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与界面膜研究进展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与界面膜研究进展

! ! 李学文: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与界面膜研究进展! ! 9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与界面膜研究进展
李学文! 康万利(大庆石油学院)
"# 前言
原油乳状液是十分复杂的分散体系,以油包水型为主。 分散在原油中的水滴的直径一般在 "$ % "$$!& 之间。有许 多因素影响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如原油密度、粘度、水 含量和水滴直径等。原油之所以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主 要是由于原油中含有天然成膜物质,如沥青质、胶质和卟 啉类极性物等,它们吸附在乳状液的油水界面形成牢固的 界面膜,乳状液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原油的粘度,使原油流 动性变小。液滴间界面膜强度的大小是决定乳状液稳定性 的关键。界面 膜 稳 定 是 原 油 乳 状 液 稳 定 的 一 个 重 要 机 理。 水滴聚并的速率与界面膜的可压缩性有关,具有高稳定性 的乳状液与不可压缩性界面膜的存在密切相关。界面压越 大,乳状液越 稳 定。 油 滴 聚 并 时 间 与 油 水 界 面 粘 度 相 关, 即油水界面粘度越大,油滴聚并时间越长,所形成的乳状 液也越稳定。
累积
累积 采收
井数 年产油
年产水日产油日产水 含水

产油
油汽比 程度
(口) (*)
( *) ( * 4 5)( * 4 5)( 6 )
( *)
(* 4 *) (6 )
" / 0730$ "037/$ 80/8’ "$$# " ’39# ’ 9’# $ ’# 3( ’’# "’
’ / ’3’$0 "7$//0 /833/ 78# $ ’(3# ( 9/# $ ’# ($ ’7# 0(
7 / 0030 ’$""8’ 9/’33 8# ’ ’"(# ( 83# 8 ’# 39 00# $"
! !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认为,所设计的加密井是可行的, 可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通过加密,可提高剖
面井采收率 ’6 % 06 ( 预测 7 年)。综合分析表明,中二 北 123 热采区 ’$$ : ’/0& 的九点井网,其加密区的有效厚 度应不小于 "$&,加密井的控制储量大于 0 : "$( *。
(’) 固体微粒。固体颗粒 对 于 原 油 乳 状 液 稳 定 性 也 起 着重要的作用。极细的不溶性固体微粒可组成一类重要的 乳化剂。那些能在水和油相中部分润湿的胶体微粒具有有 效地稳定乳状液的作用。固体微粒稳定的乳状液在原油开 采中经常发现。
微粒稳定的乳状液类型与微粒在油水界面的接触角有 关,油水界面的接触角( 通过水相的角度) 大于 ()* ,形 成油包水乳状液,接触角小于 ()* 形成水包油的乳状液。 微粒稳定 的 乳 状 液 稳 定 性, 随 着 微 粒 尺 寸 的 减 少 而 增 加。 两个不同性质的微粒作为乳化剂时,可显著改变乳状液的 特征。形成的液滴的大小与所用固体的量成正比,形成的 乳状液的体积直接与固体用量有关。粘土稳定的油包水乳 状液的稳定性依赖于油水界面复合结构的形成,这一结构 有效地维持微粒在油水界面上,从而使乳状液稳定。
0# 成膜物质对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
(") 沥青质和胶质。在原油中存在的天然界面活性物 质中,沥青质对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最为重要。沥青质 一 般 定 义 为 油 中 不 溶 于 正 已 烷 而 溶 于 苯 的 馏 分 ,胶 质 是 高
!!!!!!!!!!!!!!!!!!!!!!!!!!!!!!!!!!!!!!!!!!!!!!
0 / ’$7/7 "/"378 878$0 37# 9 ’73# 3 /’# ( ’# 9" ’8# 90
( / /737 "8$’’3 /7’9’ ’0# 9 ’07# ( 8$# 8 ’# 3/ 0"# "7
3 / 97"( "89/08"$"’"" ’$# 8 ’99# 0 80# $ ’# 30 0’# (0
中的一个组万份方,数蜡据的 油 水 界 面 活 性 降 低,的 原 因。 虽 然, 一 般 说 原 油 中 蜡的含量超过 $% 就能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但蜡对乳状 液稳定性的影响更与原油中蜡晶的数目及状态有关。同时, 蜡的界面活性与蜡分子的结构及形成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 方案设计要点。以提高对角井之间储量动用程度 和整体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为目的;开发方式立足于蒸 汽吞吐,开发层系为 1230 ; ( ;在 ’$$ : ’/0& 反九点法井网
(栏目主持! 杨! 军)
万方数据
- , , 油气田地面工程第 ## 卷第 .) 期(#))&+ .)) , ,
