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电图 PPT课件
5
房 室肥大
电轴左偏
左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
房 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
2、右心室肥大:
多见于肺心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先心病室 间隔缺损。 (1)右室高电压表现: ·V1(或V3R)导联R/S>1 ·aVR导联R/S≥1或R>0.05mV ·RV1+SV5>1.05(重症>1.2mV) (2)QRS时间多正常:VATV1>0.03S。 (3)额面心电轴≥+90(重症+110°) (4)ST—T 改变: V1 ~ V3 导联可有 S-T 段下移,伴 T 波 双向或倒置。
三、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危重急症,其ECG特征 性演变是其临床特征之一, 应早发现、早诊断、早监护,
<24h死亡的主要 原因是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概述︱ ECG分型及特征︱
(一)基本图形
1 、缺血型改变: T 波改变:特征与心肌缺血 同,典型衍变过程: T波直立→对称倒置、加深→变浅→直立(是 急性心梗最早期表现)。 2、损伤型改变:S—T段改变: ST逐渐抬高与T波融合成一弓背向上型的单向 曲线,且越抬越高,再逐步回至基线,其后会逐 渐下移后再复至基线。 3、坏死型改变:坏死Q波出现
房 室肥大
电轴右偏
左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
心肌缺血
T波改变︱ ST段改变
二、心肌缺血ECG特征
主要表现为T波与ST段的一系列改变。 (一)T波改变: 1、T波高大直立: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肌复极减慢。 2、T波倒置: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心肌复极迟缓,以致 复极从心内膜下心肌开始 与正常复极正好相反, 故T波倒置,甚至对称倒 置。 对称倒置T波在冠状A供血 不足时出现——又称冠状T。 心肌缺血ECG(T波倒置)
达标测试
•
一、填空题 1、心电图上肺心病常有 P波; 风心病二尖瓣 狭窄常有 P波 2、心肌缺血时,心电图上主要有 波 段改 变。当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有 T 波;心外膜下 心肌缺血时,有 T 波;冠心病心肌缺血时表现为特征 性的 波 3、心肌梗死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基本图形 有 、 、 。 4、常见的窦性心律失常有三种, 即 、 、 。
房 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ECG上主要影响 P波形态、时间、电压。
房 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
1、左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时, 其终未向左后方向 除极向量增大,时 间延长,而心房除 极先左后右,故 ECG 表现:双峰型 P 波, P 波时间> 0.11S, 峰 距≥ 0.04S ,以Ⅰ、 Ⅱ、 aVF 、 V1 导联改 变最明显,最多见 于风心病二尖瓣狭 窄,故双峰 P 波又称 “二尖瓣型P波”。
当持续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除极速度会减慢。 表现除极尚未结束,复极已开始, ECG 上出现 ST 段 移位。 1、ST段移位: 当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ST段下移≥0.05mV 当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ST段抬高>0.1-0.3mV 2、ST段形态改变:ST下移或抬高有多种形态。
心肌梗死
概述︱ ECG分型及特征︱
心肌梗死
概述︱ ECG分型及特征︱
(二)心肌梗死图形演变及分期:
当坏死性Q 波、抬高的S—T 段以及倒置的 T 波三者同时出现, 并具有一定的演 变规律才是急性 心肌梗塞的特征 性改变。
课后小结
ECG 知识是护士进行危重病人心电监 护时必备的知识,通过学习ECG基本知识, 熟知 ECG 连接及具体操作,掌握 ECG 正常 时分析及简单的心房、心室增大,心肌 缺血时ECG特点,为适应临床护理打好扎 实理论基础。
概述 异常心电图特点
心房心室肥大系由心房、心室负荷过重引起,是 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后果,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表现 于心电图上,一般认为心电图改变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由心肌除极所产 生的心电电压增高。 2 、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扩张以及由心肌细胞变性 所致传导功能低下,使心肌激动的总时间延长。 3 、心肌增厚、劳损以及相对性供血不足所致心肌 复极顺序发生改变。
心肌缺血
T波改变︱ ST段改变
3、T波低平/双向:
心脏双侧对称部位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或心内膜、外 膜下心肌同时缺血,两种心电向量部分互相抵消, ECG 上可表现:T波低平、双向等。
( 以 ST 段 改 变 为 主 )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
(二)ST段改变
T波改变︱ ST段改变
(二)心室肥大:
ECG上主要影响QRS波型态,时间、电压、改变,且 改变指标出现越多,越明显,ECG诊断准确性越高。 1、左心室肥大:多见于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某 些先心病。
(1) 左室高电压表现: RV5 > 2.5mv , Rv5+SV1 > 3.5mV( 女 ) >4.0mV(男) RI+SⅢ>2.5mV (2)QRS时间延长: >0.10S VATV >0.05S (3)额面心电轴可左偏,一般不超过-30° (4)ST-T改变:V5、V6导联S-T段压低>0.05mV T波低平,双相,倒置。
•
•
•
达标测试
二、选择题(单选题)
1、双峰P波多见于: A、肺心病 B、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C、高血压心脏病 D、冠心病心绞痛 E、心肌梗死病人 2、左心房肥大可有: A、电轴右偏 B、电轴左偏 C、二尖瓣型P波 D、肺型P波 E、病理性Q波 3、右心房肥大可有: A、电轴右偏` B、电轴左偏 C、双峰P波 D、肺型P波 E、病理性Q波 4 、双峰型 P 波,峰距≥ 0.04S , P 波时间 >0.11S ,称为二尖瓣型 P 波,多见于: A、左心室肥大 B、左心房肥大 C、右心室肥大 D、右心房肥大 E、双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
大︱ 右心室肥大
2、右心房肥大
P 波高尖,电压≥ 0.25mV ,以Ⅱ、Ⅲ、 aVF 导联明 显,时间多在正常<0.11S。多见于肺心病、肺动脉高 压时,故又称肺型P波。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
房 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