3 cm 到点D ,则橡皮筋被拉长了_____ cm.9.已知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10和24,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 10.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OB=60°,AC=10,则AB= . 11.已知一次函数y =﹣2x +5,若﹣1≤x ≤2,则y 的最小值是_____.12.在Rt △ABC 中,∠A=90°,有一个锐角为60°,BC=6.若点P 在直线AC 上(不与点A ,C 重合),且∠ABP=30°,则CP 的长为 .三、解答题13.计算:(145188; (2)2(23)+.14.已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y=﹣2.(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15.如图,在△ABC中,CD⊥AB于D,AC=20,BC=15,DB=9.(1)求CD,AD的值;(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6.某公司需招聘一名员工,对应聘者甲、乙、丙从笔试、面试、体能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甲、乙、丙各项得分如下表:(1)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确定三名应聘者的排名顺序.(2)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并按60%,30%,10%的比例计入总分(不计其他因素条件),请你说明谁将被录用.17.在图1,图2中,点E是矩形ABCD边AD上的中点,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1)在图1中,以BC为一边画△PBC,使△PBC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2)在图2中,以BE、ED为邻边画▱BEDK.18.如图,已知点D在△ABC的BC边上,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1)求证:AE=DF.(2)若AD平分∠BAC,试判断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9.为了了解某校初中各年级学生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单位:h,精确到1h),抽样调查了部分学生,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a的值为,所抽查的学生人数为.(2)求出平均睡眠时间为8小时的人数,并补全频数直方图.(3)求出这部分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的众数和平均数.(4)如果该校共有学生1200名,请你估计睡眠不足(少于8小时)的学生数.20.某天,小明来到体育馆看球赛,进场时,发现门票还在家里,此时离比赛开始还有25分钟,于是立即步行回家取票.同时,他父亲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以他3倍的速度给他送票,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小明立即坐父亲的自行车赶回体育馆.下图中线段AB、OB分别表示父、子俩送票、取票过程中,离体育馆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假设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1)求点B的坐标和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2)小明能否在比赛开始前到达体育馆21.如图,在▱ABCD中,各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1)求证:△ABG≌△CDE;(2)猜一猜:四边形EFGH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证明你的猜想;(3)若AB=6,BC=4,∠DAB=60°,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y=kx+b的图象经过点A(-2,4),且与正比例函数23y x=-的图象交于点B(a,2).(1)求a的值及一次函数y=kx+b的解析式;(2)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C,且正比例函数y=-23x的图象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后经过点C,求m的值;(3)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0<23x-<kx+b的解集.23.(探究与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G是射线AC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连BG,作BH⊥BG,且使BH=BG,连GH、CH.(1)若G在AC上(如图1),则:①图中与△ABG全等的三角形是.②线段AG、CG、GH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若G在AC的延长线上(如图2),那么线段AG、CG、BG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给出证明;(3)如图3,G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以BG为边作正方形BGMN,(应用)若AG=2,AD=4,请直接写出正方形BGMN的面积.参考答案1.A【解析】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详解】解:∵,∴x-1≥0,∴x ≥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2.A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A 选项:222112+==,故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B 选项:22223134+=≠,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 选项:222456+≠,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 选项:2228513+≠,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A . 【点睛】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6出现的次数最多,从而可以得到众数,一共20个数据,中位数是第10个和第11个的平均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由表格可得,16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听写成绩的众数是16;一共20个数据,中位数是第10个和第11个的平均数为5,即中位数为5, 故选:C . 【点睛】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4.C 【解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C的大小,进而可求解∠B的度数.