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应热及计算--习题

反应热及计算--习题

反应热及计算巩固练习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3.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A .物质的量B .分子个数C .原子个数D .物质质量 4.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H 2O(g)=H 2O(l) △H =- kJ/mol B .2HI(g)=H 2(g)+I 2(g) △H =+ kJ/mol C .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 D .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5.已知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CO(g)+O 2(g)===2CO(g);△H ==-566kJ /molCH 4(g)+2O 2(g)==CO 2(g)+2H 2O(1);△H=-890kJ /mol由1molCO 和3molCH 4组成的混合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 .2912kJ B .2953kJ C .3236kJ D .3867kJ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 、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C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0),(),(<∆=H s C s C 石墨金刚石D 、在kPa 101、C ︒25时,21gH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kJ 9.120热量,则氢气的热值为mol kJ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4OH --4e -=2H 2O+O 2↑B .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H=-molC .明矾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3H 2O=Al(OH)3+3H +D .硫酸铵浓溶液与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NH 4++OH -=NH 3↑+H 2O 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 .已知2H 2(g)+O 2(g)===2H 2O(g);△H=- kJ/mol ,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 kJ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 q)+HCl(a q)===NaCl(a q)+H2O(l);△H=- kJ/molD.已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9.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C3H8),已知丙烷的标准燃烧热为:·mol-1,正丁烷的标准燃烧热为:2878kJ·mol-1,异丁烷的标准燃烧热为:·mol-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相同质量的正丁烷和丙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也多C.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H=·mol-1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H=molB.C(s)+O2(g)==CO2(g);△H=molC.1/2H2(g)+1/2Cl2(g)==HCl(g);△H=molD.H+(aq)+OH-(aq)==H2O(l);△H=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湿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在101kPa, 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值D.在101kPa,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12.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标准燃烧热依次是 kJ/mol、 kJ/mol、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s)+O2(g)==CO(g);△H= kJ/mol(g)+O2(g)==2H2O(g);△H=+ kJ/mol(g)+2O2(g)==CO2(g)+2H2O(g);△H= kJ/mol(s)+3O2(g) === 3CO2(g)+3H2O(1);△H=-1400 kJ/mol13.燃烧1g液态有机物,只生成气体和液态水,且放出热量,该有机物的蒸汽对H2的相对密度为30,则该有机物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3H8O(l)+9/2O2(g)=3CO2(g)+4H2O(l); △H=molB.C3H8(l)+5O2(g)=3CO2(g)+4H2O(l); △H=molC.C3H8(l)+5O2(g)=3CO2(g)+4H2O(l); △H=molD.C3H8O(l)+9/2O2(g)=3CO2(g)+4H2O(g); △H=14.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424) ( )A.–1940 kJ · mol-1kJ · mol-1C. –485 kJ · mol-1kJ · mol-115.下列反应不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锌放入稀硫酸中 B.高锰酸钾分解C.氢气还原氧化铜 D.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16.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反应( )C2H2(g)+25O2(g)→2CO2(g)+H2O(l);ΔH= -1300kJ/mol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5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B.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有4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17.(2007年全国II)已知: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g)=2HCl(g)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18.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白磷(P 4)和P 4O 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 198kJ·mol —1、P-O 360kJ·mol —1、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kJ·mol —1。

则P 4+3O 2 =P 4O 6的反应热∆H 为( ) A .+1638 kJ·mol —1B .-1638 kJ·mol —1C .-126 kJ·mol —1D .+126 kJ·mol —119.①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

当1g 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0KJ 。

试写出丁烷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又已知H 2O(l)=H 2O(g);△H=+44kJ/mol,则58g 丁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 为 KJ 。

20.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N 2(g)与H 2(g)反应生成17g 氨气,放出热量(2)1mol 液态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l),放出热量(3)标准状况下,(g)在O 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l),放出热量(4)24g 石墨(C)与足量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热量21.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 等于C(S) + H 2O(l) === CO(g) + H 2(g); △H 1 ==·mol —12CO(g) + O 2(g) == 2CO 2(g); △H 2 ==— KJ ·mol —1 2H 2(g) + O 2(g) == 2H 2O(l); △H 3 ==— KJ ·mol —1A. △H 1 + △H 2 —△H 3 △H 1 + △H 2 + △H 3 C. △H 1 + △H 2/2 + △H 3 D. △H 1 + △H 2/2 + △H 3/2则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的H = 。

22.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 2H 4)为燃料和NO 2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N 2和水蒸气.又已知:①N 2(气)+2O 2(气)==2NO 2(气); △H=+mol①②N 2H 4(气)+O 2(气)=N 2(气)+2H 2O(气); △H =-534kJ/mol ②试写出肼与NO 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Fe 2O 3(s)+3CO(g)====2Fe(s)+3CO 2(g);ΔH =-25 kJ·mol -1(2)3Fe 2O 3(s)+CO(g)====2Fe 3O 4(s)+CO 2(g);ΔH =-47 kJ·mol -1(3)Fe 3O 4(s)+CO(g)====3FeO(s)+CO 2(g);ΔH =+19 kJ·mol -1写出FeO(s)被CO 还原成Fe 和CO 2的热化学方程式 . 24.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1)CH 3COOH (l )+2O 2(g )=2CO 2(g)+2H 2O(l) △H 1 = mol (2)C(s)+O 2(g)=CO 2(g) △H 2 = mol (3) H 2(g)+21O 2(g)=H 2O(l) △H 3 = mol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 + 2H 2(g) + O 2(g) = CH 3COOH(l)25.(2013福建卷)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 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 2O 、CO 2转变成H 2、CO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