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复习

逻辑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逻辑学(Logic)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形似结构)及其规律以及逻辑方法的科学,它是一个音译词,严复音译为逻辑。

历史的逻辑是无情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霸权主义奉行的是强盗逻辑特殊的观点,看法说话要讲逻辑思维的规则学习、掌握逻辑逻辑学思维是人类的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

(理性:概念,推理,判断感性:知觉,感觉,表象)思维三性:概括性(内在,本质),间接性(旧的认知推出新的认知),与语言材料(形式化方法-------人工:形式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系统。

非形式化方法-------自然:歧义性,模糊性)的紧密联系。

逻辑学的逻辑形式由常项与变项构成。

推理:演绎(一般到特殊)归纳(特殊到一般)类比(一般到一般,特殊到特殊)推理有效性:形式正确,由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逻辑学:全人类性,工具性,基础性,规范性中国(名,辩),印度(因明),古希腊(逻辑学)世界三大逻辑传统。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形式(三段论),斯多葛学派演绎理论演绎可以真真,归纳不可以真真。

第二章词项词项有外延(词项所指的对象)与内涵(词项表达的概念)单独词项:唯一的的对象(外延是否唯一),大多为专名词与摹状词普遍词项:指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空词项:不存在的词项(有名无实)集合词项:集合概念,特有属性由多个同类个体构成,指称的对象是群体。

非集合词项:指称的对象是个体,特有属性一个。

正负词项。

最大的属词项为哲学范畴,最小的种词项为专有名词。

词项外延间的关系有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全异(矛盾,反对)定义就是用简洁的语句明确词项内涵的逻辑方法,从而揭示了词项表达的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

定义的成分:被定义项(Ds);定义项(Dp);定义联项(是,就是)。

定义的形式:Ds就是Dp。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Ds 联项Dp下定义的方法:①属加种差下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例:人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属加种差定义的种类(1)性质定义,如:人就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2)发生定义,如: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化合物。

(3)关系定义,如:负数就是小于零的实数。

(4)功用定义,如: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下定义的方法:②语词定义:语词定义是揭示语词所表达的意义的定义。

语词定义的种类:(1)说明的语词定义例:驹就是小马,犊就是小牛。

(2)规定的语词定义例:我们所说的“三热爱”,是指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定义的规则:1、被定义的外延和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

2、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3、定义项中不得有含混的词语,不能用比喻。

4、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三、划分划分是把一个词项的外延分为若干小类以明确词项外延的逻辑方法。

划分的母项:被划分的指称大类的词项称为划分的母项,如“文学作品”。

划分的子项:划分所得的指称小类的若干词项称为划分的子项,如“小说”、“诗歌”、“散文”、“剧本”。

划分的根据:作为划分标准的属性叫划分根据,如划分的标准是“体裁”。

划分的实质:把属分为若干个种。

划分的方法:①一次划分:依据一个标准,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

二分法: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划分的方法,把母项分为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子项。

②连续划分:把划分后的子项作为母项继续划分。

划分的规则:①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②每次划分必须使用同一划分标准。

③每次划分各子项外延应互不相容。

④划分应该逐级进行。

直言命题又叫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对当关系:主、谓项相同的A、E、I、O四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真假制约关系。

反对关系(A—E)当A真时,E一定假;当E真时,A一定假。

当A假时,E可真可假;当E真时,A可真可假。

A与E,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矛盾关系(A—O;E—I)当A真时,O一定假;当O真时,A一定假。

当A假时,O一定真;当O假时,A一定真。

当E真时,I一定假;当I真时,E一定假。

当E假时,I一定真;当I假时,E一定真。

A与O;E与I,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差等关系(蕴涵关系)(A—I;E—O)当A真时,I一定真;当I真时,A可真可假。

当A假时,I可真可假;当I假时,A一定假。

当E真时,O一定真;当O真时,E可真可假。

当E假时,O可真可假;当O假时,E一定假。

A与I;E与O,前者真后者必然真,后者假则前者必然假。

下反对关系(I—O)当I真时,O可真可假;当O真时,I可真可假。

当I假时,O一定真;当O假时,I一定真。

I与O,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规则1: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在前提中起媒介作用,通过它把大项和小项联结起来。

如果中项在前提中一次也不周延,就不能起到媒介作用。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如:泄密者(P)是到会人员(M),甲(S)是到会人员(M),所以甲(S)是泄密者(P)。

规则2: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大项不当周延”或“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如:黄马是马,白马不是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大项“马”不当周延)陈景润没有留过学,陈景润是杰出科学家,所以,杰出科学家没有留过学。

