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区别
怡星有限公司
電子顯微鏡分類
電子顯微鏡按結構和用途可分為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反射式電子顯微鏡和發射式電子顯微鏡等。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常用於觀察那些用普通顯微鏡所不能分辨的細微物質結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主要用於觀察固體表面的形貌,也能與X射線衍射儀或電子能譜儀相結合,構成電子微探針,用於物質成分分析;發射式電子顯微鏡用於自發射電子錶面的研究。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因電子束穿透樣品後,再用電子透鏡成像放大而得名。
它的光路與光學顯微鏡相仿。
在這種電子顯微鏡中,圖像細節的對比度是由樣品的原子對電子束的散射形成的。
樣品較薄或密度較低的部分,電子束散射較少,這樣就有較多的電子通過物鏡光欄,參與成像,在圖像中顯得較亮。
反之,樣品中較厚或較密的部分,在圖像中則顯得較暗。
如果樣品太厚或過密,則像的對比度就會惡化,甚至會因吸收電子束的能量而被損傷或破壞。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鏡筒的頂部是電子槍,電子由鎢絲熱陰極發射出、通過第一,第二兩個聚光鏡使電子束聚焦。
電子束通過樣品後由物鏡成像於中間鏡上,再通過中間鏡和投影鏡逐級放大,成像於螢光屏或照相乾版上。
中間鏡主要通過對勵磁電流的調節,放大倍數可從幾十倍連續地變化到幾十萬倍;改變中間鏡的焦距,即可在同一樣品的微小部位上得到電子顯微像和電子衍射圖像。
為了能研究較厚的金屬切片樣品,法國杜洛斯電子光學實驗室研製出加速電壓為3500千伏的超高壓電子顯微鏡。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電子束不穿過樣品,僅在樣品表面掃描激發出二次電子。
放在樣品旁的閃爍體接收這些二次電子,通過放大後調製顯像管的電子束強度,從而改變顯像管螢光屏上的亮度。
顯像管的偏轉線圈與樣品表面上的電子束保持同步掃描,這樣顯像管的螢光屏就顯示出樣品表面的形貌圖像,這與工業電視機的工作原理相類似。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主要決定於樣品表面上電子束的直徑。
放大倍數是顯像管上掃描幅度與樣品上掃描幅度之比,可從幾十倍連續地變化到幾十萬倍。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不需要很薄的樣品;圖像有很強的立體感;能利用電子束與物質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二次電子、吸收電子和X射線等資訊分析物質成分。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電子槍和聚光鏡與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大致相同,但是為了使電子束更細,在聚光鏡下又增加了物鏡和消像散器,在物鏡內部還裝有兩組互相垂直的掃描線圈。
物鏡下面的樣品室內裝有可以移動、轉動和傾斜的樣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