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2017·金华) 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2)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这是范仲淹在何时优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7七下·长春月考) 名著阅读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
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
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
”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
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
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烫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
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
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
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
”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
两个公人哪里敢回话……(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2)中国古典名著向来以刻画人物细腻见长。
在选文中,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了鲁智深的人物形象?(3)鲁智深是这部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请你在阅读本段内容后,概括鲁智深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3. (12分) (2017七上·靖江月考) 少年正是读书时,靖城中学七(2)班要举行“与书籍结伴而行”的读书报告会,你能向同学推荐一本中外名著吗?写出名著名称和内容梗概。
名著名称:________内容梗概: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4. (21分) (2018八上·建瓯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驿路梨花(节选)彭荆风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忧憾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革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地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
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推动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 小茅屋的主人是谁B . “我”和老余的谈话C . 瑶族老人的出现D . 小茅屋的启示(2)选段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诗?5. (25分) (2018八下·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做人要有立体感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存在。
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
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
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
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
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
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
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
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1)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请说出它有什么作用。
(3)请说说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6. (12分) (2017八下·如皋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善明,平原人。
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
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①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
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
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
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②。
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
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③许。
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
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
谥烈伯。
”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
(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注】①饘:zhān稠粥。
②持丧:守丧。
③见:被。
(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画一处。
①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多获全济________ ②甚异之________③见许________ ④唯有书八千卷________(3)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 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其真不知马也(《马说》)B . 为之叹息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 . 善明以母在虏中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活板》)D . 痛悼于怀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4)翻译下列句子。
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
(5)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7七下·临淄期中) 按要求完成作文日月与星辰同行,天空更显美丽璀璨;小鹿与溪水同行,身后留下欢声一片;你和父母同行,家庭充满温馨和牵挂;我们和一本好书同行,美好的品行会悄悄发芽;美丽和善良同行,人间会开遍真纯之花……请以“同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1-6、1-7、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2-1、2-2、2-3、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3-1、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4-1、4-2、4-3、5-1、5-2、5-3、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6-1、6-2、6-3、6-4、6-5、六、作文 (共1题;共5分)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