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1.用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下列化合物(1)(2)(3)(4)(5)(6)(7)(8)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若命名有错误,请予以改正。

(1) 2-甲基-2-乙基丙烷(2) 2,3-二甲基戊烷(3) 2,2-二甲基-4-异丙基己烷(4) 3-甲基-1-环丙基环戊烷(5) 1,5,8-三甲基螺[3,5]壬烷(6) 2,8-二甲基二环[4.4.0]癸烷(7) 3-乙基-2,4-二甲基己烷3.将下列化合物按其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成序① 2-甲基丁烷② 戊烷③ 己烷④ 2,3-二甲基丙烷4.将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大小排序① ② ③ ④5.写出由一个异丙基和一个异丁基组成的烷烃的构造式。

6.写出一个含有7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中有3组等性氢,其比值为6∶1∶1。

7.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优势构象(1) 异丙基环己烷(2) (3) 顺-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8.下列各对化合物是构造异构还是构象异构?(1)与(2)与9.完成下列反应(写主要产物)(1)(2)10.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的可能构造式。

11.饱和烃的分子式为C7H1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能结构:(1)没有伯碳原子;(2)含有一个伯碳原子和一个叔碳原子;(3)含有两个伯碳原子,没有叔碳原子。

12.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溴化时,(1)只得一种一溴代产物;(2)得到三种一溴代产物;(3)得到四种一溴代产物。

分别写出相应烷烃的结构。

第三章1.命名下列化合物。

(1)(2) (3)(4) (5) (6)(7)(8)(9)(10)(11)(12)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E- 2, 5-二甲基-3-己烯(2) E-3-乙基-4-氯-2-己烯(3) 异戊二烯(4) 2, 2, 5-三甲基-3-己炔(5)(2E, 4Z)-6-甲基-2, 4-庚二烯(6) 1-己烯-5 -炔(7) (Z)-3-乙基-4-丙基-1, 3-己二烯-5-炔3.写出下列反应式。

(1) 与浓H2SO4(2) 与HBr(3) 与1 molHBr(4) 与H2SO4/HgSO4水溶液(5) 与氯水(6) 与HBr在H2O2存在下反应(7) 在Ag存在下与O2反应(8)与Br2反应(9)与冷的KMnO4水溶液反应(10) 环己烯与酸性KMnO4反应(11) 与O3反应后经Zn/H2O分解(12)与NBS在光照下反应4.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1)(2)(3)(4)(5)(6)(7)(8)(9)(10)5.比较下列烯烃与浓硫酸的反应活性大小,说明理由。

(1)(2)(3)(4)6.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2,2—二甲基丙烷,1,1—二甲基环丙烷,2—甲基丙烯(2) ,,7.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并用σ超共轭效应解释。

⑴. ⑵.⑶. ⑷.8. 试根据有关性质推导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 有一化合物A(分子式C5H10Cl2), A与锌粉反应生成B,B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丙酮和乙酸。

B经臭氧氧化,锌粉还原可以生成C和D写出 A、B、C、D的结构式。

(2) 某不饱和烃A经高锰酸钾/硫酸氧化可得到含三个碳原子的羧酸和含四个碳原子的酮。

(3) 一摩尔分子式为C6H10的化合物,催化氢化时可吸收一摩尔H2,该化合物经热的酸性KMnO4氧化后可得到含六个碳的直链二元羧酸;(4) 一种化合物经催化加氢可得正己烷,经臭氧化/锌粉还原性水解只生成一种醛。

9. 雌性家蝇的性引诱剂分子式为C23H46,催化加氢生成分子式为C23H48的烷烃,而臭氧化/还原性水解得到CH3(CH2)7CHO和CH3(CH2)12CHO,试推测其结构式。

第四章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 2-苯基-3-溴丁烷(2) 5-甲基-1-萘胺(3) 5-硝基-2-溴甲苯(4) 4-硝基溴苄(5) 2-溴-3-硝基-5-羟基苯甲酸3. 完成下列反应:4. 根据休克尔规则,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芳香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1)苯、环已烷,苯乙烯(2)环已烯,苯已炔,乙苯6. 用苯或甲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7. A、B、C三种芳香烃的分子式都是C9H12,用KMnO4溶液氧化时,A生成一元羧酸,B生成二元羧酸,C生成三元羧酸。

将它们分别硝化后,A和B分别得到两种一元硝基化合物,而C只能得到一种一元硝基化合物。

试推测A、B、C的结构。

8. 比较下列每组化合物哪一个较容易硝化?并用箭头指出硝基进入的部位。

第五章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

(1)(S)—2—羟基丙醛(2)(R)—3—溴—3—甲基戊烯(3)(2R,4S)—2—氨基—4—氯戊酸(4)(R)—3—甲基—3—甲氧基—4—戊烯—2—酮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包括用R,S标明手性碳原子的构型)。

3.下列化合物哪些有旋光性?哪些没有旋光性?说明理由。

4.某葡萄糖溶液置10cm长的盛样管中,在20℃时测得其旋光度为+42°,求该溶液的浓度(已知葡萄糖的[α]D20=+52.5°)。

5.有一化合物C5H8O2和NaHCO3作用放出CO2,它本身可以存在两种立体异构,但都无旋光性。

催化氢化后都生成C5H10O2,为一对对映体,试写出原化合物的构型式和该对映体的费歇投影式。

6.4—甲基—3—乙基—2—已烯有几个立体异构体?加氢后有几个立体异构体,写出这些异构体的平面投影式并指出各自的构型。

7.将下列化合物的透视式写成费歇投影式和纽曼投影式,或将纽曼投影式写出费歇投影式(提示:先用R/S法标记其构型)。

第六章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1-溴-丙烯(2)间硝基氯苯(3)氯仿(4)3-甲基-2-氯-1-戊烯⑸对氯苯基溴甲烷⑹反-2-苯基-1-氯环已烷(7)乙基溴化镁(8)3-碘-1-己炔3.完成下列反应式。

