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科技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科技


僧一行
郭守敬:简仪
1简仪 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不便 观测的缺点,将环组分别架立,装置简 便,而效用更广,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天文仪器。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够取得 如此巨大的成就?
原因: [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2]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 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能; [3]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乾地观测和研究, 取得显著的成就。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天文学成就
方面 成就 著作 《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①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他关于 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 1 000 多年。 天体 ②唐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主持实测了 测量 子午线的长度。 ③元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 器早 300 多年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古代农书
著作 《齐民要术》 《农书》 《农政全书》
时期 作者 南北朝 贾思勰 元朝 王祯 明朝 徐光启
主要内容和评价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重点记载了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积累的经验,吸收了 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 徐光启也被誉 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 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 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 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材料认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 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编著,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
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称为“医圣”。 (3)华佗: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还发明了 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 2.中药学的成就 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 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天文学 农学
四大发明
数学
医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名称
发明和应用 影响 ①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造纸术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传播到 ①唐朝雕版印刷技术比较成 欧洲以后,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 熟。《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 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 印刷术 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 放和社会进步 品。 ②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①唐代人们在炼制丹药时发明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推动了 了火药,唐孙思邈的《丹经》最 火药 火药武器的发展,为推翻封建制 早记载了火药炼制方法。 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唐末火药已应用于军事 ①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 推动了欧洲的远洋航海,在地理 指南针 ②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 大发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解析:材料中“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偏重 ‘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强调 实用技术而轻视理论提升,故B项正确,D项错误。而中国古代由于受到“重政轻 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在整个社会始终 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据此A、C两项说法错误。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1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从而保证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时间 西汉 东汉 东汉
发明者
成就 1《黄帝内经》
世界地位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 医书,奠定了中医学 理论的基础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 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 学的经典
张仲景 华佗
1《伤寒杂病论》
1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朝代
春秋战国
人物
主要成就
1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算筹。源自西汉 东汉 南朝宋 齐之际
《周髀算经》“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约500年。
1《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1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到 3.1415927之间,领先达1000年之久; 《缀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定意义上改 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历史 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 (1)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廉价的纸张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 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中国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史料导入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 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 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 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选集》 互动探究(1)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 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问题。 (2)结合史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认识。 提示:(1)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 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国家应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科技应把引进科技 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政府应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
1
2
3
4
2.马丁· 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 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
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解析: “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指的是印刷术对宗教改革
的作用,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农书》
1《农政全
王祯
元朝
书》
徐光启
明朝
1《齐民要术》: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农书》:涉及农业各方面的知识及生产
工具的改革
(元) 王祯《农书》
水磨:利用水力驱 动的磨,用于谷物 粉碎。
龙骨车:又称翻车, 提水灌溉工具,发明 于汉代,当时为手摇, 唐代发展为脚踏。
轮转排字架
明《农政全书》
是因为这本书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
答案:C
.时间 发明者
战国
成就
世界地位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甘德 石申 张衡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1水运浑象仪
2.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地球是圆的
东汉
比欧洲早1000多年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 恒星 位置的变动
僧一行 唐朝
1.黄道游仪 2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4)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 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新航路的开辟为 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1620年,培根在其《新工具论》中指出:“观察发明的结果
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的事,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那在古代鲜
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更能说明问题。”按此说法,下列最能体现作者意 图的是( )
A.四大发明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C.任何科技发明的结果都是有益的 D.四大发明自古以来享誉世界
解析:培根高度评价了四大发明,B项最能体现作者的意图;按照“结 果、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的事”判断,A项不符合史实;C、D两 项说法太绝对。故答案选B项。 答案: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算经与圆周率
1.计算方法的改进
(1)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
(2)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筹算计算法。元代又发展成简便高效的珠算法。 2.数学成就的总结
东汉时期出现了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1)内容: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2)意义:标志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 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 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 久。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 浑象仪
1.简仪 元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多年
郭守敬
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117年 ,张衡制造出 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漏水 转浑天仪。
(东汉)张衡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1僧一行:世界首位算出子午线长度的人

僧一行在科学方面的 贡献主要在天文仪器制 造、大地测量、编制 《大衍历》三个方面。 尤其是《大衍历》是当 时最精密的历法,这在 当时的条件下是很了不 起的成就,受到世人的 称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渐趋衰落的原因
史料导入
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 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 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
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