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汉字的演变过程(课堂PPT)
汉字的演变过程(课堂PPT)
草书
张旭(草书)
王 羲 之
行 书
楷书
行书
时代
出现或常用字体
原始社会 商朝
刻画符号(原始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周朝
金文
秦朝
小 篆、隶书
汉朝
草书、楷书、行书
三国两晋 草书、楷书、行书走向成熟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课堂小结
甲骨文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1.我国文字的起源 2.甲骨文的概念 3.甲骨文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中的地位 4.甲骨文在我国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5.草书、楷书和行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 一种新的汉字 字体:楷书出 现了。图为楷 书的创始人钟 繇。
22
楷书笔画平直, 字形方正,书写 简便。
直至今天,楷书 仍是汉字的标准 字体。图为钟繇 作品《宣示表》。
23
古代的中 国人还创 造出了两 种可以快 速书写的 字体:草 书和行书。
草书主 要有章 草、今 草和狂 草3种。 图为用 章草书 写的汉 木简。
10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鼠牛 虎兔 甲
骨
龙蛇
马羊
文 十
二
猴鸡
狗猪
生 肖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
人牛 水日
上 下明 射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好吗?
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理由:
1.甲骨文已相当成熟和完备,不是起源时期的、亦 即很原始的文字。
(从甲骨文单字的数量、构字形式的多样性与成熟性说明甲骨文 的成熟性和完备性)
2.早于甲骨文的早期文字或疑似的早期文字已发现。 3..……
2.金文 司 母 戊 鼎 文 字 拓 片
商代金文中的文字
15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 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 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
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4、甲骨文的发现的意义
甲骨文发现的 意义
甲骨文的内容涉及 到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记录了商朝后期的大量 史实,因此对于研究商 朝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 的史料价值。
三、汉字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 (商代鼎盛,殷墟发现)
2、为何称为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没有纸)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占卜
16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商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商朝
后期。立耳,长方形
大39年在河南省
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
出土。
鼎重832.84公斤,
高1.33米,口长1.1米,
口宽0.79米,壁厚0.06米。腹内壁有“司母
戊”铭文,故名。鼎外壁铸有云雷纹、虎
纹、人头纹、夔纹等,并组成精美整体图
案。
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
重和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该鼎现藏中国国
司母戊鼎
家博物馆。
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 得名。这种文字叫做金文(铭文、钟鼎文)。
4.小篆和隶书
秦代的统一文字: 小篆,使汉字的 笔画和结构得到 定型,奠定了汉 字方块形的基础。 图为秦丞相李斯 书写的《峄山刻 石》。
24
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 所创。图为张芝写的草书。
25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
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
价值。图为《张旭狂草图》
26
张旭的《古诗四帖》
27
行书是一种实用 与审美价值兼具 的书体,魏晋 (220-420年)时 开始流行。图为 最擅长写行书的 晋代大书法家王 羲之。
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半 坡遗址出土)
刻画符号——文 字的雏(chú)形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甲骨文是刻写在 龟甲和兽骨上的 文字,记录了商 朝社会生活的诸 多方面,是研究 商朝历史的最有 价值的史料,是 我国目前已知的 最早的成熟文字。 今天汉字就由甲 骨文发展而来。
1、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最爱做的事儿呀是报答咱妈妈 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
《中国娃》.mp3
2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在没有文字之前 古代人的记事方法
结绳记事
在传说中,我国古代 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jié)造字 →
草 书
得藥验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唐 颜 真 卿
多
字
宝
体
塔
:
碑楷
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
东
晋
王
羲
之
的 兰 亭 集
字 体 :
28
《兰亭序》是王羲 之于东晋永和九 年( 公元353年 ) 三月三日和一些 文人举行“修契” 宴会上,共二十 八行,三百二十 四字,章法、结 构、笔法都很完 美,因此,历代 书家都推《兰亭》 为“行书第一”.
29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秦 朝(小篆)
汉朝的
隶书
欧 阳
询
楷 书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1、甲骨文的来源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 田,其受年?十一月。”卜辞。 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 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商代农业生 产的情况。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3、近代对甲骨文的发现
王懿荣像
殷 墟 甲 骨 堆 层
史海拾贝
18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19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 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 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 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 一种新字体。图为湖北 出土的秦隶竹简。
20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 206-220年)得到了很 大发展,变无规则的 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 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 结构的基础。图为汉 隶。
21
在 者 嗣 世 称
王
释 文
皇 帝 立 国 维 初
峄 山 刻 石
字 体 :
小
篆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
家 钱 粜
高 年 抚
释 文
等 恤 民
东 汉 曹 全 碑
字 体 :
米育之
隶
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
()
释晋
文王
其
朱 楚 人 今 所
不 有 驗 者 乃
天 鼠 膏 治 耳
羲 之
十 七 帖
在是聋
往要有
字 体 :
金文
小篆和隶书
草书、楷书 和行书
1.金文的概念 2.金文的价值
1.秦朝统一后以小篆作为通用的字体 2.汉朝时书写更简便的隶书广泛使用
1.草书、楷书、行书的出现 2.草书、楷书、行书的成熟
世这界三上个现字存第是最4什大课的么汉商?字朝它的青们演铜又变器是:什司么母文戊字鼎 呢?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