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字会议控制主机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配置:主机通常采用工业级主板,搭载高性能的CPU,具有足够的主频和缓存。
同
时,主机应配置足够的内存容量和适当的硬盘容量,以满足会议控制和数据存储的需求。
2.会议管理功能:主机应具备多会议管理能力,允许预置多场会议,并为不同会议添加不
同的会议终端。
用户应能够分组控制终端的升降或翻转,以及远程访问服务器和控制会议进程。
不同会议应可以定制不同的欢迎页界面和会议标语。
3.用户管理功能:主机应支持添加、导入、修改和删除用户,并允许对用户进行分组,以
便于管理和控制。
4.权限管理功能:主机应支持不同权限管理模式,包括普通管理账户、系统管理员等。
不
同管理账户创建的会议应互相保密,系统管理员应具有管理所有会议的权限。
5.系统扩展性和级联能力:主机应支持系统扩展,并可与其他设备进行级联,实现中央控
制系统的无缝连接。
6.抗干扰能力:主机应具备抗射频干扰能力,以确保会议过程的音质清晰稳定。
7.备份功能:主机应具有双机热备份功能,确保在脱离电脑时仍能实现表决签到等功能。
8.支持协议:主机应支持常见的控制协议,如CobraNet协议等,以便于与其他设备进行
通信和控制。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全数字会议控制主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提供丰富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会议场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