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方法(成本法)
建造成本构成: 建造成本构成: 材料成本 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资金成本 合理利润
取得成本构成: 取得成本构成: 购买价格 安装调试费 运杂费 人工费
间接成本构成: 间接成本构成: 取得和建造资产 的管理费用、 的管理费用、设 计制图等费用
例1:待估资产为一机器设备,评估师拟运用成本法评估。 :待估资产为一机器设备,评估师拟运用成本法评估。 评估人员收集的成本资料有: 评估人员收集的成本资料有: 该机器设备的现行市场价 格每台180000元,运杂费 格每台 元 运杂费5000元,安装成本为 元 安装成本为20000元, 元 其中原材料6000元、人工成本 其中原材料 元 人工成本13000元、其他费用 元 其他费用1000元, 元 安装期限较短。 安装期限较短。 评估人员分析认为,被评估资产为外购需安装机器 评估人员分析认为, 设备,其重置成本应包括买价(含增值税) 运杂费、 设备 , 其重置成本应包括买价( 含增值税) 、运杂费 、 安装成本、其他费用, 安装成本、 其他费用,由于安装期限较短可不考虑资金 成本。按重置核算法估算该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成本。按重置核算法估算该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重置成本 = 购买价格 + 运费 + 安装成本 = 180000 + 5000 + 20000 = 205000(元) (
参照物 功能价值
被评资产 重置成本
(单位生产能力) 单位生产能力)
理论假设
资产重置的目的在于重置其功能, 资产重置的目的在于重置其功能, 功能相同,购建成本也应相同 功能相同,购建成本也应相同 。
计算方法
A 功能成本线性函数法
价格P P=a+b×F
能力F
例:被评估资产为一台经改进的锻压设 该设备由50吨压力机改装而成 吨压力机改装而成, 备。该设备由 吨压力机改装而成,生 产能力为70吨。经调查,市场上有系列 产能力为 吨 经调查, 压力机出售,其能力与价格如表所示: 压力机出售,其能力与价格如表所示:
2
16×1.52 =24.32 4×1.25=5 2×1.19 =2.38
31.7
某被评估资产建于1994年 某被评估资产建于1994年,账面原值为 1994 50000元,当时的资产价格指数为95%, 50000元 当时的资产价格指数为95%, 95% 评估时点(2011年 月份) 评估时点(2011年3月份)价格指数为 160%,则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为多少? 160%,则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为多少?
50000*(160%/95%)=84210(元)
物价指数法的特点
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 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仅考虑了价 格变动因素,因而确定的是复原重置成 格变动因素, 本; 物价指数法建立在不同时期的某一种或某 一类甚至全部资产的物价变动水平上 ; 对于科学技术进步较快的资产, 对于科学技术进步较快的资产,采用物价 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往往会偏高 。
(1)计算直接成本 ) 购买价=8× 购买价 ×(1+20%)=9.6(万元) ) (万元) 运杂费=1.6×(1+80%)=2.88(万元) × 运杂费 ) (万元) 安装费中的直接成本=0.4×(1+40%)=0.56(万元) × 安装费中的直接成本 ) (万元) 直接成本=购买价+运杂费+ 直接成本=购买价+运杂费+安装费中的直接成本 =9.6+2.88+0.56=13.04(万元) (万元) (2)计算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的百分率 =0.2÷(8+1.6+0.4)=2% ÷ + + ) 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13.04×2%=0.26(万元) × = (万元) (3)计算重置成本 ) 重置成本=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重置成本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 =13.04+0.26=13.30(万元) (万元)
五、基本前提
1、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 、 2、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成本资料 、 3、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是必须的 、
六、操作程序
确定评估对象 搜集历史资料, 搜集历史资料,确定成本构成 确定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 确定各种贬值因素, 确定各种贬值因素,判断成新率 综合分析,确定评估值 综合分析,
以被评估资产的重置价值, 以被评估资产的重置价值,扣除从资产 的形成并开始投入使用至评估基准日这 段时间内的损耗得到资产的评估价值。 段时间内的损耗得到资产的评估价值。 它是从成本取得和成本构成的角度对被 评估资产的价值进行的分析和判断。 评估资产的价值进行的分析和判断。
二、基本方法
资产实体 性贬值 被评估 资产评估值= 资产评估值= 资产重 — 置成本 资产功能 性贬值 资产经济 性贬值 或 被评估 = 资产重 置成本 × 成新率
成本往往会高于更新重置成本。 成本往往会高于更新重置成本。
2、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 、 (1)重置核算法 )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是利用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将 是利用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重新取得资产所需的费用项目逐项进 行计算并累加来估算重置成本的一种 方法。 方法。
计算公式
