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何自我保护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五)、教你十大诀窍 • 诀窍1:夹起尾巴做人。你不记得有一位著名的病人家
属说过的一句名言了吗?“你们不要以为穿上白大褂就是 白领了”。 • 诀窍2:掌握死活门。认清哪个是要死的,哪个是暂时 死不了的。 • 诀窍3:碰到危重病人,掌握以下步骤,有百利无一害: 第一氧气,第二盐水,第三想上级。 • 诀窍4:记录要详尽,努力做到滴水不漏。把每一个病 人当做你潜在的原告。 • 诀窍5:对身上暂时无钱的、或者如外地打工真的无钱 的,要一视同仁,给他基本的药物和检查,宁可教天下人 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欠费有医院扛大头,对病人“欠 治”也许就是我们“欠揍”,犯不着。
一、医院易发纠纷的时段、
人群、病种
(二)容易引发纠纷的人群
1. 酒后之人:患者或患者家属酒后,控制能力下降,容易 发生争端。个别人借酒发 疯,制造事端,易引发纠纷。
2. 合并精神病的患者。 3. 劳改、保外就医的患者或有打架斗殴前科者。 4. 有潜在生命危险的人。 5. 患多种疾病,与多科室有关的病人。 6. 经济拮据,无亲人照看,语言交流困难。 7. 本院职工的熟人 。 8.患者家属中有从医人员者。 9.有吸毒行为的患者。 10.车祸或打架伤者和某些工伤者
求上级医师意见及时点。就当给自已创造一个学习机 会吧 • 医生的学习是有阶段性的。工作之后,学习方式同 上学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 新的学习生活的特点是“实践第一,边干边学”。 不要再跟着老师看书,也不要按照系统看书,而是 “遇见什么病,就看什么书”。“书看两头”,在实 践之前看,在高发季节之前看,上班看病,下班看书。
内容
• 一、医院易发纠纷的时段、人群、病种 • 二、20条注意事项 •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1、态度要端正 • 2、急诊科的特点 • 3、腿勤、手勤、眼勤、口勤、脑勤。 • 4、基石、关键、保证 • 5、教你十大诀窍 • 6、学习 • 7、观察室 • 8、急诊室 • 9、医生的十招朮 • 10、急诊工作经验交流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四)、基石、关键、保证 • 我想,只要干医,搞急诊,就会面临这些问题。既然我
们改变不了客观因素,就得调整自己,似乎有些残酷,这 也是事实,谁让你在这种环境下行医呢! • 1.高度责任感及精湛的技术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基石; • 2.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减少医患矛盾的关键; • 3.严格的规章制度是避免医疗纠纷的保证。 • 提高诊治水平、严格遵守诊疗常规和良好的服务态 度是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诀窍6:遇有要对你动粗的不良之徒,如果你觉得占 不了上风,不要动手,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 上。
• 诀窍7:如果在冲突中吃了亏,不要怕把事情闹大, 要舍得花精力、财力,让对方见着你就害怕。
• 诀窍8:不怕打架,动粗能赢的,在警察赶到之前, 动员你所有的力量坚决地狠心地打。让领导为你去付 “柴墩费”,是做领导很开心的事。(最好不打)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二)、急诊科的特点 • 急诊科的特点:是“三高一低”——高度风险、高度紧
张、高度挨骂、低收入——经常遇到各种纠纷,我的一点经 验是: • (1)扮猪吃虎,既然病人是老虎,医生是“白狼”,倒 不如扮成猪,去对付老虎,该当孙子时就要当,心安理得。 • (2)平安是福,决不逞能,对难缠的该请走的请走,决 不能为了几毛钱把命搭上,尽管对患者未必是好事,但明哲 保身确实实际。 • (3)看菜下饭,量体裁衣。什么样的病人,什么样的打 发。 • (4)讲究医德,对真正需要我们,把我们真正当医生 看——而不是当敌人看的患者一定要讲究医德,毕竟这占大 多数。
一、医院易发纠纷的时段、
人群、病种
(三)易误诊而致医疗纠纷的病种 1.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 2.脑出血。 3.硬脑膜外血肿。 4.刀刺损伤,创口小而深者。 5.骨折。 6.高危妊娠。 7.复合伤 8.内出血
由于上述疾病多变性的特点,在诊治过程中易引起 纠纷。
二、注意事项20条
• 1。门诊的诊断必须谨慎,尽量全面但要留有余地, 如“黄疸原因待查”等。
二、注意事项20条
• 5。勿向患者及家属过多解释病情,告知其病名及 严重即可。
• 6。详细而且有选择的记录患者及家属的于病情治 疗不利的要求及行为,部分要求其签字。
• 7。及时书写病案,务必不要涂改,尤其发生纠纷 后,原有病例不能调换,确需要改动,由上级医师用 红笔划去原内容,在旁边补充,并注明修改人员、日 期,但是原内容必须仍能看清。
• 四、急诊医生的感叹
一、医院易发纠纷的时段、
人群、病种
(一)医院容易引发纠纷的高危时段 1.节假日、三休时间,尤其是下半夜值班。 2.病情突然变化,尤其是家属首先发现。 3.值班时间请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代岗 4.病人或家属已有微词或不满。 5.医疗、护理或支持系统出过差错。 6.医疗意外或严重并发症。 7.病人濒危或突然死亡。
• 11。该下病危下病危,该下病重下病重,然后让家属 签字。但死亡通知你不要乱签,涉及到一些善后处理的 法律知识。
