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数学第二学期第六章 实数单元 易错题难题提高题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设记号*表示求a 、b 算术平均数的运算,即*2a ba b +=,则下列等式中对于任意实数a ,b ,c 都成立的是( ).①(*)()*()a b c a b a c +=++;②*()()*a b c a b c +=+; ③*()(*)(*)a b c a b a c +=+;④(*)(*2)aa b c b c c+=+.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④2.=15.9065.036( )A .159.06B .50.36C .1590.6D .503.63.0=,则x y +的值为( )A .10B .-10C .-6D .不能确定4.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a b c ++就是完全对称式(代数式中a 换成b ,b 换成a ,代数式保持不变).下列三个代数式:①2()a b -;②ab bc ca ++;③222a b b c c a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5.有下列四种说法:①数轴上有无数多个表示无理数的点; ②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③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为0和1; ④没有最大的正整数,但有最小的正整数;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6.已知,x y 为实数且|1|0x +=,则2012x y ⎛⎫⎪⎝⎭的值为( )A .0B .1C .-1D .20127.若30,a -=则+a b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B 2=C 2=-D 4=-9.,则x 和y 的关系是( ). A .x =y =0 B .x 和y 互为相反数 C .x 和y 相等 D .不能确定10.有下列说法:(14;(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3)某中学七年级有12个班,这里的12属于标号; (4)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5)一个有理数与一个无理数之积仍为无理数; (6)如果a ≈5.34,那么5.335≤a <5.345,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个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1.写出一个3到4之间的无理数____.12.数轴上表示1、2的点分别为A 、B ,点A 是BC 的中点,则点C 所表示的数是____.13.观察下列算式:①246816⨯⨯⨯+=2(28)⨯+16=16+4=20; ②4681016⨯⨯⨯+=2(410)⨯+16=40+4=44;… 根据以上规律计算:3032343616⨯⨯⨯+=__________14.将1,2,3,6按下列方式排列,若规定(,)m n 表示第m 排从左向右第n 个数,则(20,9)表示的数的相反数是___152(2)-的平方根是 _______ ;38a 的立方根是 __________. 16.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17.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31ab c d -+=_____.18.将2π93-272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________. 19.已知实数x 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2a +1和3-4a ,实数y 的立方根为-a 2x y +的值为______. 20.11133+=112344+=113455+=,……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 (n≥1)的等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读一读,式子“1+2+3+4+5+…+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将“1+2+3+4+5+…+100”表示为1001n n=∑,这里“∑”是求和符号.例如:1+3+5+7+9+…+99,即从1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501(21)nn =-∑,又知13+23+33+43+53+63+73+83+93+103可表示为1031nn=∑.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请解答下列问题.(1)2+4+6+8+10+…+100(即从2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用求和符合可表示为_________.(2)1+12+13+…+110用求和符号可表示为_________.(3)计算6211nn=-∑()=_________.(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22.观察下列三行数:(1)第①行的第n个数是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n为正整数)(2)第②、③行的数与第①行相对应的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的第9个数,记这三个数的和为a,化简计算求值:(5a2-13a-1)-4(4-3a+54a2)23.观察下来等式:12×231=132×21,13×341=143×31,23×352=253×32,34×473=374×43,62×286=682×26,……在上面的等式中,等式两边的数字分别是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1)根据以上各等式反映的规律,使下面等式成为“数字对称等式”:52×_____=______×25;(2)设这类等式左边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且2≤a+b≤9,则用含a,b 的式子表示这类“数字对称等式”的规律是_______.24.“比差法”是数学中常用的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即:0,?0,?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则则则; 例如:比较192-与2的大小 ∵1922194--=- 又∵161925<< 则4195<< ∴19221940--=-> ∴1922->请根据上述方法解答以下问题:比较223-与3-的大小.25.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因为4<7<9,即2<7<3,所以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请解答:(1)10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2)如果5的小数部分为a ,13的整数部分为b ,求a +b ﹣5的值.26.给定一个十进制下的自然数x ,对于x 每个数位上的数,求出它除以2的余数,再把每一个余数按照原来的数位顺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定义这个新数为原数x 的“模二数”,记为()2M x .如()()22735111, 561101M M ==.对于“模二数”的加法规定如下:将两数末位对齐,从右往左依次将相应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规定: 0与 0相加得 0; 0与1相加得1;1与1相加得 0,并向左边一位进1.如735561、的“模二数”111101、相加的运算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29653M 的值为______ ,()()22589653M M +的值为_(2)如果两个自然数的和的“模二数”与它们的“模二数”的和相等,则称这两个数“模二相加不变”.