【详解】解:在Rt△ADF中,∵∠DAF=50°,∴∠ADE=40°,又∵DE平分∠ADC,∴∠ADC=80°,∴∠B=∠ADC=8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应熟练掌握,并能做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5.A【解析】根据自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k<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到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一次函数y=x+k的一次项系数大于0,常数项小于0,∴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是一条直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6.D【解析】A、∵线段OA表示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小莹的速度是没有变化的,故选项错误;B、∵小莹比小梅先到,∴小梅的平均速度比小莹的平均速度小,故选项错误;C、∵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的路程不相等,∴他们没有相遇,故选项错误;D、∵起跑后50秒时OB在OA的上面,∴小梅是在小莹的前面,故选项正确.故选D.7.【解析】【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详解】==故选为:【点睛】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常用方法:①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②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8.2.【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D、BD的长,则AD+BD﹣AB即为橡皮筋拉长的距离.【详解】Rt△ACD中,AC=12AB=4cm,CD=3cm;根据勾股定理,得:AD5cm;∴AD+BD﹣AB=2AD﹣AB=10﹣8=2cm;故橡皮筋被拉长了2cm.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9.52【解析】解:已知AC=10cm,BD=24cm,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AO=5,BO=12cm,∴,∴BC=CD=AD=AB=13cm,∴菱形的周长为4×13=52cm10.5。

【解析】试题分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B又∵∠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AB=OA=1AC=5,2故答案是:5.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11.1【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其增减性,进而解答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2x+5,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1≤x≤2,∴当x=2时,y的最小值是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其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6或或【解析】【详解】如图1:当∠C=60°时,∠ABC=30°,与∠ABP=30°矛盾;如图2:当∠C=60°时,∠ABC=30°,∵∠ABP=30°,∴∠CBP=60°,∴△PBC是等边三角形,∴CP=BC=6;如图3:当∠ABC=60°时,∠C=30°,∵∠ABP=30°,∴∠PBC=60°﹣30°=30°,∴PC=PB,∵BC=6,∴AB=3,∴PC=PB=330cos如图4:当∠ABC=60°时,∠C=30°,∵∠ABP=30°,∴∠PBC=60°+30°=90°,∴PC=BC÷cos30°.故答案为6或.考点:解直角三角形13.(1)(2)7+【解析】【分析】(1)先化简,再相加减;(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详解】解:(1)原式==+(2)原式=43=7+【点睛】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正确化简二次根式和熟记完全平方公式.14.(1)y=x﹣4;(2)(1,0)【解析】【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解析式;(2)利用一次函数的平移的性质:上加下减,左加右减进行变形即可.【详解】(1)把x=2,y=-2代入y=kx-4可得2k-4=-2解得k=1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4(2)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的性质,可得y=x-4+3=x-1即平移后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因为与x轴的交点y=0可得x=1所以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关键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15.(1)12,16;(2)△ABC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在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值即可;(2)先计算出AC2+BC2=AB2,即可判断出△ABC为直角三角形.【详解】解:(1)∵CD⊥AB,∴△BCD和△ACD都是直角三角形,∴CD=12,AD;(2)△ABC为直角三角形,理由:∵AD=16,BD=9,∴AB=AD+BD=16+9=25,∵AC2+BC2=202+152=625=25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记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6.(1)丙,乙,甲;(2)甲被录用.【解析】【分析】(1)代入求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出三人的平均成绩,比较得出结果;(2)先算出甲、乙、丙的总分,根据公司的规定先排除丙,再根据甲的总分最高,即可得出甲被录用.【详解】(1)x甲=(85+80+75)÷3=80(分),x乙=(80+90+73)÷3=81(分),x丙=(83+79+90)÷3=84(分),则从高到低确定三名应聘者的排名顺序为:丙,乙,甲;(2)甲的总分是:85×60%+80×30%+75×10%=82.5(分),乙的总分是:80×60%+90×30%+73×10%=82.3(分),丙的总分是:83×60%+79×30%+90×10%=82.5(分).∵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丙排除,∴甲的总分最高,甲被录用.【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17.(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P,根据△APE≌△DCE,可得△PBC面积=矩形ABCD 面积;(2)连接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可得BO=DO,再连接EO并延长,交BC于K,根据△BOK≌△DOE,可得EO=KO,连接DK,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BEDK.【详解】解:(1)图1中△PBC为所画;(2)图2中▱BEDK为所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的运用,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解题时注意: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