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

第5章 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


(2)查定能力 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 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品方向、固定资产、协作关系、资源条件、劳 动状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大 生产能力。
(3)现实能力(计划能力) 是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 产技术组织条件,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以现有生产条件, 并考虑到在年度内能够实现的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的效果来确 定的。 企业在编制长远规划时,一般以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为依据;编制年度生 产计划或生产作业计划时,则以现实生产能力为依据.
第一节 生产能力
二、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生产能力是编制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固定资产的生产能 力,基本由三个要素决定: (一)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 是指企业在查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厂房 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的面积。 1.包括: (1)正在运转的机器设备。 (2)正在修理安装或正等待修理安装的机器设备。 (3)因生产任务不足、变化或其它非正常原因暂时停止不用的机器设 备。 2.不包括: (1)判定不能修复、决定报废的设备。 (2)不配套的设备 (3)留作备用的设备 (4)封存待调的设备
第一节 生产能力
120 100 80 60 40 20 0 钻床组 车床组 镗床组 刨床组 铣床组 磨床组 90 110 85 75 120 100
1。以铣代刨 2。以车代镗 3。钻床组则技术革新或加班加点
第一节 生产能力
(四)多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
1、代表产品法 (1)选定代表产品
确定代表产品的原则:该产品反映企业专业方向,产量较大,占用 劳动量较多,在结构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
第一节 生产能力
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换算表
产品 计划 产量Q 单位产 品台时 定额t ② 换算 系数K 换算为代表 产品数量Q0 各种产品 占全部产 品比重 % ⑤ 代表产品 的代表生 产能力M0 ⑥ 各具体产品 的生产能力 M ⑦=⑤×⑥ ÷③
名称



④=①×③
A
B C D 合计
250
100 230 50
不同层次计划的特点
战略层计划
战术层计划
作业层计划
计划期
长(≥ 5年)
中(一年)
短(月、旬、周)
计划时间单位
空间范围 详细程度 不确定性
粗(年)
企业、公司 高度综合 高
中(月、季)
工厂 综合 中
细(工作日、班、小时、分)
车间、工段、班组 详细 低
管理层次
特点
企业高层领导
涉及资源获取
中层部门领导
资源利用
(1)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M0=T效 / t 或者 M0=T效×p (2)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2.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M1=M0×S (S — 设备组的设备数量) (t — 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p— 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的结果
3.工段的生产能力的计算
工段生产能力的计算在设备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工段往往 要包括几个设备组,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又往往不相等,这就要进行综 合平衡工作。 4.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 包括两个方面:①各基本生产车间能力的平衡; ②基本生产车间与福辅助生 产车间及生产服务部门之间的能力平衡。
4、产值指标
(1)商品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或工业 性劳务的价值 包括:①最终产品、准备出售的半成品。
②来料加工的加工价值。
③工业性作业或劳务的价值。
第二节
包括:①商品产值。
生产计划的编制
(2)工业总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生产活动总成果的 数量。
②企业在制品、自制工具、模具等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2)生产能力是在企业可能达到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确定,不考虑劳
动力不足和物质供应中断等不正常现象。 (3)以实物指标为计量单位
(4)综合平衡的结果
(5)一般以最大产品数量来表示。
第一节
2.生产能力的种类
生产能力
(1)设计能力 是指工业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与设计文件 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后应该达到的最 大年产量。
作 业 层
作业层:作业层计划是确定日常的生 产经营活动的安排 (如生产作业计划、 采购作业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的表示形式
生产计划大纲一般针对企业的所有产品以报表汇总的方式来表示,如下表是某摩托
车厂2005年的生产计划大纲,计划展望期为1年,计划周期为1个月。
产品类 1 二轮车 三轮车 四轮车 汇总(月)
5、出产期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
三种产值对照表
商 品 总 产 值 产 值 净 产 值
外单位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价值
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企业产品中新创造的价值
第五章 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
本章重点
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类型,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负荷系数的计算
企业生产计划中的主要指标和计算
第一节
一、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种类
1.生产能力的定义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企业的全部生产性固 定资产,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定 种类产品的最大产量。 (1)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
(2)计算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M0 = T效×S / t0
式中S— 设备组的设备数量
(3)计算产品换算系数
t0 —代表产品的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Ki = ti / t0 (i=1,2, …. …,n) (4)计算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①将具体产品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 Q0i = Ki × Qi ②计算各产品占全部产品产量的比重: di = Ki Qi / ∑Ki Qi ③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Mi = di M0 / Ki
(2)生产线和工段的生产能力
(3)车间的生产能力 (4)企业的生产能力
第一节
企业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
生产能力
具体产品 (大量大批生产,品种少)


代表产品
假定产品
(成批生产,品种多,结构工艺有相似性)
(单件小批 ,品种多,无相似性)
第一节 生产能力
(三)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
1.单台设备及流水线生产能力的计算和确定
③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 (3)工业净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净产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①生产法 净产值=总产值-物质消耗价值 物质消耗价值是指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以 及其他物质消耗费用 ②分配法 净产值=工资+税金+利润+本企业的非物质消耗 本企业的非物质消耗包括差旅费、市内交通费、工人干部培养费、利息 支出、罚金支出等。
第一节 生产能力
三、生产能力的核定
(一)意义 1.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2.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
3.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有利于发现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富余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二)步骤
1.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
2.思想、组织和资料的准备
3.计算核定 从基层做起,自下而上的进行 (1)设备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3、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计划,是详细而复杂的 工作。
7.1.1 企业计划的层次
战 略 层
战 术 层 战略层:战略层计划涉及产品发展方向, 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 备的建造等。(企业经营计划) 战术层:战术层计划是确定在现有资源条 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达到的目 标,如产量、品种、产值和利润。(综合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大纲、主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
[例] 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250,100, 230和5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车床组的计划台时定额分别为 50,70,100和150台时,车床组共有车床12台,两班制,每班8小时, 设备停修率10%,试求车床组的生产能力。(每周按六天工作计算)
[解] (1)确定C为代表产品 (2)计算以C为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365-59)×2×8×(1-0.1)×12 M0 = 100 = 529 (3)图示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50
34
100
17
127 520
177
520
练习题:
1:某设备组共有加工设备18台,加工甲、乙、丙、丁四种产品,计划产量分 别为:1000、900、1800、400台,各产品单件加工时间分别为:10、30、 20、25台时,两班制生产,设备停修率为 10%,试计算该设备组的生产能 力。
2:某设备组共有16台设备,两班制生产,时间损失率为10%,生产A、B、C、 D四种产品,年计划产量分别为:NA=750、NB=600、NC=1200、ND=450, 各产品单件工时分别为:ta=20台时, tb=25台时, tc=10台时, td=40台时。 用假想产品法求生产能力。
第二节一.种类和作用生产计划的编制(一)企业的生产计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1、长期计划 是生产方面的长远规划.按五年或更长期限编制。 2、中期计划 计划期一般为一年,又称年度生产计划。 3、短期计划 是时间更短(月、旬、周)的生产作业计划 (二)作用 1、长期生产计划是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年度计划对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进行统筹安排。
产品名 称
计划产 量 ①
单位产品 台时定额 ② 200 250 100
各产品占产 量总数的比 重 ③ 20 16 30
单位假定产品 台时定额 ④= ②× ③ 40 40 30
假定产品表 示的生产能 力 ⑤
具体产 品的生 产能力 ⑥ 104 83 1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