重置成本=直接成本+ 重置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 200 000*(1+11.7%)(1+17%)(1+30.5%) (1+6.9%)(1+4.8%)=382 000(元)
(3)功能价值法 )
是选择与被评估资产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资产作参 照物,根据资产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内在关系, 照物,根据资产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内在关系,由参照 物成本推算被估资产重置成本的方法。 物成本推算被估资产重置成本的方法。
更新重置成本和复原重置成本的相同方面在 于采用的都是资产的现时价格标准 现时价格标准, 于采用的都是资产的现时价格标准,资产的功能 也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材料、技术、 也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材料、技术、设 标准等方面的差异。 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新工艺、新设计总会被社会所普遍接受, 新工艺、新设计总会被社会所普遍接受,新型设 计、工艺制造的资产无论从其使用性能,还是成 工艺制造的资产无论从其使用性能, 本耗用方面都会优于旧的资产,因此, 本耗用方面都会优于旧的资产,因此,复原重置
(2)物价指数法 )
基本原理
是在资产历史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价格变动指数, 是在资产历史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价格变动指数, 将其调整为评估基准日时的重置成本。 将其调整为评估基准日时的重置成本。
计算公式
资产重置成本=资产账面原值× 资产重置成本=资产账面原值×物价变动指数
个别 物价 指数 分类 物价 指数 综合 物价 指数
七、(二)资产评估的经济原则 、(二
预期收益原则 供求原则 贡献原则 替代原则
八、资产评估与会计核算的联系与区别
资产评估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对象相同 计量标准一致 资料来源有联系 结果可以互为依据
区别
职能不同 发生条件不同 服务主体不同 价值确认方法不同 执行者不同
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第二章
成本法
一、基本思路
被评估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 000元 被评估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 000元, 2006年建成 2011年评估 经调查, 年建成, 年评估。 2006年建成,2011年评估。经调查,同 类资产的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为2007 2007: 类资产的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为2007: 11.7%;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08年:17%; 2009年:30.5%; 2010年:6.9%; 2011年 2011年:4.8%. 试评估该资产的重置成本. 试评估该资产的重置成本.
三、基本原理
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成本 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潜 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项资产时, 在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项资产时, 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购建该 项资产的现行购建成本。 项资产的现行购建成本。
四、理论依据
1. 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成本。 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成本。 资产的取得成本越高, 资产的取得成本越高,相应的资产 的价值越大。 的价值越大。 2.资产的价值是一个变量。 资产的价值是一个变量。 资产的价值是一个变量 资产的价值随资产本身的运动和其他 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资产评估学
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概念
是指资产评估活动所确认的资产价值其属 性和表现形式,是对资产评估价值质的规定。 性和表现形式,是对资产评估价值质的规定。
分类
重置成本 现行市价 收益现值 清算价格
六、资产评估的假设前提
交易假设 公开市场假设 持续使用假设 清算假设
(一)资产评估的工作原则
科学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专业型原则 可行性原则
物 价 变 动 指 数 环比指数 =(1+a1)×(1+a2)× + + ……( + (1+a3)……(1+an) +
年环比价格指数) (其中an表示第 年环比价格指数) 其中 表示第n年环比价格指数
评估基准日物价指数 定基指数 = 资产购建时物价指数
例题 某机床于1994年购置安装,账面原值为 年购置安装, 某机床于 年购置安装 16万元。1996年进行一次改造,改造费用 万元。 年进行一次改造, 万元 年进行一次改造 万元; 年又进行一次改造, 为4万元;1998年又进行一次改造,改造 万元 年又进行一次改造 费用为2万元 若定基价格指数1994年为 万元。 费用为 万元。若定基价格指数 年为 1.05,1996年为 年为1.28,1998年为 年为1.35,1999 , 年为 , 年为 , 年为1.60。 年为 。 要求:计算该机床 要求:计算该机床1999年的重置成本 年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计算表
投资 费用 (万元) 物价 指数 (%) 物价变 动指数 (%)