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启蒙运动时期

第六章 启蒙运动时期


《格列佛游记》 一位诚实的英国船长的四次航海:侏儒国、巨人国、飞行浮岛、 贤马国。贤马国的统治者是具有高度理性的贤马,有贪婪、 嫉妒、凶残、狠毒的人形动物服侍着。表明如果贪欲战胜 理智,人类就会堕落为动物。
3. 菲尔丁 Fielding 1707-1754
《弃婴汤姆· 琼斯的故事》 平行构筑情节:讲述善良和恶毒的两兄弟最终是善有善报、恶 有恶报。
英国、法国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兴起 高潮 主要 对象 核心 影响 根源

性质 影响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把人从封建神学 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 束缚中解放出来 思想准备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古希腊文化(起源) 借助 资本 主义 萌芽 共同根源 文艺复兴(形成)
4. 思想核心:理性崇拜。 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 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 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 权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 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实现美好的 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
Ⅱ.法国哲学和文学
孟德斯鸠
伏尔泰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 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 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 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他是一个 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 使命。 ——雨果
他的灵车上写着这样的句子: “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Ⅲ.英国文学
1. 笛福 Defoe 1660-1731
《鲁宾逊漂流记》依靠自己的理智和劳动登上幸福的顶峰 鲁宾逊是一个英国水手,海难后到达一个荒岛上,再依靠自己 力量生活的过程中,在食人族手中救了一个叫做星期五的 黑人。后来他得到了一艘船,驶回了家乡。
2. 斯威夫特 Swift 1667-1745
《论法的精神》中译本书影
《法意》书影
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 基本原则。1904—1909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一 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
2. 伏尔泰 Voltaire1694-1778
法国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为人直率, 作品笔调尖锐流畅。
⑴ 《哲学通讯》 1739 以24封信对比英国的自由、宽容 和法国的专制,呼吁 政治、宗教和哲学自由。 ⑵《老实人》 1758 讽刺“一切皆善”并为现存秩序辩护的盲目乐观主义 哲学。。 ⑶《中国孤儿》 根据《赵氏孤儿》改遍
革命的发生。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
方式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翻译出版卢
梭、孟德斯鸠的作品,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3)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新文化运动前
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宣
传民主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三、专题研讨
1、《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 雅各· 卢梭) (1712.6.28——1778.7.2) 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 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反对 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 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 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 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 由发展。
2. 历史过程:以17世纪英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为序幕,之后传至法国,再传至欧洲大陆各国。 3. 内在原因:科学和生产力取得突破性发展。牛顿 的万有引力理论为其他许多学科的大发展奠定了 基础;瓦特于60年代发明高效率的蒸汽机,并使 之成为工业可用的发动机。科学用于生产实践, 促成了工业革命,壮大了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 级。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人的价值进一步被发现, 人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反封建的情绪空 前高涨。
Ⅳ.德国文学和哲学
1. 席勒 Schiller 1759-1805 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美学理论家,德国现代文学 奠基人。
《强盗》《阴谋与爱情》《华伦斯坦三部曲》《威 廉· 退尔》
2. 歌德 Goethe 1749-1832 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文艺复兴 以来世界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恩格斯称“天才诗人”, 海涅称“世界的一面镜子”。
(2)注重人权,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学说
(3)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 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 治制度的高度,为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提供理论依 据。
从而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彻底、更有鲜明的
政治革命性质。
启蒙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 自由引导人民 》
二、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1)性质:
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 后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思想 解放运动。
(2)对欧洲而言: (3)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而言: (4)对全人类而言: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时间 背景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
意大利 反对教会神学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4.百科全书派 指《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1751年由狄德罗 开始编辑,至1771年出齐35卷。在编写过程中,作 者们组成了一个哲学家群体,被称为“百科全书 派”。这一派别把机械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人类知 识(社会、政治、历史、宗教、伦理、美学)的一 切领域,公开彻底的反对宗教,在政治上反对封建 专制。特指启蒙时期唯物主义的战斗的无神论者。 包括孔狄亚克、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拉 美特利(未参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虽参 与,但一般认为是早期温和启蒙主义者。
⑴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私有财产导致了不平等和不幸,人的弊病不是与 生俱来,而是由人自己导致的,但解决也依赖 于人的力量。
⑵ 《新爱洛伊丝》 歌颂大自然和纯洁的感情 ,作者在这里洞见了生 活的复杂性,并用美德来忠于爱情和家庭生活, 这是向当时上层社会淫乱的风尚吹送的纯洁清风。
⑶ 《爱弥儿》或称《论教育》 讨论教育的哲理小说,作者设想出一个由他教育 的叫爱弥儿的学生的全过程,并围绕教育问题迁 入了有关心理、哲学、宗教、道德、政治和爱情 婚姻等问题的讨论。
第八讲 启蒙运动
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
一、启蒙运动兴起及主要代表人物
Ⅰ. 概述
1. 启蒙运动的定义 1689-1789,上限指英国“光荣革命”,下限指 法国大革命爆发。 在文化领域,为顺应18世纪的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 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历史要求,全欧范围 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启蒙(enlightenment)的意 思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在黑 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反对蒙昧主义、专 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 思想、新观念。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 次精神解放运动,教导人们用理性摆脱偏见,解 放思想。
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谭嗣同用资 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
礼教。严复借用进化论理论,阐明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2)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
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最具有
浪漫主义色彩的油画作品之 一,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该油画又名“1830年7月27 日”,以纪念1830年7月27
日巴黎市民为推翻波旁王朝
的一次起义,该起义从27日 至29日,历史上称为“光荣 的三天”。
法国大革命 (攻占巴士底狱)
启蒙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
卢 梭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
1. 孟德斯鸠 Montesquieu 1689-1755 孟德斯鸠是其男爵称号,他虽身为贵族,却抨击法国政治专制。主张向英国学习 采用民主制度。
⑴《波斯人信札》1721 一部融合了哲学、政治和伦理的讽刺法国的著作,伪装成150封访法的波斯人与 其国内同乡的书信,抨击各种专制形式。 ⑵《论法的精神》1784 对历史上和现实中各个民族的法律进行概括,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 法的精神:造成种种法律的因素--民族性格、整体形势、地理气候的总和。 自然法:由万物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在不同条件下,自然法派生出三种政体:共和制、君主制和独裁专制。共和制是 全体(民主制)或一部分国民(贵族制)的统治;君主制是一个人按照基 本的法则,通过中介力量进行统治。专制是独裁者既不依照法律、又不通 过中介力量的任意统治。 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
⑷ 《社会契约论》 卢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 而不在的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的一切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人更是奴隶。” 核心思想:国家主权完全属于人民;政府只是主权的 受托者,人民可以随时委任或撤换政府官吏。“主 权在民”的国家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 人就是自由,人就是平等,及“天赋人权”的思想, 对后世西方整个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⑸ 《忏悔录》 “不论善和恶”都同样写出来的自传,名为忏悔实为对 社会的控诉。
《少年维特的烦恼》 《浮士德》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3、康德
主要思想:
自由与自律
代表作:
《纯粹理性批判》
2006年9月,温家宝总理访欧时接受西方各大媒体 采访,其中在回答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时引用了德 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也是刻在康德墓碑上的:“有 两种东西,我对它愈是深入思考,它在我心底的敬畏 就愈是神奇强烈,那就是我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 道德规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
法国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