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4:十七世纪欧洲文学(古典主义)
外国文学史4:十七世纪欧洲文学(古典主义)
“巴洛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 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 的社会愿望和需要,对19世纪浪漫主义与拉美文学 均有深刻影响。
㈡英国清教文学
⑴清教运动 英王亨利八世在16世纪30年代与罗马教皇决裂,从而把英国 的宗教事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就是英国国教(也译为安立甘 教) 。十六世纪后半叶,教会内部分虔诚信徒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 教的残存因素。“清教”因而得名。
⑶历史文化传统 对文艺复兴个性放纵的一次反拨。奉古希腊罗马文 学为典范,认为它是不可逾越的。
㈡思想特征
⑴受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 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 合得非常紧密。
⑵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⑶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 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㈠文化背景
⑴社会历史条件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强盛。专制王权的高度发展, 要求社会生活的高度统一,崇尚秩序化、明确等级。
⑵思想基础: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⒈政治观:服从国家、法规、宗教。 ⒉伦理观:区别灵与肉,倡导以理性克制欲望。 ⒊认识论和方法论:认为理性万能,高度崇尚数 学的明晰和确定,追求概念的清晰明白。
⑷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 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㈢艺术特色
⑴思想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如《熙 德》),崇尚理性原则,遵守公民义务(如《安德洛玛 克》),并认为明晰性是美的基本特性。
⑵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并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 和标准,要求文学为封建王权(政治)服务,要求文学 规范化、格律化,具体创作上要求“三一律”,即规定 剧本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致,每部剧只能 有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内完 成。虽有利于剧情的简练集中,但束缚了自由创作,在 浪漫主义兴起后被打破。
⑶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 的宫廷趣味。
⑷人物塑造类型化。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 性”,性ture
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古典主义)
第一节 英国 第二节 法国 第三节 莫里哀
第一节 英国
㈠“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巴洛克艺术在文学上的表现。 起源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和西班牙,17世纪上 半叶达到鼎盛。内容上充满宗教激情;往往表现人 类在上帝和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和悲剧性沮丧。主 要特征:纤毫无遗地表现丰富性的官能感受;拒绝 理性的宗教情怀;充满矛盾性和动态感,追求奇异 的艺术效果;风格夸张,语言雕琢。
西方文学史 一旦灵魂开口言说, 啊!那么灵魂自己就不再言说! 许尔东 ——席勒
Western Literature
西方文学
第导一论章 导 论 第 第第一 二一章 章章 导 古古希希腊腊论、罗罗马马文:学自由与魔影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自由与魔影 第第三二章章 中中世世纪纪:文别学问“我”是谁 第 第 第第三 四 四三章 章 章章 中 文 文文世 艺艺艺纪 复复复: 兴兴兴别 ::文醒问 醒学“ 来来我的的”狂狂是欢欢谁与与忧忧郁郁 第 第第五 五四章 章章 古 古十典典七主主世义义纪::欧带带洲着着文锁锁学链链(跳跳古舞舞典的的主文文义学学) 第 第 第第六 六 七五章 章 章章 启 启 浪十蒙 漫蒙八主 主主世义 义义纪: ::欧““ 思洲人 想人文”有”学的多的(深远深启层我层蒙凸们凸主显就显义能)走多远 第第七六章章 浪十漫九主世义纪:浪思漫想主有义多文远学我们就能走多远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金钱时代的心灵体系 第 第第八 九七章 章章 12十90九世 世世纪 纪纪现 现现实 实实主 主主义 义义: :文金揭学钱露时的代痛的苦心与灵快体感系 第 第第九 十八章 章章 2现二0代十世主世纪义纪现:现实性实主、主义荒义:诞文揭与学露死的亡痛苦与快感 第第十九章章 现二代十主世义纪:现性代、主荒义诞文与学死亡
㈣弥尔顿
“第一个为弑君辩护的人”,口授完成三大诗作: 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
⑴弥尔顿是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号手,是一个最彻 底、最勇敢、带有明显民主主义色彩的战斗者。他鼓动 了对封建贵族的政治革命和对封建教皇统治的教会革命。
⑵他是最勇猛的反对大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妥协的 文人。他具有前瞻性地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优越性和 封建王党复辟的危险性。他的作品给资产阶级以巨大的 警示作用。
代表作梦幻寓言讽喻小说《天路历程》,小 说主人公“基督徒”从故乡“毁灭的城市”逃 出,弃绝罪过,坚持真理,排除万难,最后达 到幸福的天堂。小说结构有流浪汉小说的特点, 通过旅途见闻反映英国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 讽刺贵族阶级的腐败现象,用梦幻的写法批判 地描写现实生活,反映广大人民对复辟王朝的 不满。班扬在语言和小说技巧方面为18世纪斯 威夫特和笛福的小说铺平了道路。
⑶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伏尔泰、卢梭等人,成为 启蒙思想的先辈。
⑷弥尔顿开启了英国近代文学,开始使英国文学走 上了繁荣的近代文学时期。
第二节 法国
17 世纪欧洲的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 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后来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今之争”是古典主义开始衰落的标志。法兰西 文学在宫廷的干预下,渐由世纪初的“巴罗克”艺 术、沙龙文学等杂然纷呈的局面走上了古典主义轨 道。马雷伯、沃日拉、夏普兰在语言整顿方面打下 了理论基础。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专制王权强盛时 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背景下产 生的。它从理论到实践都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 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代表作家高乃依、拉 辛、莫里哀、拉封丹、布瓦洛。
⑵清教思想 上帝面前一律平等,反对国王和主教专权。反对国教铺张豪 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主张节俭勤奋、厌恶懒 惰和邪恶,主张自律和内省,推崇禁欲主义和发财致富。清教思想 代表了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清教徒思想为特征的清 教徒文学,以约翰·弥尔顿和约翰·班扬为代表。
㈢约翰·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