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1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学案(含答案)

4.1.1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学案(含答案)

4.1.1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学案(含答案)第一节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常见地貌类型课时课时11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1.认识地表喀斯特地貌及地下喀斯特地貌。

2.认识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

3.了解主要喀斯特地貌及河流地貌的特征与成因。

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特征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洼地面积较大,底部平坦峰丛.峰林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孤峰.残丘孤立的小型锥状2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特征溶洞常常呈层状分布石钟乳.石幔.石帘从溶洞顶部向下发育石笋从溶洞底部向上发育石柱石钟乳和石笋连接判断1喀斯特地貌大多形成在石灰岩地区。

2孤峰是从峰林发育而来的。

3溶沟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初期,地表平坦,易于通行。

4坝子农业分布在溶沟中。

二.河流地貌1河谷地貌1位置河流流经的山区。

2成因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V”形河谷。

3形态特点“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冲积平原1位置河流流经的平原地区。

2成因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堆积而成的。

3形态特点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沉积物颗粒较细,湖沼较多;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3河曲1位置地势平缓地区。

2形态特点河道呈“S”形。

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4三角洲1位置河流入海或入湖处的河口段。

2成因泥沙淤积形成。

3形态特点形态多种多样,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由河口向海变细。

判断1河流上游河谷呈“U”形。

2河流冲积平原多位于河流上游。

3中下游河谷多呈槽形。

4一般情况下,越向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越细。

5河曲只有平原地区才会出现。

探究点一喀斯特地貌1读图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峰林溶蚀洼地地下河2图1所示地貌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分布广泛。

答案云贵高原3图2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答案石钟乳石笋石柱4我国西北地区能否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什么答案不能。

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之一就是水分充足。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喀斯特地貌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地貌类型地貌特征图示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地表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沟槽,呈长条形或网格状石芽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有些形体高大的石芽常高数米,称为石林洼地分布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底部宽阔而平坦。

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峰丛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呈锥状耸立,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峰林峰丛被溶蚀形成的浑圆状成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孤峰孤立存在的石灰岩山峰残丘孤峰进一步被溶蚀残留的孤立石峰,比孤峰规模更小.更平缓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地下洞穴,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地下暗河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岩石裂隙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河石钟乳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倒锥状堆积体石笋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不断从溶洞底部向上发育的形似竹笋的堆积体石柱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连接在一起形成石幔或石帘岩溶水沿洞壁或倾斜的洞顶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有弯曲的流纹,形如布幔拓展提升图解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地貌为A峰林B石柱C落水洞D溶蚀洼地2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貌形成的过程是A由碳酸钙淀积而成B由流水溶蚀而成C 由流水搬运而成D由地面塌陷而成答案1.A2.A解析第1题,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峰林。

第2题,石钟乳.石笋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是由水中的碳酸钙淀积而成。

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

3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C流水溶蚀D风化作用4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答案3.C4.A解析由图可知,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流水溶蚀,多见于我国的云贵高原。

探究点二河流侵蚀地貌1图甲中三段河谷AA.B,分别对应图乙中的哪个河谷其形态有什么特点答案上游河谷AA对应,岸壁较陡,谷底狭窄,呈“V”形;中游河谷BB 对应,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对应,河谷更开阔,呈槽形。

2三段河谷AA.B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答案河谷AA以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向下侵蚀下蚀为主;河谷BB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河谷C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

河流的侵蚀地貌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发展阶段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横剖面呈“V”形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56题。

5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b,cBb,a,cCc,b,aDc,a,b6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堆积B侵蚀.堆积.搬运C堆积.搬运.侵蚀D搬运.堆积.侵蚀答案5.D6.A解析在河流上游,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作用表现为侵蚀,河谷较深;在河流中游,水流速度下降,流水作用表现为搬运,河谷变浅变宽;在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最慢,流水作用表现为堆积,河谷最浅最宽。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U”形谷B水流湍急C为“V”形谷D水深壁陡8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溯源侵蚀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D冰川侵蚀答案7.A8.C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河谷是“V”形谷。

“V”形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水流湍急。

第8题,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外力作用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

探究点三河流堆积地貌材料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河流的堆积地貌图。

1A.B.C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答案图A洪积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

2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答案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

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分布示意图形成过程地貌特点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洪积扇。

多个冲洪积扇彼此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中下游地区河流中下游地区下蚀作用减弱,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在洪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三角洲河口处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

读图回答910题。

9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洪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BCD10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岔流较少波浪作用明显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多沙洲.沙岛发育ABCD答案9.B10.C解析第9题,洪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或者入湖口附近形成的堆积地貌。

它们既可以分布在干旱地区,也可以分布在湿润地区。

第10题,洪积扇分布在山前,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若该河流流经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常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扇平原B“U”形谷C河漫滩平原D三角洲平原12河中有河漫滩,河漫滩处可能在ABCD答案11.A12.D解析第11题,当山地河流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后,由于坡度骤减,流速降低,水流搬运能力减弱,从而把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平原,A正确。

第12题,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中只有地位于河流的凸岸,以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枯水季节会形成河漫滩,故答案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