如()()22124100,630010M M ==,因为()()()222124630110,124630110M M M +=+=,所以()()()222124*********M M M +=+,即124与630满足“模二相加不变”.①判断126597,,这三个数中哪些与23“模二相加不变”,并说明理由; ②与23“模二相加不变”的两位数有______个【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①中(*)2b c a b c a ++=+,()*()22a b a c b ca b a c a ++++++==+,所以①成立;②中*()2a b c a b c +++=,()*2a b c a b c +++=,所以②成立; ③中()()*(*)*222a b a c b ca b a c a a b c ++++=+=+=+,所以③不成立; ④中(*)2a b a b c c ++=+,22(*2)22222a abc a b c a b b c c +++++=+==+,所以④成立. 故选B.2.D解析:D 【分析】根据已知等式,利用算术平方根性质判断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100=503.6,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3.C解析:C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x ,y ,然后再求x+y 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x-2=0,y+8=0 ∴x=2,y=-8 ∴x+y=2+(-8)=-6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掌握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A解析:A【分析】在正确理解完全对称式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根据信息中的内容知,只要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就是完全对称式,则:①(a-b)2=(b-a)2;是完全对对称式.故此选项正确.②将代数式ab+bc+ca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故ab+bc+ca是完全对称式, ab+bc+ca中ab对调后ba+ac+cb,bc对调后ac+cb+ba,ac对调后cb+ba+ac,都与原式一样,故此选项正确;③a2b+b2c+c2a 若只ab对调后b2a+a2c+c2b 与原式不同,只在特殊情况下(ab相同时)才会与原式的值一样∴将a与b交换,a2b+b2c+c2a变为ab2+a2c+bc2.故a2b+b2c+c2a不是完全对称式.故此选项错误,所以①②是完全对称式,③不是故选择:A.【点睛】本题是信息题,考查了学生读题做题的能力.正确理解所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实数的定义,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平方根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①数轴上有无数多个表示无理数的点是正确的;;2③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故本小题是错误的;④没有最大的正整数,但有最小的正整数,是正确的.综上,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有关概念,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6.B解析:B【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然后代入所求式子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1=0,y-1=0,解得:x=-1,y=1,所以2012xy⎛⎫⎪⎝⎭=(-1)2012=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熟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每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3﹣a=0,2+b=0,解得,a=3,b=﹣2,a+b=1,故选B.考点:1.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2.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8.D解析:D【分析】根据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依次计算各项后即可解答.【详解】选项A=2,选项A错误;选项B2=±,选项B错误;选项C=,选项C错误;选项D4=-,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熟练运用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先移项,再两边立方,即可得出x=-y,得出选项即可.详解:,=∴x=-y,即x、y互为相反数,故选B.点睛:考查了立方根,相反数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得出x=-y.10.B解析: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数轴的意义实数的运算及近似数的表示方法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4的算术平方根是22,故(1)错误,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故(2)正确,某中学七年级共有12个班级,是对于班级数记数的结果,所以这里的12属于记数,故(3)错误,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4)正确,0与无理数的乘积为0,0是有理数,故(5)错误,如果a≈5.34,那么5.335≤a<5.345,故(6)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2)(4)(6),共3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绝对值的性质及近似数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π(答案不唯一).【解析】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按要求找到3到4之间的无理数须使被开方数大于9小于16即可求解.解:3到4之间的无理数π.答案不唯一.解析:π(答案不唯一).【解析】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按要求找到3到4之间的无理数须使被开方数大于9小于16即可求解.解:3到4之间的无理数π.答案不唯一.12.【分析】设点C表示的数是x,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出x的值.【详解】解:设点C表示的数是x,∵数轴上1、的点分别表示A、B,且点A是BC的中点,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解得:,故答案解析:2-【分析】设点C表示的数是x,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出x的值.【详解】解:设点C表示的数是x,∵数轴上1的点分别表示A、B,且点A是BC的中点,,解得:,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1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熟知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分析】根据题目数据,计算结果等于首尾两个偶数的乘积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再加上16的算术平方根,依此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080+4=1084.