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填筑及三背回填施工技术要求

路基填筑及三背回填施工技术要求

、土石路堤施工要求
1、填料要求:
1)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2)天然混合料中,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
2/3 ;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直上路堤(0.8m〜1.5m)>4%下路堤(> 1.5m)》3% 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

2、基底处理要求:
1 )路堤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

2)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

3)地基为松散土、软土、高液限土等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存在软弹的应进行换填处理。

4)地下水位较高或地下水露头时,应采取有效的排导措施后方可填筑路堤。

5)陡坡路堤、填挖交界、高填方、低挖浅填路基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6)在陡坡、斜坡地段,土石路堤靠山一侧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排水和防渗处理。

3、填筑应符合以下规定:
1)压实机械宜选择自重不小于18t 的振动压路机。

2)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施工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

①松铺厚度为 30cm
②沉降差w 2mm
③松铺系数控制在1.20〜1.25。

④最佳含水量为 3. 8%的± 2%之间。

⑤碾压8遍,碾压速度第1、8遍1.5〜1.7km/h,第2至7遍2.0〜
2.5km/h。

3)土石路堤不得倾填,应分层填筑压实。

4)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5)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与路堤两侧。

6)土石混合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宜分层或分段填筑。

7)填料由土石混合料变化为其他填料时,土石混合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0m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mm压实后,该层表面应无孔洞。

8)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

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

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

4、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层压实层,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2)路基成型后的质量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相关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相关规定。

5、土石路堤外观质量标准:
路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填石无松动,铁锹挖动困难;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堤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应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二、三背回填施工要求:
1 、涵洞桥台回填
( 1 )填料宜选用天然砂砾、二灰土、水泥稳定土或粉煤灰等轻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不得采用含泥草、腐殖质或冻土。

非透水性材料不得用于回填,填料粒径宜小于50mm。

(2)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放出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范围。

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3)根据回填范围进行开挖,开挖使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结构物50cm范围内使用人工进行开挖,避免机械对结构物造成破坏。

将台背回填施工范围内的杂物及地表有机土等非适用性材料清理干净。

并开挖好临时排水沟,将地表水引至施工范围外。

(4)场地清理完后,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

当地形坡率陡于1:5 时,按设计要求挖台阶,台阶宽度大于2m,并能给机械作业提供充分工作面,设置4%的向内倾斜横坡。

开挖台阶、压实与路堤填筑应同步进行,以确保台阶稳定。

(5)对于涵台基础施工开挖的基坑,应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至涵台结构物基础顶面高程,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4%。

(6)在台身上标示出压实厚度控制线,台背回填分层的压实厚度控制
为15cm一层。

使用油漆在墙面画出水平横线,每15cm一道,并在横线上标注出填筑层次。

(7)所有材料进场前应进行严格检验,不合格的填料坚决不予使用。

(8)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采用机械为主人工辅助进行摊铺,不平部位人工找平,个别粗粒料集中处人工加铺细料拌和均匀。

整平过程中露出的超粒径石块及时挖除,大石块挖除后留下的坑洞填补至略高于整平层的表面。

(9)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每次错轮1/3 轮宽。

宜采用多遍
静压至碾压密实,靠近结构物1m范围内采用小型夯实机械进行人工夯实。

( 1 0)台背回填应顺路线方向,自台身起,其填土的长度在顶面应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在底面不小于2m锥坡填土与台背回填同时进行,并按照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11)台背回填的压实度要求为从构造物基础顶面至路堤顶面的压实度不小于96%。

( 1 1 )每层施工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
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2)涵洞顶面回填土超过50c m后才能通行施工机械。

2、墙背回填
(1)挡土墙回填时,必须待结构物强度达到75%以上,否则会对结构物造成损害,导致墙体开裂。

(2)回填前必须将原地面或者已填筑路基表面挖松,清理坑洞内杂物及表层浮土,待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开始填筑。

( 3)填筑时检查填料是否含有杂质,严禁腐殖土,清表土等不满足填
筑要求的土作为回填材料。

( 4)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如果填料含水量太大,则可以添加干土搅拌,或者翻晒,如果含水量偏小,则可以在填筑前适当加水搅拌均匀。

(5)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压实后检测压实度,压实度
> 96%合格后填筑下一层。

( 6)分段分层填筑,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搭接长度不小于每层填土厚度的 2 倍,上下层错缝不小于1m。

( 7)碾压痕迹或夯实痕迹应重叠交叉,防止漏压。

(8)每层回填时,在墙背地面与路面中间填筑不小于0.3m厚的沙砾石反滤层,反滤层下设0.3m厚0.5m高的粘土隔水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