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块一项目一地质作用概述

模块一项目一地质作用概述


层裂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
1)溶解作用:溶解部分随水带走,难容部分残留。 2)氧化作用:黄铁矿被氧化转变成褐铁矿。 3)水解作用和碳酸化作用:硬石膏—石膏、正长石— 高岭石、方解石被溶解。
3、生物风化作用 是指生物的活动对岩石所产生的破坏作用。
1)生物物理风化作用---根劈作用 2)生物化学作用---由于生物参与,引起介质条件改变, 使岩石遭到分解的过程。 4、风化作用的产物
返回
(三)搬运作用 把风化和剥蚀的产物从进行风化、剥蚀的地
区,经过一定距离运送到沉积区的过程。 搬运和剥蚀往往是同时由同一自然营力来完成
的。例如:风和流水一边剥蚀着岩石,同时又把 剥蚀下来的岩屑带走。 1.搬运作用方式 1)机械搬运作用(推移、悬移) 2)化学搬运作用
2.不同营力的搬运作用
1)河流的搬运作用 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3)冰川的搬运作用 4)风的搬运作用 5)海洋(湖泊)的搬运作用
1)碎屑物质 2)残余物质 3)溶解物质
(二)剥蚀作用 1、机械剥蚀作用
1)风的剥蚀作用: 2)地表水流的侵蚀作用: (1)坡流的洗刷作 (2)洪流的冲刷作用 (3)河流的侵蚀作用 3)地下水的冲刷作用 4)冰川的冰蚀作用(刨蚀) 5)海水的侵蚀作用 2、化学溶蚀作用 各种水体对岩石以溶解方式进行破坏的过程。
剥蚀面。 不整合和假整合反映了当时所发生的地壳运动,它们
是划分地层的重要依据
(二)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是指地球内部能量使地球内部物质发生局部
熔融,形成以硅酸盐为主并含大量挥发分的熔融体,并 且促使它向地表薄弱部分移动的作用。 1、岩浆的喷出作用 岩浆喷出地表—火山喷发。由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 岩石—喷出岩(火山岩)。 1)火山喷发的类型(点线面) (1)中心式喷发(2)裂隙式喷发(3)熔透式喷发
3.广州七星岗的海蚀阶地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物质沿地球 切线方向的运动,主要引起地壳的拉张和 挤压,从而使岩层岩层弯曲和断裂,形成 山脉和盆地。
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物质沿铅直 方向长期的上升和下降交替运动,所以又 称振荡运动。如大理石柱。海陆变迁,地 势高低的改变。
(四)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被搬运物质,从流水、风等介质中分离出
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
1、机械沉积:由于搬运营力减弱或停止,被搬运物质按
颗粒粗细、比重大小依次沉积下来。
2、化学沉积: 1)胶体溶液的沉淀 2)真溶液的沉淀
3、生物沉积: 1)生物遗体直接作为沉积物质:生物石灰岩、石油、 煤等。
2)生物化学作用:生物能产生大量的 CO2、H2S、 NH3、H2等气体,影响了沉积介质的氧化—还原条件, 促使金属元素富集,形成各种重要的矿产。
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水平运动占主导,垂 直运动是派生的
3、确定地壳运动的方法(在地质历史时期)
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壳运动无法直接观察,只能根 据地壳运动所留下的各种遗迹进行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以下几种: (1)岩相分析法: A.岩相:是指岩石的沉积特征及古生物特征的总和。 a.横向相变: 横向上的相变反映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 件的差异: 陆相→滨海相→浅海相 砾岩砂岩→滨海砂岩→石灰岩 b.纵向相变 反映了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
其改变(环境)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B.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
a.海侵-地壳下降,海水侵漫大地。
由海侵时期形成的岩层—海侵层位
b.海退-地壳上升,海水退出陆地—海 退。
由海退时期形成的岩层—海退层位。 地壳的上升与下降往往是交替出现的一套 海侵层位和一套海退层位,说明本区曾经历 了一次下降和一次上升的完整的地壳运动。
2)火山喷发物 (1)气态物质 (2)液态物质 (3)固态物质
2、岩浆的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上升运移到地壳中直至冷凝的活动过 程。 侵入体:由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 根据岩浆侵入的环境,可分为两种类型:
1)深成侵入作用 (深度大于3km以下的岩浆活动)
(1)岩基:一种规模巨大的深成侵入体,出露面积大于 100km2,多由酸性岩组成,常见者为花岗岩体,形状 为不规则的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山脉走向一致。
旋回结构-岩性在剖面上有规律的交替现象。
(2)厚度分析法 厚度分析可以得出升降运动的定量结论
(3)岩层接触关系分析法 a.整合接触: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产状一致),
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无剥蚀面)。 b.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产状一致、不连续沉积、有剥
蚀面。 c.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产状不一致、沉积不连续、有
煤矿地质
模块一 基础地质
项目一 地质作用概述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 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 作用。
地质作用一方面不停息地破坏着地壳中已有的 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另一方面又不 断地形成新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 各种地质作用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在破坏中 进行新的建设,在建设中又同时遭到破坏。
几种沉积作用: 河流:曲流河
海洋
湖泊
地下水
(五)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形成之后,逐步变成 坚硬的沉积岩的过程。
1、压固作用 2、胶结 作用 3、重结晶作用
一、 内力地质作用 发生在地球内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热能、重 力能、地球的旋转能及化学能、结晶能)。
划分为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 用。 (一)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1、运动的证据 (1)我国舟山群岛、台湾岛和海南岛在第四纪早 期(距今约300万年)与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后来由于台湾海峡地区下沉才分开的。 (2)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边的古罗马庙宇前的三 根大理石柱,每根柱子高12m,它们保留有同 样的地质遗迹。
内力—高山、盆地; 外力—高山削低、盆地填平
根据产生地质作用力量的来源,
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一、 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发生在地表层,能量来自于地球以外,主 要是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恒星的辐射能。
(一)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主要是指岩石发生机械破坏。 1)温差风化作用——球形风化 2)冰劈作用 3)盐类结晶和潮解作用 4)层裂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