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立体的投影3(两曲面立体相交)

第五章立体的投影3(两曲面立体相交)


求相贯线的方法和步骤:
• 方法:表面取点法和辅助平面法 • 步骤: • (1)分析两回转体表面性质及投影特性,选 择求解方法; • (2)求出相贯线上的特殊点; • (3)求出相贯线上的一般点; • (4)顺次光滑地连接各点,判断相贯线的可 见性。
两回转体相交
相贯线为二立体表面公共线 相贯线 相贯线
【例1】 图5-23,求作轴线垂直相交的两圆柱的相 贯线。
分析: 由于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轴线为铅垂线的 圆柱水平投影积聚为圆,轴线为侧垂线的圆柱侧面投影 积聚为圆,因相贯线是两圆柱的共有线,则其水平投影 积聚在水平圆上,侧面投影积聚在侧平面的圆上,再根 据相贯线的已知两投影求出其第三投影。由于该相贯线 前后对称、左右对称,所以在正面投影中,相贯线可见 的前半部分和不可见的后半部分重合,且左右对称。
第四节 两曲面立体相交
两回转体相交线 —— 相贯线,由于相交回转体的相关 位置不同可分为: 正交、偏交和斜交(其中一个回转体的轴线与投影面倾 斜) 相贯线的性质: (1)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曲线; (2)相贯线是两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也是两回转 体表面的分界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回转体表面的共有 点。
特殊位置和形状的相贯线 轴线平行两圆柱的相贯线
特殊位置和形状的相贯线
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
相贯线为 水平圆 相贯线为 侧平圆
相贯线为 水平圆
§ 5.4 两曲面立体相交-作图方法-重影性法
a' 1' 2' c' b'
a" b" 1" 2" c"
y
y
a 1 c
b
2
y
y
§ 5.4 两曲面立体相交-作图方法-重影性法
PV QV
2'
1' 3' 5' (6') (4') 4" 6"
1"
5" 3"
PW QW
VI V
2"
Y2
4 2 1 5 6
Y1 Y3
Y2方法-辅助平面法-圆柱与球相交
可见性分界点
y
作特殊点
作辅助面求一般点 y
连接各点检查轮廓
1" 3"
1' 5'(6') 3'(4') 2' 6"
1"
5"
4"
2"
3"
2"
4 1
4
2
3
A34
2
3
6 1 5
分析: 圆柱与圆锥相交后的相贯线为一封闭的空间曲线,前后具有对称性。 由于圆柱面在侧面投影积聚为圆,所以相贯线的侧面投影积聚在侧面的圆周 上,所需求的是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5.4.3辅助平面法 求两曲面相贯线比较普遍的方法是辅 助平面法。辅助平面的选择原则是要使 辅助平面与两曲面的交线的投影都是最 简单的线条(直线和圆)。以下分别举 例说明。
辅助平面法
辅助平面的选择原则是要使辅助平面与两曲面的交线的投 影都是最简单的线条(直线和圆)。 求如图所示水平圆柱与半球相交的相贯线
分析: 为水平圆柱与半球相交,其圆柱的轴线垂直于侧面, 因此相贯线的侧面投影与圆柱的侧面投影重合,只需求正面 投影和水平投影。相贯体前后对称,所以正面投影前后重合, 只求前半部分即可,且都可见。
1.两回转体相交,交线为相贯线.
2.相贯线为二立体表面的公共线。 3.相贯线一般为封闭的空间曲 线.
相贯线 圆柱与圆锥相交 圆柱与圆柱相交 封闭的空间曲线
4.特殊情况下,相贯线为平面曲线或直线.
相贯线为圆 相贯线为直线
5.4.2表面取点法
当相交的两曲面立体中有一个是圆 柱体,且其轴线为投影面垂直线时, 则该圆柱的一个投影为圆,且具有积 聚,即相贯线的投影也一定积聚在该 圆上,为一已知投影,其他投影可根 据表面上取点的方法作出。
§ 5.4 两曲面立体相交-作图方法-重影性法
两立体相交 会出现图524所示的两 外表面相交、 外表面与内 表面相交、 两内表面相 交的三种形 式。但其相 贯线的形状 和求法都是 相同的。
(a)
( b) (c) 图5-24两内外表面相交的圆柱的不同情况
圆柱与圆锥相交
A34
1' (4') 3' 2' 4"
分析: 相贯线水平投影不用求 相贯线侧面投影不用求
3 ‫׳‬
1 ‫׳‬2 ‫׳‬
4 ‫׳‬
2‫״‬
‫״‬ 3 ‫״‬4
作图:
最前点 1
1‫״‬
最后点 2 1.求特殊点 最左点 3 最右点 4
最低点 最高点
2.适当求一般点
2 3 1 4 3.连线
圆柱相贯线变化趋势
两内外表面相交的圆柱的不同情况
特殊位置和形状的相贯线 等径正交两圆柱的相贯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