(小项“杰出科学家”不当周延)规则3:前提与结论中否定命题的数目必须相同。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否定命题的数目不相等”的逻辑错误。

例如: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文学作品,所以?前提是两个否定命题,而结论最多只有一个否定命题。

所以从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结论。

三段论的导出规则规则4: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必然提出结论。

规则5:若前提中有一特称命题,则结论必是特称命题。

在256个可能式中,绝大多数是无效式,如:EEE式、OIO式等等。

四个格共有24个有效式:第一格:AAA (AAI)AII EAE (EAO)EIO第二格:AEE (AEO)AOO EAE (EAO)EIO第三格:AAI AII EAO EIO IAI OAO第四格:AAI AEE (AEO)EAO EIO IAI 其中带括号的5个是弱式,即能得出全称结论却得出特称结论的式;标有下划线的4个从两个全称前提推出了特称结论。

1、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混淆普遍词项可以通过“这个”、“那个”、“一个”、“一家”、“一位”等指示词限制为特定的单独词项。

当这些指示词所限制的普遍词项辖域不明确时,就会产生歧义。

例如:一家农民开办的大旅社在解放路上开业了。

“一家”可以有不同的辖域,可以表达:(1)“一家农民(一户农民家庭)办的大旅社”,(2)“农民(可以是一村农民或者农民企业集团)办的一家大旅社”。

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混淆集合词项是指称一类事物构成的整体,适用于一个群体。

非集合词项是指称一类事物中的某小类或分子,适用于这类事物的任一个体。

如果混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词项,就会产生“合谬”或“分谬”的错误。

例如:(1)说“人是猴子变的”真荒唐,难道这些漂亮小姐都是猴子变的吗? (2)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人就是一类有自知之明的动物嘛!3、对立关系的词项误用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旦把同一语词表达的不同概念误认为同一个概念,就会产生“混淆概念”的谬误,其表现形式就是误用对立关系的词项。

例如:(1)认识的源泉是实践。

(2)认识的源泉是客观事物。

(1)中“认识的源泉”指认识的来源,(2)中“认识的源泉”指认识的对象,它们是内涵和外涵都不相同的对立词项,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4、属种关系的词项误用属种关系的词项也就是划分中的母项和子项,它们是不同层次的词项,因此不能并列使用,否则,就会产生逻辑混乱,导致语无伦次。

例如:(1)出席这次省劳模大会的代表,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代表和建筑工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

(2)那窗前的一片菜地,种有苋菜、豆角、黄瓜和许多蔬菜。

5、交叉关系的词项误用具有交叉关系的词项,一般不能并列使用。

划分中有一条规则:各子项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不相容的,不能使子项之间互相交错,否则就会引起混乱。

例如:德国的观众、文化界、新闻界以及各界知名人士,还有欧洲音乐界的同行们,对中国民乐团在德国的精彩演出,好评如潮。

6、矛盾关系的词项误用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词项,因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词项的外延而具有“非此即彼”特征,可是,在语用中常易将之混淆于反对关系。

例如:(1)你不同意我的意见,就是反对我的意见。

(2)一种新产品投入市场后,销售状况不是畅销,就是滞销。

7、划分根据混淆每次划分只能使用同一个根据。

如果在同一次划分中采用不同的根据,就会犯“混淆划分根据”或“子项相容”的错误。

例如:(1)中国画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工笔画和写意画。

(2)本市招聘的机关干部可以是党员、团员和群众。

8、划分越级的错误属种关系的词项是有层次的,如果混淆其层次进行划分,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错误。

例如:(1)动物可分为哺乳动物、鸟、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非脊椎动物。

(2)有理数可分为负数、零、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9、限制不当和随意概括在运用限制法和概括法时,不具有属种关系的词项不能进行限制和概括,更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当成属种关系。

否则,会造成“限制不当”和“随意概括”的错误。

例如:(1)我们应当勤俭办事,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2)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可归入信誉等级差、偷税和逃税严重者之列。

10、定义过宽和定义过窄的错误在属加种差定义中,用种差对属进行限制时,如限制不够,则会产生“定义过宽”的错误,如限制过多,则会产生“定义过窄”的错误。

例如:(1)人是两足无毛动物。

(2)商品就是现代社会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

11、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在属加种差定义中,如果定义项直接包含被定义项,那么,就会犯同语反复的错误;如果定义项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循环定义的错误。

例如:(1)机会主义者就是主张机会主义的人。

(2)所谓孳息,就是从原物产生的收益的物质形态。

而原物则指产生孳息的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