故答案为:1084.【点睛】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数据,计算结果等于首尾两个偶数的乘积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再加上16的算术平方根,依此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080+4=1084.故答案为:1084.【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读懂题目信息,观察出计算结果等于首尾两个偶数的乘积加上4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数的排列方法可知,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2个数.第三排3个数,第四排4个数,…第m-1排有(m-1)个数,从第一排到(m-1)排共有:1+2+3+4+…+(m-1)个数,根据数的排列解析:【分析】根据数的排列方法可知,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2个数.第三排3个数,第四排4个数,…第m-1排有(m-1)个数,从第一排到(m-1)排共有:1+2+3+4+…+(m-1)个数,根据数的排列方法,每四个数一个轮回,根据题目意思找出第m排第n个数到底是哪个数后再计算.【详解】(20,9)表示第20排从左向右第9个数是从头开始的第1+2+3+4+…+19+9=199个数,÷=……,即1中第三个数∵1994493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找准变化是关键.15.2a【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及立方根的定义解答.【详解】的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2a,故答案为:,2a.【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利用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及立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及立方根的定义解答.【详解】38a的立方根是2a,故答案为:,2a.【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利用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及立方根.16.0或±1.【分析】根据立方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1)3=﹣1,13=1,03=0,∴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或±1.故答案为:0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的解析:0或±1.【分析】根据立方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1)3=﹣1,13=1,03=0,∴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或±1.故答案为:0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的定义,熟练掌握立方的定义是解题关键,注意本题要分类讨论,不要漏数.17.【分析】根据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出ab=1,c+d=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b互为倒数,∴ab=1,∵c、d互为相反数,∴c+d=0,∴=﹣1+0+1=0.解析:【分析】根据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出ab=1,c+d=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b互为倒数,∴ab=1,∵c、d互为相反数,∴c+d=0,∴1=﹣1+0+1=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倒数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8.<< 【分析】先根据数的开方法则计算出和的值,再比较各数大小即可. 【详解】 ==,==, ∵>3>2, ∴<<,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化简得出和的值是解解析:3<2π【分析】的值,再比较各数大小即可. 【详解】33=22=32-=32, ∵π>3>2,∴22<32<2π,即3<2π,<2π【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化简得出3的值是解题关键. 19.3 【分析】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x 与y 的值,即可确定的值. 【详解】解:根据题意的2a+1+3-4a=0, 解得a=2, ∴,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熟解析:3 【分析】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x 与y 的值. 【详解】解:根据题意的2a+1+3-4a=0, 解得a=2,∴25,8x y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观察分析可得,,,则将此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 【详解】由分析可知,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找(1)n n =+≥ 【分析】=(2=+(3=+n(n ≥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1)n n =+≥ 【详解】由分析可知,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 ≥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1)n n =+≥(1)n n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观察各式,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用n 表示的等式即可.三、解答题21.(1)5012n n =∑;(2)1011n n =∑;(3)50 【分析】(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出结果即可; (2)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出结果即可;(3)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将原式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解:(1)根据题意得:2+4+6+8+10+…+100=5012n n =∑;(2)1+12+13+…+110=1011n n =∑;(3)原式=1-1+4-1+9-1+16-1+25-1+36-1=85. 故答案为:(1)5012n n =∑;(2)1011n n=∑;(3)85.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2.(1)-(-2)n ;(2)第②行数等于第①行数相应的数减去2;第③行数等于第①行数相应的数除以(-2);(3)-783 【分析】第一个有符号交替变化的情况时,可以考虑在你所找到的规律代数式中合理的加上负号,并检验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