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精华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精华课件ppt

社会主义的探索 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4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 发展到科学;
20世纪初,从理论发展到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
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尖锐批判; 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天才的描绘; 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找不到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 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找不到通向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
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 必然胜利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
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关于最完美 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 有趣的全书》,简称《乌托邦》。 意大利思想家,代表作是《太阳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主要特点
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 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 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 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主要特点
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 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 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有了初 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 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 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 场为原型。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马克思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法国 巴黎的无产阶级举行了武 装起义,推翻了法国资产 阶级统治政府,建立了第 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 黎公社,但仅存71天,失 败了,这是第一次无产阶 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第一,在理论上,无 产阶级革命有暴力与和 平两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二,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
巴黎公社墙
临时政府军队镇压 彼得格勒群众集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思想家, 代表作是《新社会观》、《人类思


想实践中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主要特点
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 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 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 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 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 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 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 西 门
傅 立 叶
欧 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第一六阶章段: 16、社1会7世主纪义社(家会庭的手发工展业及向其工规场律手工业 过渡时期)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第三六阶章段:19世社纪会初主期义(社工会场的手工发业展向及大其机器规工律业转变)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西
代表人物:

圣西门(1760-1825) 法国思想家,代
表作是《论实业制度》;
傅立叶(1772-1837)法国思想家,
傅 立
代表作是《新世界》;

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实业家、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的 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1 的发展 32 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
社会主义从理论 到实践的飞跃,是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 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1、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 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 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 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 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马克思主义基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 是要彻底消灭一切
阶级和阶级统治 的革命。
1917年,革命中的 布尔什维克示威游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 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 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 和现实的可能性。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
运行方式、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第二六阶章段:18世社纪会(主工义场社手会工的业)发空展及想其平规均律社会主 义
代表人物 : 摩来里(1720-1780)法国杰出 思想家 ,代表作是《自然法典》; 马布利(1709-1785)法国著名 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是《论法律或法律的原则》。
马 布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