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精馏实验
一、目的及任务
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②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③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二、基本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

塔顶的回流液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

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

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

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任何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

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中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在精馏塔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 总板效率E E=N/N e (4-25) 式中 E ——总板效率; N ——包括塔釜); N e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
式中 E ml ——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 X n-1——第n 块板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 Xn *
——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常由实验测定。

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

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数。

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汽液符合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
*
11n n n
n ML x x x x E --=
--(4-26)
其性能优劣。

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三、装置和流程
本实验的流程如图4-11所示,主要有精馏塔、回流分配装置及测控系统组成。

1精馏塔
精馏塔为筛板塔,全塔共八块塔板,塔身的结构尺寸为:塔径∮(57×3.5)mm,塔板间距80mm;溢流管截面积78.5mm2,溢流堰高12mm,底隙高度6mm;每块塔板开有43个直径为1.5mm的小孔,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为6mm。

为了便于观察踏板上的汽-液接触情况,塔身设有一节玻璃视盅,在第1-6块塔板上均有液相取样口。

蒸馏釜尺寸为∮108mm×4mm×400mm.塔釜装有液位计、电加热器(1.5kw)、控温电热器(200w)、温度计接口、测压口和取样口,分别用于观测釜内液面高度,加热料液,控制电加热装置,测量塔釜温度,测量塔顶与塔釜的压差和塔釜液取样。

由于本实验所取试样为塔釜液相物料,故塔釜内可视为一块理论板。

塔顶冷凝器为一蛇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0.06m2,管外走冷却液。

图4-11 精馏装置和流程示意图
1-原料罐进料口;2-原料罐;3-进料泵回流阀;4-进料泵;5-电加热器;6-釜料放空阀;7-塔釜产品罐放空阀;8-釜产品储罐;9-塔釜;10-流量计;11-顶产品罐放空阀;12-顶产品;13-塔板;
14-塔身;15-降液管;16-塔顶取样口;17-观察段;18-线圈;19-冷凝器20-塔釜取样口。

2测控系统
在本实验中,利用人工智能仪表分别测定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塔身伴热温度、塔釜
加热温度、全塔压降、加热电压、进料温度及回流比等参数,该系统的引入,不仅使实验
跟更为简便、快捷,又可实现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与控制。

3物料浓度分析
本实验所用的体系为乙醇-正丙醇,由于这两种物质的折射率存在差异,且其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折射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故可通过阿贝折光仪分析料液的折射率,从而得到浓度。

这种测定方法的特点是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但精度稍低;若要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可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浓度分析。

混合料也的折射率与质量分数(以乙醇计)的关系如下。

40℃ m=58.5068—42.1941n D
式中 m——料液的质量分数;
n D——料液的折射率(以上数据为由实验测得)。

四、操作要点
①对照流程图,先熟悉精馏过程中的流程,并搞清仪表上的按钮与各仪表相对应的设备与测控点。

②全回流操作时,在原料贮罐中配置乙醇含量20%~25%(摩尔分数)左右的乙醇-正丙醇料液,启动进料泵,向塔中供料至塔釜液面达250~300mm。

③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观察塔釜、塔身、塔顶温度及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观察视镜),发现塔板上有料液时,打开塔顶冷凝器的水控制阀。

④测定全回流情况下的单板效率及全塔效率,在一定的回流量下,全回流一段时间,待该塔操作参数稳定后,即可在塔顶、塔釜及相邻两块塔板上取样,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测取数据(重复2~3次),并记录各操作参数。

⑤实验完毕后,停止加料,关闭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待一段时间后(视镜内无料液时),切断塔顶冷凝器及釜液冷却器的供水,切断电源,清理现场。

六、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
操作系数:
加热电压 86.9V;伴热温控77.3℃;塔釜温度117.5℃;塔顶温度78.4℃;塔底温度87.1℃;全塔压降0.34kpa;
实验数据:
①塔顶n d1=1.3577;n d2=1.3574; 塔釜n d1=1.3730;n d2=1.3725;
②第四块板n d1=1.3592;n d2=1.3591; 第五块板n d1=1.3602;n d2=1.3600;
(2)数据处理
①附录、乙醇-正丙醇 t-x-y 关系
(均以乙醇摩尔分率表示,x-液相 y-气相)
乙醇-丙醇平衡数据(p=101.325kPa)
乙醇沸点:78.3℃;丙醇沸点:97.2℃.
②原始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记录处理如下:
数据计算以塔顶为例:
③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x-y图,用图解法求出理论板数。

参见乙醇-丙醇平衡数据作出乙醇-正丙醇平衡线,全回流条件下操作线方程为y=x,具体作图如下如下所示:
④求出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由图解法可知,理论塔板数为4.4块板(包含塔釜),故全塔效率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相平衡关系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利用乙醇—正丙醇平衡数据可得如下表所示:
作1/y与1/x图如下:
有图可知斜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全回流操作线方程为y n=x n-1,故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五块板的单板效率

实验结果分析:
经计算可得单板效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
①该实验精馏塔仅用于模拟操作过程,塔板面积有限;
②气液在塔板上的接触时间有限,使得气液两相在达到平衡前就相互分离;
且该塔塔板非理想化塔板,使得气液两相未能充分接触。

2、由该实验可得出,提高单板效率的有效方法如下:
①扩大塔板面积;
②延长气液接触的时间;
③改造成或选择效率较高的塔板。

七、思考题
①什么是全回流?全回流操作有哪些特点,在生产中有什么实际意义?如何测定全回流条件下的气液负荷?
答:全回流是精馏塔中气相组分完全用于回流到精馏塔中,而无进料和出料的操作状态。

在精馏塔的停开车和塔板效率的测定以及理论研究中使用。

②塔釜加热对精馏操作的参数有什么影响?塔釜加热量主要消耗在何处?与回流量有无关系?答:塔釜加热对使塔顶气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高,塔釜液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低,对精馏有利。

塔釜加热量主要消耗在精馏塔气液热量交换上,与回流量有关。

③如何判断塔的操作已达到稳定?
答:当塔内各塔板的浓度(或温度)不再变化时,则可证明塔已稳定。

④当回流比R<R min时,精馏塔是否还能进行操作?如何确定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
答:精馏塔还可以操作,但不能达到分离要求。

可通过调节回流时间和采出时间来确定回流比。

⑤冷液进料对精馏塔操作有什么影响?进料口如何确定?
答:冷热进料有利于精馏塔操作,使塔顶气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高,塔釜液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低。

进料口应在塔内组成与进料组成最接近的地方。

⑥精馏塔的常压操作如何实现?如果要改为加压或减压操作,如何实现?
答:在精馏塔顶的冷凝器出接通大气,从而实现精馏塔的常压操作。

若要改为加压操作,可向塔内通入惰性气体;若要减压操作,可在塔的采出口处加一真空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