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全整理版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易错点

完全整理版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易错点

DD曲线是总需求曲线两个国家必须互补才会产生贸易,也就是说肯定有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一个是资本密集型(因为一个国家所有产品都很强根本不会去买别的国家商品不会产生贸易!)比较优势不能解释所有可能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只有直线才有斜率这个概念,只有直线才会分析斜率政府储蓄就是T-G,因为是用税收-支出Md是货币需求,ms是货币供给(关于小写的m)Xp-Xc(A国过剩供给曲线的横坐标)注意由此推出的B国过剩需求曲线是相反的!它们是完全相对的!B国过剩需求曲线就是xc-xp,跟A的横坐标也是完全相反的,反正就是相反价格的变动。

只要是过剩曲线那纵坐标就是相对价格。

总需求增加为什么导致汇率的下降:本币对外币汇率上升,那就是本币升值而让本币升值的方法有:国际收支(如果国际收支使得货币供给变小,那本币会升值反正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都会升值如果本国总需求上升,那收入就会上升,那流通中货币增加了,就贬值了(需求是直接决定消费的而不直接供给)外汇市场均衡模型:在外汇市场上随着外汇变动所导致的均衡价格变动。

均衡条件的两个联立方程式,我初步认为第二个的意思是产量=消费量(也就是说Xp代表的是X产量,Xc代表的是X的消费量,它们相等就是供给=需求,产量=消费,其实是前面那个式子的不同表达)贸易利益是在贸易后得到的收益和福利,过剩供给曲线那张图算出的是均衡价格,不是贸易利益的直接表现,但是这个曲线所代表的总体就是贸易利益。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跟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的式子是一样的,坐标图也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横坐标是过剩,一个横坐标不是过剩价格预算线是一条斜率是相对价格的直线,也是切线,不是相对价格但代表相对价格。

总需求函数肯定是指本国的总需求(因为总需求函数的变量全都是本国,单个字母不可能代表全世界,如果要代表国内外应该加角标,比如这里面的汇率就代表本国的货币汇率而不代表整个国外的汇率,那就没法算)传导链也是分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收入决定消费,所以收入变动后肯定是消费,比如汇率决定货币供给,所以汇率紧跟着货币供给变动(不是其他的,先想着汇率能决定什么,而不是能间接影响什么),这道题不管了,如果考到我就画图去推!!!画图我会画这道题,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弄懂原因)关于国际经济学题的最简单理解:1 、为什么进行贸易后小国福利改善程度明显?因为:贸易后,用来贸易的商品相对价格接近大国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贸易是进口、出口;买、卖的一个相同的过程这道题它的分析看着很多很杂乱其实都是在讲口水话,就记住:福利改善程度明显,是因为贸易后得到的贸易利益明显提高,而小国在开放贸易后它获利会提高,因为它的相对价格变化很大(这个在上面的题里有分析,自己想也能想得出来,大国本身价格水平这些都成熟了,价格弹性不会很大,一会儿价格变化并不能带来较大变化,小国依赖国际贸易更强一些——其实还是因为本身国际贸易是会带来价格的较大改的,但因为大国把国际贸易量都扩展到最大,生产规模太大,所以大国的过剩需求过剩供给曲线都很平缓(唯一要记住的重点),相对而言变化就不大)所以价差变大,获利变大,(购买比较劣势产品使得该产品价格降低;出口比较优势产品价格升高)相对价格的三个原因:贸易状态+贸易形式+剔除影响+确定分工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都是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一个是跟原图刚好对称(国民需求),一个是平行线(国民供给))一个是反比例曲线推出平行,一个是正比例曲线推出平行。

已知劳动量算相对价格的计算题步骤(简单比例题):W表示劳动价格,用W表示出A(X)(代表A国生产一单位X产品的成本支出)\A(Y)\B(X)\B(Y)四个成本支出。

2、基本假定价格=支出(厂商收入与支出相等)所以已知四个支出就可以得到四个价格。

3、用已知的这四个价格就可以算出相对价格,约掉W了。

B国在X产品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A国在Y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根据已算出的相对价格的比较可得)。

已知劳动产量,如果按照比较劣势来分工,最后世界范围内两种商品的生产都会变少,原因:1、A国弱势为X,B国弱势为Y,则A国将减少X产品的生产,B国将减少Y产品的生产,这时候A国减少1单位X产品生产,可以节省3单位劳动力,使Y产品的生产增加,B国同样:减产——节省多少劳动力——把这些劳动力用到另一产品,另一产品的生产力增加,增加了多少具体算出来,然后再加总,得到现在两国的X\Y总产量。

这样,X产品和Y产品的生产都减少。

均衡需求量由生产可能边界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共同决定交换利益是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偏好就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

贸易利益的衡量+社会福利水平(无差异曲线+社会效用水平)生产达到均衡(利润最大化):边际转换率=相对价格一般均衡条件有三个情况:MRT\MRS\X\Y\相对价格(当前两个量等于相对价格时就成立,当后面的一个X和Y相等时就再次成立)帕累托最优: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要素价格之比相等时,产量达到最大化,社会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

