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端子铆压作业标准及判定

端子铆压作业标准及判定

版本 页数 10 文件编号 审核
日期 最近更新日期 文件类型
归档
批准
机密等级
主题:端子铆压作业标准及判定
一 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线料及端子采用铆压方式连接后,对铆压成品进行检验的质量特性及要求。

二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生产及质检部门对公司内部制作或外协加工的线缆端子铆压产品进行检验时的判定依据。

三 内容 1. 定义 定义 判断/描述
绝缘层,铆压区及导体铆压区有不同的结构。

此外导体也可能会覆盖部分
甚至全部的铆压区域。

图 1-1与 1-2为典型铆压成型图例。

当多条芯线连接单一端子时,每条芯线也需要符合单一芯线铆压标准。

单 一芯线或多芯线组合的铆压必须达到要求:所有芯线区不可超过端子所环 绕的区域。

右图中各序号释义: 1. 绝缘检视窗 3. 导体刷检视窗 4. 卡钩 2. 喇叭口
5. 绝缘铆压区
6. 导体铆压区
7. 端子区
8. 连体
9. 端子定位点
图 1-1
拟稿 祝 杰
图 1-2
2 检验项目
序项内
标准参考图例号目容
1 外 1 检验线材是否有划伤或破损,端子绝缘层是否有破损(图
1-1不允许)

A
线


子完
图1 –1 2 端子金属部分是否有弯折变形。

带卡钩的端子卡钩不允许
好破坏。

(图1-2不允许)

图 1-2
绝缘层进入并且超过绝缘铆压区。

如果有多条芯线进行铆压,
所有芯线的绝缘层也要进入并且超过绝缘铆压区。

判断标准:
良好:如右图2-1 所示,线材绝缘层线切面介于绝缘检验窗
中间约1/2处。

图2-1(良好)可接受:如图2-2 中1 所示,线材绝缘层完全覆盖绝缘检验
窗但未进入导体铆压区。

如图2-2中2所示,线材绝缘层与检验窗边界切齐,
但未进入绝缘检验窗。

B




图2-2(合格)窗
不合格:如图2-3 中1 处箭头所示,线材绝缘层进入导体铆
压区中。

如图2-3 中2 处箭头所示,线材绝缘层之剥线切面未
露出绝缘铆压区(绝缘检视窗不可见其切面)
图2-3(不合格)
线材绝缘层:允许压铆过程中绝缘层有轻微破损,但铆压环
片不可切断、刺破绝缘层。

(图3-1)
图3-1(轻微刺破绝缘层)
C 绝缘层铆压区铆压环片:绝缘铆压区被均匀压合,铆压环片至少提供180
度的紧贴面以固定及支撑绝缘层,并且环片包覆绝缘层的缺
口不超过45度。

如图3-2。

图 3-2 绝缘接线片:如图3-3 a所示,绝缘铆压区被均衡压合,提供
完全的支撑且不可破坏线材绝缘层。

图3-3b 所示,绝缘铆压区变形最低要求为不可损伤线
材绝缘层并能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

图3-3 a
图3-3 b
导体铆压区接缝处闭合,如不完全闭合应不影响后续制程,
且不可有芯线飞出,芯线露出导体铆压区,且不超过1.6mm。

导体与导体铆压区平齐不露出为可接受。

芯线露出部分形成“导体刷”被束成一圈,如果散开以不超
出端子为允许范围。

D


图4-1 (合格)铆


图4-2 (不合格)
图4-3(不合格)
E 喇叭口在导体铆压区两端:
喇叭口
芯线入口处(图5-1中1处),导体结尾端(图5-1中 2
处)。

良好:芯线入口处必须有喇叭口,且翘起高度是端子金属片
厚度的2倍。

图 5-1 合格:芯线入口处可见成型喇叭口,翘起高度小于金属片厚
度的2倍,导体结尾端未见喇叭口。

不合格:芯线入口处未见成型喇叭口,或喇叭口高度大于金
属片厚度的2倍(喇叭口过大说明压接过紧或端子尺寸
过大)
图 5-2
F

体导体铆压栅截面形状如图6-1所示为合格。

铆 a 铆压沟闭合,芯线压紧,两边铆压环互相支撑
压出现6-2中所示情况视为不合格。






b 绝缘层压紧铆压沟闭合
C 绝缘层压紧铆压环片部分重叠
d 绝缘层压紧两边铆压环有部分压合在一起
图6-1 合格
a 压合不均衡
b 端子选择不正确过大或过小
c 铆压过低或过高
d 绝缘层被压坏、刺穿
e 铆压环片未压紧绝缘层
图6-2 不良
2 尺压
寸接
高检验方法:如右图6,千分尺锥形头对准端子背面,平头对准端子前面(端子开口面)。

度注意:锥形头要靠准端子背面的最高点。



图 7
3 强拉测试方法: 按右图7步骤将端子固定好后,将拉力计归零,
度力再进行拉力测试,当拉力达到规定值(拉力值标准见附表)
测时,停止拉动,固定位置,保持 1 分钟,如端子没有脱
试落则合格,每 1—2 小时抽测一次。

先打好端子→ .将铆压好端子的被覆铆压栅剪掉
装拉力计
图 8
附表端子拉力国际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