4.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⑴己烷和溴乙烷⑵苄氯和对氯甲苯⑶1-氯丁烷1-氯-1-丁烯1-氯-2-丁烯5.按要求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排序。

⑴SN1反应:CH3CH2CH2BrCH3CH BrCH3C6H5CHBrC6H5⑵SN2反应:1-溴丁烷2-溴丁烷2-甲基-2-溴丙烷⑶卤原子活性:① ②③ ④6.试判断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卤代烷水解是属于SN2机理还SN1机理?(1)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2)反应分两步进行(3)碱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4)叔卤代烷水解7.完成下列转化。

⑴(2)8.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4H8,加溴后的产物与KOH醇溶液共热后生成分子式为C4H6的化合物(B)。

(B)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试写出(A)和(B)的结构式和有关反应式。

9.某卤代烃C3H7Br(A)与KOH醇溶液作用生成C3H6(B),(B)氧化后得到具有两个碳原子的羧酸(C)、CO2和水,(B)与溴化氢作用正好得到(A)的异构体(D)。

试推测(A)、(B)、(C)、(D)的结构式。

第二章1.(1)2,2,8-三甲基-6-乙基壬烷;(2)甲基环庚烷;(3)2,3-二甲基戊烷;(4)2,2,6-三甲基-5-异丙基庚烷;(5)顺-1,4-二乙基环己烷;(6)4,5-二甲基螺【2.3】己烷;(7)1,7,7-三甲基-2-乙基二环【2.2.1】庚烷;(8)反式-1,3-二甲基环戊烷。

2.3. ③②①④4. 稳定性顺序为:②>④>③>①5.6. 。

提示:通式为C7H14,因而,三组氢原子个数为12,2,2。

其中12个氢原子必然为伯氢原子。

7. ;;8. (1)构象异构;(2)构造异构。

9.10.11. ;;12.;;第三章1.(1)2-乙基-1-戊烯;(2)3-乙基环己烯;(3)2,2-二甲基-3-庚炔;(4)3-乙基-1,6-庚二烯;(5)2-甲基-1,3-丁二烯;(6)(2顺,4反)-2,4-己二烯;(7)E-2-氯-2-戊烯;(8)(Z)-2-甲基-1-氯-1-丁烯;(9)(E)-1-氯-1-溴-3,3-二甲基-1-丁烯;(1 0)1,5-二甲基环戊二烯;(11)1,4-环己二烯;(12)1-异丙基环丁烯。

2.3.,5.反应活性:⑷>⑴>⑵>⑶烯烃与浓硫酸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烯烃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反应活性越高。

双键碳上不同烷基的推电子效应对双键电子云密度影响不一样,一般认为中心碳上所连烷基越多,推电子效应越强,从而导致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活性有差异。

7.稳定性:⑴>⑵>⑶>⑷.中心碳上所连烷基较多时,σ-p超共轭效应也较强,正电荷被进一步分散,因而稳定性也较强。

8.9.第四章1.(1)4-硝基-2-氯甲苯(3)4-甲基-3-氯苯酚(4)4-硝基-2-氯苯甲酸(1)(3)(4)属于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常常根据芳环上所含主要官能团确定类别,然后对芳环正确编号进行命名的。

主要官能团的确定方法是:—COOH,—SO3H,—CN,—CHO, C=O(酮基),—OH,—NH2,—R,—X(卤素),—NO2。

在选择主要官能团时,若苯环上有多个官能团同时存在,在此排序中前面的官能团优先于后面的官能团,则命名时应选排序靠前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即为母体),定出类名,其余基团则作为取代基。

(2)E-2-苯基-2-戊烯(当苯环上连有不饱和烃基或所连烃基比较复杂时,常以脂肪烃作母体,苯基作取代基。

)(5)5-硝基-2-萘酚。

萘分子中十个碳原子是不等同的,为了区别,对碳原子的编号相对固定:在给萘的衍生物命名时,要在符合萘的固定编号位次的前提下,给取代基以最小位次,按取代基在环上的位次来命名。

二元或多元取代物要用数字标明取代基的位次;并按最小系列原则和取代基的顺序规定(同苯取代基的顺序规定)列出。

(6)4,10-二溴菲(同萘相似,有固定编号)2.(1)(2)(3)(4)(5)3.(1)(2)(3)(4)(5)(6)第一步:第二步:解析:(1)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侧链的取代反应,为游离基的反应机理。

在异丙基中存在两种氢:伯氢和叔氢。

根据反应活性伯氢〉叔氢,故主产物为叔氢被取代的产物。

(2)侧链上含有α—H的苯同系物(烃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称α—碳原子,α—碳连的氢称α—H或称苄基氢),不论其侧链长短、有无分枝、饱和或不饱和,在较高温度下,均可被K2Cr2O7/H2SO4或KMnO4等氧化剂氧化成羧基,而苯环不受影响。

(3)考查傅---克酰基化反应,又考查定位规律的应用。

根据定位规律,若苯环上原有两个定位基,对于引入第三个取代基的定位作用一致时,定位效应得到加强,第三个取代基进入共同确定的位置。

两个甲基都属于邻对位定位基,且处于间位,引入的第三个取代基(乙酰基)处于一个甲基的邻位,正好又是另一个甲基的对位;而两个甲基之间的位置虽是它们共同的邻位,但由于空间位阻较大,并非反应的主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