X的机会成本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因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就是X比Y,而机会成本就是用X替代Y,所以正好就是一个东西)A国过剩供给曲线和B国过剩需求曲线是呈现倒羊角形,是对称的,一个朝上一个就朝下贸易后社会无差异曲线会向上移动从资源配置角度来判定贸易利益,这个推导过程不用背,因为跟前面某个计算题是一模一样!!那个计算题是给出生产每个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然后就放弃比较劣势的生产,就得到了比较优势的生产量,然后这个相对成本是等于相对价格的,()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国际总价是总劳动量×均衡价格,国内总价是总劳动量×国内的价格(该产品本来的价格)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可能边界方程:F(XY),满足此方程的(X,Y)就是在所有劳动全部使用完的方程(是的,因为可能边界就是一个最大值)方程的斜率就是封闭条件下X商品的相对价格(为什么是X的相对价格不是Y的相对价格呢?因为斜率是五比四,是X价格比Y价格)。

开放后X商品贸易后均衡生产点Q,均衡消费点C,ACQ贸易三角(均衡消费点就是交点,贸易后就是在横轴上的交点,也就是完全否定X、只留Y的那个交点)A国在X商品上有绝对优势,B国在Y商品上有绝对优势,那么比例函数也具有比较一时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共同决定均衡消费量,是随着相对价格P的变化而变化,P越小,均衡消费量就越大。

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没有终点,当开放条件下国际相对价格低于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全部资源用来生产Y商品,不生产其他国家进口的X商品,X商品的过剩供给为负数,且随着国际相对价格变化后,X过剩供给与横坐标相交=开放条件下不生产不进口不合理。

(意思就是三种情况,两种情况一个是负数,一个是正数,一个是在端点(注意不是进口的,是出口的))如果两个国家封闭条件下X、Y商品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只要这两国有某一项要素不同导致相对价格不同,都会发生贸易)国际经济学:萨缪尔森定理的论点(就是要素均衡化理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譬如关税提高受保护产品的相对价格,增加该受保护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

A价格增加,则A要素收入也增加。

推导:假设一国只生产两种商品(这个都有),商品相对价格提高——提高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要素收入,减少另一产生产要素的收入。

(简单,自己想一想就知道)贸易条件恶化是比较优势论和葡萄柚时轮,贸易条件恶化是最终导致收入减少的一种如果没有比较优势那就只有比较劣势。

(劳动生产率其实就是人均产量)在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绝对值大于1,则货币贬值发挥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作用。

(马歇尔)CS:消费者剩余Exy:需求交叉价格弹性PS生产者剩余,VMP边际产品价值汇率超调理论:超调指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

起因在于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量的提高会马上影响利率,利率变化短期影响汇率的波动,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滞后特点。

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短期反应——相反调节——货币供给量——利率变化——商品价格——价格水平)总需求函数是一条在原点以上一点的纵轴上向右倾斜的直线,它的横轴是国民收入,纵轴是D,整个就是表现的Y和D之间关系。

(每个点都是(国民收入,需求))趋于一致。

自主性交易:政府机构出于目的以独立经济活动为基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输出等经济活动。

国际经济学会出判断题:丰裕要素积累会导致出口比较优势加深(贸易条件恶化,比别人逼得更多)主张各国应该生产、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均衡条件是封闭条件下决定一国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消费的均衡;把直线和曲线结合在一起,把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曲线结合在一起,就是)———————————————————————————————————————样本回归函数做题一般不涉及X带个F角标是解释变量!Z检验到底是什么:Z检验由于实际问题中随机变量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U作为检验统计量与X的均值是等价的,查相应分布表——由样本观测值得到的U的观测值——判断数学期望的显著性。

最大似然原理是什么:求估计量的方法——使用概率模型——以较高概率产生观察数据的系统发生树。

n-k大于8,t分布稳定——t分布我知道,t分布就是T的系数检验P值与a值之间的区别就是小就拒绝,大就接受,拒绝、接受的都是原假设。

中心极限定理=多个随机变量独立分布,有限的数学期望+方差+对任意X都满足分布函数反正就是讨论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分步渐进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统计依赖包括关系,包括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然后这两种相关都有正负不相关三种情况。

(线性相关主要是它就有个系数,只要是直线,只要是线性肯定就有系数。

直线的系数在-1~1之间)然后在这两种相关中有因果关系叫回归分析<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就是说两个变量之间本身有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叫相关分析(所以他就只能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这三个这种数据它都是分开来的,都是互相不互相不同意的。

多元随机函数;变量是均匀分布的重要提示:没有哪个随机问题能满足所有假定!在变量条件可控的情况下做实验Y的分布性质取决于什么:取决于iu ,对随机扰动项iu 的零均值,同方差、正态分布等基本假定也同样适用Y i .( ) 11、总体回归线与样本回归线均过样本均值点.内存变量有是有一定随机概率分布的,是有一定分布的随机变量。

内生变量是随机的,外生变量是非随机的(外生变量确实就是模型以外的随机变量,所以它是随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