二、注意事项20条
• 12。全面书写手术通知单,并详细向患者家属解释。 • 13。若手术是你主刀,及时写手术记录。若你是一
助,照实记录并交由主刀大夫过目,他不同意就让他 批改后重抄后让他签字。 • 14。出现他科问题则请有关科室会诊,并要求会诊 大夫留详细会诊记录。并照行之,切勿班门弄斧。
二、注意事项20条
• 15。妥善保留各种检查单及会诊单。 • 16。不能太相信其他医疗单位的检查单及诊断治疗
方案。 • 17。诊断证明一定要与病案一字不差。不要做假。 • 18。出院时填写治疗效果须谨慎,例子太多,不胜
枚举,勤问上级大夫。 • 19。“出院医嘱”宁多勿少。该写的一定要写,出
院后此患者执行不执行是他的事。 • 20。留一个自己的病案周记,免得病人告你时你都
医生如何自我保护
金坛花园妇科医院: 刘德之 综述
前言
•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百姓 “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强烈。同时,中国正处于 一个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 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 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凸显。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 命息息相关的“窗口”行业,自然最容易引燃社会情 绪的导火线。医疗形势的严峻,给医生的生命安全带 来严重的威协,医生如何自我保护成了医疗界关注的 重要话题。笔者就医生如何自我保护的有关言论综述 如下,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 2。住院部收治后再次详细问诊及查体,莫以门诊 为准,门诊诊断仅作参考。
• 3。部分患者(车祸,暴力伤,医保,社保等须由 第三家负医疗费用)的病例要认真仔细书写。车祸, 暴力伤患者,切勿评论。
• 4。扩展入院常规检查,以免部分入院时即存在的 疾病,因未查出而导致患者认为“住院期间因医疗错 误所至”。凡患者拒绝之检查(包括各项血生化,乃 至肛门指诊),须在病程记录上描述记录,并由患者 或其家属签字。如果家属拒签,也要记录并有其他医 务人员作证。
• 8。每次的检查及治疗都要上医嘱,患者不同意或 拒绝的,勿忘记入病程记录,并停止医嘱执行。
二、注意事项20条
• 9。自己管好自己的病人,禁止他人管理。别帮熟人 的忙,你和他熟,但患者也是和他熟,不是和你熟。上 级医师的指示一定照做,切记将其分析及医嘱纳入当天 的病程记录。
• 10。急诊诊疗切不可先入为主,每一个病人都需谨慎 对待。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三)、腿勤、手勤、眼勤、口勤、脑勤。 • 嘴勤、腿勤、脑勤。遇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是
畜牲,我则为兽医,与兽而语不可轻言! • 首先心态尽量平和,不与闹事者一般见识,有人说“狗咬
你一口,你还要去咬它一口吗?”显然不能。记住:大多数人 是来看病的,你还得为这些人服务,自己不要乱了阵脚,影响 情绪。 • 其次病历是在法律上保护自己的唯一朋友,完善他,保护好。 • 再其次说话要有余地,治疗尽可能找到依据,用药尽量少而 精。对付地痞流氓要用脑子,你上了这麽多年学,学会动脑 子而不是动手,不要吃眼前亏,否则受害者只能是自己,领导 嫌你找麻烦。社会同情弱势群体,自己可能受了伤.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决定病人离开观察室要坚持四个原则:
• 1、放人要慎重,是否还隐藏着危险?转送防意外,病 人能否耐受转运?
• 2、转运之前要通知病房,转运途中要保留治疗; • 3、一时难以决定的,继续观察是折衷; • 4、病人执意离院的,要请示上级医师,并让患者家属
• 诀窍9:全科同事要团结,遇事一致对外,脸皮要厚。 要象法庭上的律师一般,敢于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 说成白的,把豆腐说成是麦子做的。
• 诀窍10:注意结交一些在社会上叫得响的“朋友”, 他们能随时为你撑腰。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六)、学 习 • 不良后果多讲点,临床检查多做点,会诊和/或征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在急诊室工作,要抓重点,离老师越近越好。一遇到 危重症抢救,要尽快完成手里的工作,参与到抢救中去。 在脑子里贮存各种病人形象,做到“一望可知”,甚至 “一瞥可知”,因为望诊的速度是最快的,诊断首先是 形象思维。贮存病人形象,是急诊学习的主要内容。在 遇到第一例病人时,要从症状到医嘱,全部记录,全部 记忆,“一竿子到底”,不能只满足于几个原则。
三、坐急诊时自我保护点滴谈
• 要学会记日记,“日记本是你自己的书,自己写, 自己读”。这本书比其它任何书都重要,因为它是你 自己的总结。买一本袖珍日记,揣在白大衣口袋里, 走到哪,就带到哪,记到哪。这样才能日有所得。
• 面对新病人,急诊室看头,病房看结尾,观察室看 中段儿,谁都不全面。
• 如果急诊室的医生没有时间对已经诊治过的病人继 续作全程追踪,也就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诊断和处置到 底是否正确。所以,要记住患者的一般资料,加强协 作,利用追踪观察表和检查结果通知单,进行追踪观 察,加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