极性并以真溶液形式存在于原油中的化合物。在原油中的 沥青质、胶质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芳烃之间具有密切的关 系。重芳烃逐渐氧化形成胶质,胶质进一步氧化形成沥青 质。因此,两者具有非 常 类 似 的 结 构。 沥 青 质 不 能 结 晶 析 出,也不能分离成单 一 组 分。 沥 青 质 具 有 两 亲 性, 基 本 结 构类似于 盘 状 物 或 多 边 形, 其 中 心 区 由 稠 合 的 芳 烃 组 成, 周围由萘环和脂肪烃链组成,沥青质微粒是由沥青质分子 通过 ! 键、氢键或脂肪烃链堆积起来的,在稳定原油包水 乳状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充当天然乳化剂外,还 可以把水润湿性微粒转变成油润湿性的微粒。沥青质以分 子或胶束状态完全分散在油相中,或以大的颗粒形式分散 在油相中,没有起乳化作用,沥青质必须以微粒形式充分 分散在油相中时才有强的乳化作用。沥青质要有高的界面 活性,必须在油水界面上有规则地堆积起来,形成一个刚 性的界面膜,以便阻止液滴的聚结。这就要求在沥青质微 粒中,沥青质的平面结构要恰当地堆积起来,而且需要大 量的官能团使微粒之间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使沥青质颗粒 紧密地堆积在一起。
在油水界面中,沥 青 质 模 型 油 水 界 面 膜 强 度 越 大, 界 面粘度就越高,而胶质模型油水界面膜粘度小。沥青质在 有机溶液中的溶解状态( 从小分子、缔合到颗粒) 对油水 界面性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当沥青质溶液达到一定浓度 时,沥青质膜的 ! ! " 曲线几乎不再受溶液浓度的影响。这 种情况可以解释为沥青质分子以较小的缔合体或以自由分 子存在,分子 中 所 有 极 性 基 团 能 容 易 地 到 达 表 面 上 所 至。 随沥青质体相的浓度增加,沥青质分子逐渐发生缔合,缔 合体也越来越大。当沥青质发生缔合后,沥青质上的极性 基团不能全部到达表面,这样要达到相同的表面压,所需 沥青质的表面浓度也增加。
’+ 结语
沥青质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对沥青质模型油水界面性 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随沥青质浓度的增加界面结构层强 度增加,这一方面与沥青质在界面吸附增加有关,而更主 要还可能与沥青质不是以分子尺寸,而是以胶体微粒( 缔 合体或颗粒形式) 吸附在界面上形成的界面膜强度不同有 关。沥青质浓度一定 时, 油 相 芳 香 度 增 大, 减 少 了 沥 青 质 在界面的吸附,同时在界面的沥青质也可能溶解成较小的 缔合状态,界面粘度 降 低; 反 之 油 相 芳 香 度 小, 沥 青 质 多 以缔合或颗粒状态存在油相及界面膜上,将导致界面膜强 度和硬 度 增 加。胶 质 相 对 沥 青 质 来 说,其 分 子 体 积 较 小, 分子间也没有缔合现象,在界面膜上多以单分子存在,使 形成的界面膜强度较低。当在剪切力作用下,界面膜很容 易被破坏,界面粘度也较低。界面粘度和界面初始屈服值 的大小直接反映界面膜的强度,也决定了乳状液稳定性。
’#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机理
一般乳状液的稳定性受以下 ( 个基本过程的控制,即 沉降、絮集、聚并和奥氏熟化。沉降是在乳状液系统内形 成液滴浓度梯度的过程,沉降速度符合 )*+,-. 公式规律; 絮集是由于两个液滴间的净吸附力,液滴间的距离显著减 少,液滴聚集 成 团 的 过 程 ,但 各 液 滴 仍 然 存 在 ,这 些 成 团
(&) 天然界面 活性 物质。原 油乳状 液中,由 于吸 附 了 天然界面活性组份而形成的油水界面膜经常发生老化,老 化时间越长,乳状液变得越稳定。老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固 体颗粒的 不 可 逆 吸 附, 以 及 界 面 活 性 组 份 的 重 排 和 缔 合, 导致界面膜的粘弹性增加,形成机械强度很大的不可压缩 的非松弛性的刚性界面膜。这种高机械强度的粘弹性界面 膜在水滴的聚结中强烈地阻止界面膜的排水,促使油包水 乳状液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这种高机械强度的粘弹性的界 面膜是乳状液稳定性的原因所在。
过程常常是可逆的;在第三步聚并过程中,这些团合成大 液滴,导致液滴数目减少和最后液滴完全破坏,这是不可 逆过程;奥氏熟化是在多分散乳状液中,破坏小液滴的情 况下,大液滴将形成的现象。
乳状液的稳定机理如下:基于带有相同电荷的两个相 邻液滴之间的双电层排斥的静电稳定机理;液滴表面上聚 合界面的排斥而引起的立体稳定机理;由于固体微粒在液 滴界面区的吸附而引起的固体微粒稳定机理,在这一稳定 过程中,界面膜的机械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变;另外,在油 水界面上,多层界面活性剂结构的形成也将增加乳状液的 稳定性。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机理已研究了近 /$ 年,但是, 原油为连续相的乳状液稳定机理尚未完全搞清楚,还需要 更进一步 的 基 础 研 究。把 稳 定 水 包 油 乳 状 液 的 稳 定 机 理 ( 静电稳定机理) 直接应用到油包水乳状液上是不合适的。 对于油包水乳状液来说,起稳定作用的最重要因素为水滴 表面上的刚性保护膜。原油乳状液是通过固体微粒稳定机 理或立体稳定机理或二者相互结合稳定起来的。
加密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了采收率,表明 对角井之间进行加密,加密成 "(" : ’$$& 五点法井网;新
在设计区内适当的位置加密可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井设计避开水淹较严重的主河道,选择水淹较弱的区域。
表 "! 中二北 123 井组剖面开发指标预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